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苏轼私识范仲淹.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195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苏轼私识范仲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苏轼私识范仲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释庆历:宋仁宋年号。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举进士:考中进士。文化常识“总角”及其他。古人在说到年龄的时候,常常不用数字直接表达,而以某种称谓来代替。一、垂髫(tio)。它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男女不分。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二、总角。它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上文“轼始总角”,意为苏轼才十来岁。三、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四、束发。指男子十五岁。五、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六、而立。指男子三十岁。七、不惑。指男子四十岁。其他还有“知命”、“花甲”、“古稀”等。思考与练习1解释:京师 鲁 私 殁 既 涕 盖 有2翻译:童子何用知之?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时虽未尽了 。3“吾得其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我知道范公的为人;我见到范公的为人;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译文】37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三年,苏轼正是十二三岁的年龄,到乡里的私塾学习。有个来自京城的学者拿鲁人石守道的庆历圣德诗给私塾里的先生看。苏轼在旁边偷看,以便学习其中的诗词,苏轼问先生其中赞颂的那十一个人都是谁.先生说:“你为什么要知道他们?”苏轼回答说:“他们是天上的神仙?那么我不敢知道。若也是凡人,那为什么不能知道。”先生对他的话感到很惊奇,就把那些人都告诉他了。并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有生之年一定要认识他们。嘉佑二年,苏轼中了进士,到了京城。正赶上范仲淹逝世,入葬以后,立上了墓碑。苏轼读完碑铭。痛哭流涕,说:“我听说他的为人已经有5年了,可是却见不了他一面,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参考答案】37苏轼私识范仲淹1京城山东地方私下、内心死已经泪大概同“又” 2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 3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