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师播放关于普希金作品、普希金城的相关图片,配乐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投影显示课题。) 师:美丽的画面,美妙的歌声,总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然而,一首歌里却这样唱道: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几个形象的比喻句,给我们勾勒出了真实的生活。我们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寒风苦雨、坑坑洼洼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普希金的诗歌名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听听诗人给我们的叮嘱。 (投影显示全诗,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请大家浏览诗歌,老师想请同学们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和你周围的同学一起商议,看看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学习这首诗,我们共同制定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师巡视指导。) 师:来说说你们制定的学习目标吧。 生1:介绍诗歌写作的背景,诗人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概括板书:了解写作背景、感悟道理。) 师:还有吗? 生2:诗人的思想感情。 (师概括板书:品味诗歌语言。) 师:这是一首诗,一首外国诗,作者我们并不熟知,我们还需要了解诗人,好的诗歌还要把它背下来。 (师板书:了解诗人、诵读积累。)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熟悉这首诗。 (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一起来读这首诗。 (生集体朗读诗歌。) 师:第一次读诗歌,就能读得准确流利,声音洪亮,不错。 (师板书强调:“瞬”的音、形,“瞬息”意思。) 师: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请看 (投影显示“写作背景”,师概述。) 这首诗是诗人普希金在流放期间,就是被沙皇放逐到很远很远,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时,题写在邻居15岁女儿纪念册上的一首诗。 师:既然是大诗人写给小孩子的诗,那么这首诗我们可以试着用说话的方式来读。 (师范读诗歌。) 师:你们自己试着用这样的方式读一读。 (生自由试读诗歌。) 师:听得出来,一些同学已经开始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请反复阅读这首诗,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和周围的同学商议一下,可以提出你们共同的疑问,也可以推荐诗中的句子供大家品味。 (生朗读,思考,品味,交流。) 师:说说你们品味交流的结果。 生1:我不知道该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话的意思。 师:谁能解释一下? 生2:过去的一切经历,不管他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回忆起来都是美好的。 师:是啊,人的生活经历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生活体验,包括痛苦和磨难都是一笔宝贵财富,都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人生。你能不能把这句话读一下? (生2再读。) 师:你看,“怀恋”既是竖心旁又是心字底,要读出发自内心的感受。再试着读读。 (生2再读。) 师:你一脸幸福的表情说明你已经把这一句读到心里去了。 (众笑。) 师:我们还是结合普希金的人生经历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投影显示作者简介,师概述。) 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有痛苦,可是,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人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激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热情,丰富了他的诗歌题材和形象。1826年诗人回到莫斯科,1830年后,完成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作品。这样看来,被流放的日子,也成为普希金人生“亲切的怀恋”。 师:文字表面看上去挺简单,但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品味。还有疑惑吗? 生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师:“欺骗”所指的是什么? 生2:“欺骗”就是生活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能会偏离了我们的设想。生活中,我们付出很多却没有相应回报;我们平常说话、做事有时不被家长、老师和同学理解,这都可以理解为生活欺骗了自己。我们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当时正是沙皇黑暗统治时期,诗人一生倾向革命,坚持真理,追求光明,却遭到流放。从这个意义上看,的确是黑暗的现实生活欺骗了诗人。 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一生中没有经历一个或大或小的挫折? 生(众):没有。 师:怎样理解“假如”一词? (众生笑着摇头。) 师:该诗以一个假设句破题,劈头就是一个“假如”,此时26岁的普希金,面对的是一个涉世未深、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他宛如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无比温厚的长者,又如一位慈爱的园丁,仿佛生怕碰伤这棵幼苗,于是用一种带有预言的口吻叮咛、勉励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如果出现这种偶然你被生活欺骗了,应该怎么办。 带着你自己对诗歌独特的理解,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诗。读其中几句,整首诗,都可以。 (生个性化朗读,师生共同评价。略。) 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就会读出不同的味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面对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普希金并未消沉,而是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了解了普希金坎坷而又伟大的一生,读了他的诗歌,你有什么感想?考虑一下,用简洁凝炼的语言说出你的感想。力争让你的语言优美生动,富有哲理。老师会把你们精彩的发言“公开出版”,出在黑板上! (众笑。) (生发言,师边点评边提炼板书。师请一生协助注明发言者姓名。) 生1:勇于直面生活的挫折。 生2:正视并敢于面对不幸,生活才会更美好。 生3:痛苦是人生的精神食粮。 生4:人应该有乐观的心态。 师:抱歉!不能将同学们的言论一一“出版”,但我们可以集成“学子名言录”。这么多的名言,总结为一句话就是: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苦,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师板书:积极乐观 学子名言录。) 师:这样一首积极乐观、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抄写下来,送给自己的至亲好友,或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最想把它送给谁?最想把它读给谁听?想一想,读一读。送其中几句或整首诗,都可以! 生1:我把这首诗送给自己。而且我要把它改一下,“假如生活和你开了个小玩笑”。 (众笑。) 师:“假如生活和你开了个小玩笑”,有创意,读来听听。 (生1朗读。) 师:当你觉得生活的担子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读着这首诗,给自己打气,加油! 生2:我想把这首诗送给我的姐姐。 师:送给姐姐,为什么? 生2:因为她第一次面试失败了。 师:设想她就坐在你身边,你把这首诗读给她听。 (生2朗读。) 师:有你这样一个好妹妹,是她人生的一大收获。 生3:我想把这首诗送给地震中失去亲人或失去身体某个部位的人们。 (生3朗读。)师:你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好孩子,灾区人民感谢你。 师:伟大的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总会让所有需要它的人们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汲取力量和营养。我们试着在很短的时间背会这首诗。好,开始自由背读。 (生自由背读,师检查背诵。) 师:普希金之所以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因为他总是能阳光般地面对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诗人们用手中的笔给我们传递着不同的力量。瘫痪在床达8年之久的德国诗人海涅,给我们留下这样的诗句: (投影显示诗歌心,我的心,你不要忧郁。) 我的心,你不要忧郁 把你的命运担起严冬从你这里夺走的 春天会交还给你 有多少事物为你留存 这世界还是这么美丽 凡是你所爱的,我的心,你都可以去爱。 (生默读,齐读。) 师:遭反动政府迫害,全家人离开自己的祖国,远行意大利的英国诗人雪莱。给我们留下这样的诗句: (投影显示西风颂节选部分。) 把我僵死的思想撒向整个宇宙 像枯叶被驱赶去催促新的生命 而且,依凭我这首诗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语传给天下所有的人 就像从未熄的炉中拨放出火花 让那预言的号角通过我的嘴唇 向昏沉的大地吹奏!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生默读,齐读。) 师:大家看这两首诗中有没有意思相近的句子。 生(众):严冬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交还给你。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师:如何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1:冬天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困苦、不幸;春天可以理解为光明的未来。 生2:困苦、不幸必将成为过去,美好的日子定会到来。 师:在海涅、雪莱的诗歌中,我们读出了自信乐观。而这种精神,贯穿于普希金的一生。他在纪念碑一诗中写道: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它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我所以永远能为人民敬爱,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在我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历史也证明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世俗世界的帝王,他残暴的统治是暂时的;普希金是精神世界的帝王,他打着自由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人前行。 这一切,都是诗人的魅力、诗歌的力量!同学们表现得太好了。老师对你们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学写诗歌。所谓学以致用,学完这首诗后,试着写几句小诗,送给生活中遭遇挫折、困苦的人。当然,也可以写给自己。 怎么写?以你刚才写好的富有哲理的语言作为诗的主旨句,再结合自己生活的体会,把它丰富成为一行一行的小诗,你就成功了。开始写吧! (师在“学习目标”中添加:学写小诗。) (生写诗,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小诗。假如你没写好,就听人家是怎么写的;假如你写好了,你就可以大胆地朗诵你的诗作;假如你还差一两句没写完,你也可以站起来朗诵。 生1:你看 眼泪又流下来了 你听 歌声又唱起来了 它教我们勇敢面对 它教我们抹去眼泪 春天已经不远了 让我们一起踏上旅途吧! 师:“春天已经不远了,让我们一起踏上旅途吧!”你给我们展示了多么光明的前景啊! 生2:我想把这首诗送给地震中的人们和生活中经历苦难的人们。 如果说幸福是美好的 必然有苦难托衬 师:“如果说幸福是美好的,必然有苦难托衬。”短短一句,富有诗意。 生5:幸福是我要的 但是我不会因此拒绝痛苦 因为那也是我要的 师:是我要的也是我要的。怪不得人们常说“少年本色是诗人”,处在诗一样年龄的你们,写出了如年龄一样亮丽的诗句。老师也送给你们一句话:生活是一幅画板,上面涂满了色彩,挫折困苦只是点缀,积极乐观才是主色调。 (投影显示普希金的名言: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配乐阳光总在风雨后同时响起。) 师:当然,人生不会像我们学习一首诗那样简单,生活中有阳光朗照之日,必然也有阴霾笼罩之时。风雨来了,牢记诗人普希金给我们的叮咛,积极乐观地面对。因为: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的学习。请大家哼唱着歌曲离开课堂,谢谢大家!以激情碰撞诗歌李志龙执教公开课,尤其是赛教课,习惯了选择一些自己认为“有深度”的文章来教学。当我尝试性地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报为参赛课题时,好友同事纷纷劝我舍弃这样的选择,原因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太过简单”,讲它,很难出彩。 大家的善意一度让我忐忑,我的指导教师市中语会秘书长贾玲老师打消了我的顾虑:年轻不怕失败,关键是你敢不敢尝试。 诗歌能启发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可是,这首诗只有短短八句,没有什么形象可言。怎样才能把这样一首看似简单的外国诗歌讲出“味”来呢?“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带着这样几句话,我走上了北京的讲堂。 根据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展开教学:熟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个性化朗读,赠诗,感悟道理,比较阅读,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辅助学生完成各项他们自定的学习目标后,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表现,我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写小诗。短短几分钟,学生文思涌动,写出了颇具诗意的句子,如: 如果说幸福是美好的 必然有苦难托衬 再如: 幸福是我要的 但是我不会因此拒绝痛苦 因为那也是我要的 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又合理。在同行们的掌声和祝贺声中,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诗歌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朗诵指导及时到位,很好地体现了诗歌教学的特点。”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老师这样评价说。“激情不够,老师还需要激情,学生还需要激情,诗的生命是感情,是激情,没有情就没有诗。”这首诗需要什么样的激情呢?苏立康老师的一番话语让我陷入沉思“十二月党人的历史得讲一些,得给学生一点适当的补充。”想起苏立康老师的叮嘱,课后,我迫不及待地再次查阅了“十二月党人”的历史:1825年12月14日,一群出身贵族而思想激进的俄罗斯青年军官,为了推翻沙皇专制政体,利用新沙皇宣誓就职之机,在彼得堡参政院广场举行起义,后世即称这次起义为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失败后,五位领袖被处以绞刑,一百二十一位参与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些十二月党人,不仅出身名门贵族,而且大多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普希金不是十二月党人,但普希金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他们的政治策划。1825年起义爆发时,普希金仍在南方流放地,次年(1826)获赦回返莫斯科后,即发表了歌颂十二月党人的诗章寄西伯利亚囚徒等。从这一点而言,普希金确实“是十二月党人的歌者,是他们的宣传家”。 读着这段历史,再读诗歌,顿觉热血沸腾。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缺少激情的根源:我忽视了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大的歌者内心洋溢的乐观与激情。“有的时候,你得去发现学生需要些什么,把最需要的告诉他,这样,诗立刻就变得丰满了,学生读着这首诗那个时代的战歌、赞歌,也是鼓励自己的歌。他会加深很多的感受” 苏立康老师的教导犹在耳畔。 回想起来,决定不讲这段历史,是自己有意回避的,我怕被评为“历史课”。“有的时候,教师的一点点补充,几句话,如果补充在一个恰当的地方,对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加深一大块。” 不经意间舍弃的遗憾,也是自己教学艺术欠缺的表现。8 /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