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二.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195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二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康德曾说:“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内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当今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当今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呢?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失,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魂兮,归来。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D)(3分)A.青春文学和通俗歌曲会让青少年一代逃避现实,并抑制其心智成长。B.一个能忍受物质生活贫困的人,就必定能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C.在精神信仰出现断层的现阶段,我们无一遗漏地成为失去魂魄的迷惘一代人。D.在精神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不要急于在忙碌而又浮躁的外部社会生活里寻找,而是应该回归内心,反求诸己。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3分)A.本文中心论点是呼唤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回归。B.开头段用自然界“无核的果实”和“没有米粒的稻穗”作为事实论据引出下文论题,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第段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个人层面延伸到国家角度论述精神信仰缺失的影响。D.本文语言朴实凝练,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写作的时候多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第段中写年轻志愿者马骅和昆曲在大学校园里引起轰动有什么作用?请你再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例。(4分)马骅与昆曲引起校园轰动两件事在文中作事实论据,证明青少年的内心深处还是存有和乐于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举例1:梨园戏昆曲,走进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厦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尤其在厦门大学的演出,一千多个位置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主创人员与学生面对面长达半个多小时的交流之后,学生们仍意犹未尽,提问之踊跃,气氛之热烈,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戏剧依然感兴趣并喜爱。举例2:国学研究;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三字经弟子规进入小学语文课本,小学生熟能成诵等等。(作用2分,举例2分)(二)老人的忧伤周海亮退休以后的老人,极不习惯突然闲下的日子。老人身体健康,有一笔丰厚的退休金,儿女们又常常寄钱给她,衣食无忧的老人,便想找些事做。老人在街上转了半年,最后决定,去一个小学校的门前,摆一个麻辣烫摊。老人之前,那里已经有两个麻辣烫摊。因为紧靠着小学校,价格又便宜,他们的生意一直很好。竹签上串了肉、鱼片、火腿肠、蘑菇、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旁边的大锅里,开水滚滚。每串只要一块钱,对孩子们来说,那绝对是物美价廉的美味。 物美价廉,有时候,也非常可疑。老人观察那两个小摊很久,最后得出结论:他们的东西,既脏且没有营养。于是她的小摊支起来。告诉我,反正她没有事情,又不缺钱,不妨就为孩子们赔点钱,让他们吃上既有营养、又干净的东西。 “赔点钱真的没什么。”老人笑着说,“反正我留钱没用。再说,每当看到这些孩子,我就想起我远在国外的孙子和孙女呢。” 可是孩子们吃惯了那两个小摊的口味,他们很少光顾老人的摊子。有时候,老人便会偷偷拽来一个孩子,告诉他,我的麻辣烫,可干净呢。此话被那两个小摊的摊主听了去,便不高兴了:“难道我们的不干净?”一个摊主吊着眼睛说,“你可以夸奖自己的东西,但怎么能说我们的坏话呢?” “我没有说你们的坏话。”老人说,“我又不想赚钱,为什么要说你们坏话呢?” “你不想赚钱?”摊主不相信了,“起早贪黑,只为赔钱?”“不,为了孩子们”“谁信?”摊主回一句。再逢孩子们放学,两个摊主就会吆喝得格外卖力。老人的摊前,几乎一个孩子也见不到了。老人有些伤心,便开始想办法。她将她的麻辣烫降为八毛钱一串,然而,光顾她的小摊的孩子们仍然寥寥无几。后来,她干脆将她的麻辣烫降为五毛钱一串,开始时还有几个孩子前来,但是慢慢地,那些孩子再一次被另外两个摊子吸引过去了。这让老人很是不解。那天,老人再一次拽过来一个男孩。她问他:“我的麻辣烫口味不好?”男孩说:“还行。”她问他:“我的麻辣烫不实惠?”男孩说:“很便宜。”她问他:“那你们为什么不过来吃呢?”男孩耸耸肩膀,说:“卖这么便宜,肯定有问题。”“有什么问题?”老人愣住了。“谁知道呢?”男孩说,“肉有问题,鱼片有问题,火腿肠有问题,蘑菇有问题,蔬菜有问题也许盐有问题,汤汁有问题,蘸料也有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肯定是有问题的要不怎么这样便宜?”“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们需要吃到既有营养又干净的东西。”老人说,“我真的不为赚钱。我不缺钱。就想让你们吃得健康”“谁信?”男孩回一句。老人无语了。那个下午,老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她将她的小摊收拾干净,然后推着车,一言不发地走回来。将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老人的表情黯淡并且忧伤。我安慰她说:“怀疑是人与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交流方式,因为谁也无法做到让别人真正信任自己。”“可是,他们不过是些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啊!”老人叹一口气,转身,咬紧了牙。我想,此时,无限忧伤的老人,肯定在努力忍住一滴眼泪。1.请在下面空格中依次写出老人摆摊前后的心态变化。(情感变化)热心伤心不解忧伤2.联系全文,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品味语言)那个下午,老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她将她的小摊收拾干净,然后推着车,一言不发地走回来。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得知自己的麻辣烫卖不出的真相后收摊回家的情形,表明老人因得不到孩子们的信任而感到无比的忧伤。3.请结合文本,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至少两点)(人物形象) 示例:从老人虽然享有悠闲的退休时光和丰厚的退休金,却“极不习惯”,想要做点有益的事,可以看出老人的乐于奉献、热爱生活;从老人甘愿赔钱为孩子们摆摊提供健康营养的麻辣烫,可以看出老人的内心善良、关心孩子; 从文章开头提到儿女“常常寄钱给她”和文中老人自己说看到这些孩子就会想起“远在国外的孙子和孙女”及后文老人因自己的善意不被理解和信任而黯然忧伤的表现,可以看出老人的生活孤独、可怜无助。4.老人的麻辣烫物美价廉、干净卫生,但自始至终“光顾她的小摊的孩子们寥寥无几”。你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哪些?(概括内容)孩子们吃另两家的麻辣烫已经有一段时间,心里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认同感;其他摊位的摊主很会招揽生意,对老人的生意构成了无形的压力;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出现了信任危机,学校、家庭和社会也缺乏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这是导致老人的摊子乏人问津的根本原因。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