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中医药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08001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冒的中医药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感冒的中医药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感冒的中医药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冒的中医药治疗,概述,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的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见的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概述,中医认为,本病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密切,而且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中医药对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有流行可能的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疗效。,证候特征,感冒为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其病以卫表的症状最为突出。症状表现常呈多样化,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症状,继而喷嚏、鼻塞、流涕等,轻则上犯肺窍,易于痊愈;重则高热、咳嗽、胸痛,呈现肺卫证候。,证候特征,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体温可达3940,全身酸痛,待热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症状始为明显。重者高热持续不退,喘粗气急,唇甲青紫,甚至咳血,部分患者出现神昏谵妄,小儿可发生惊厥,出现传变。,容易患感冒的群体,感冒之疾,四季可患,但外邪入侵,发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有人常年不患感冒,有人一年多次感冒,这与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卫气的调节功能失常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起居失常,寒暖不均,疲乏劳累的状态下,尤其是体质虚弱之人,卫外不固,卒感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发感冒。,容易患感冒的群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提示正气不足,或卫气功能暂时低下,决定了人体的发病。,感冒的分类,风寒证: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证: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感冒的分类,暑湿证: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吐,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表寒里热证:又名寒包火。因风寒外束,表寒不解,入里化热。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间,脉浮数。,感冒的分类,体虚感冒:多因素体虚弱,或产后、病后体弱,气虚阴亏,卫外不固,以致反复感邪。此类患者往往感冒之后,缠绵不已,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一辨表寒、表热 风寒与风热两证,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其不同之处,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主要的区别在于:恶寒、发热的程度,有汗无汗,口渴与否,分泌物的质地等。,辨证论治,辨证要点:二辨普通、时行 普通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时发病率升高,常呈散发性,病情较浅,症状不重,多无传变。 时行感冒以时行病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有广泛的传染流行疫情,起病急骤,病情较重,全身症状明显,且可以发生传变。,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三辨体虚感冒的气虚、阴虚 气虚感冒者,在感冒诸证的基础上兼有恶寒甚,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身痛无汗,咳痰无力,脉浮等症。 阴虚感冒者,兼见身微热,手足发热,心烦口干,少汗,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中成药治疗,中医治疗任何疾病都强调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此,感冒的中成药的治疗,也要强调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通宣理肺丸等。风热感冒: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银翘解毒软胶囊,桑菊感冒冲剂(片),双黄连口服液等。 暑湿证:藿香正气软胶囊(片、水)。气虚证:玉屏风散。,简易的食疗,紫苏叶粥:紫苏叶12克,粳米100克。薄荷叶粥:薄荷叶10克,粳米100克。荷叶绿豆粥:绿豆30克,鲜荷叶1/4张,粳米100克。,药物预防,感冒的药物预防措施很重要,椐研究,服用预防药物后一般可使感冒的发病率降低50%左右。主要药物有:大青叶、板蓝根、藿香、佩兰、薄荷等。随不同季节的变化,预防感冒的药物亦有所区别。如冬春季节用大青叶、板蓝根等,夏季用藿香、佩兰、薄荷等。常用食品如葱、姜、蒜、食醋等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