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5浙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976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5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5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5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5 浙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介绍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3通过观察,认识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放大镜2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3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情感目标:1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5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安排 本节建议三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第一课时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蜗牛铅笔书本第二课时多媒体课件、含羞草、洋娃娃、柠檬、小刀、气球铅笔、书本第三课时录象片、放大镜、药棉、酒精(或食醋)、记录本、小木棒、小铁铲、蚯蚓铅笔书本生物与非生物第一课时 观察蜗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情感目标: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教学难点 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教学准备关于蜗牛的采集及饲养方法的小资料、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滴瓶、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教师购买的大蜗牛、八张汇报用的纸。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与实验观察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探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播放一段“蜗牛与黄鹂鸟”的动画饶有兴趣地听歌,看动画设置疑问从歌词中,你能发现蜗牛的那些特征?大家还想了解有关蜗牛的更多秘密吗?回答。思考点拨训练展示放大镜:你们认识这个吗?有什么作用呢?示范操作,回答使用方法,练习使用直观观察能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形态结构吗?运动特点呢?还能观察到什么?用放大镜观察,交流观察结果深入研究1. 蜗牛在爬行的过程中是怎样找到食物的呢?以人为例,引导学生得出人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感知外界环境。蜗牛有这些感觉吗?2. 给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3. 指导实验4. 在各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特定的反应深入思考,大胆假设挑选器材,设计方案,交流、完善方案各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和结论。讨论、分析交流合作引导各组交流与合作,协调各组的优缺点,鼓励每一位同学上台发言、汇报、讲解、提问。每个组派代表将各组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汇报课外探究1、其他生物是否也能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呢?2、还想研究蜗牛的哪些秘密?饲养3、给出一些资料(蚂蚁的生活)思考、积极发言、大胆假设、理论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思路新教材的编写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较多地倾注了对学生的探究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所以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都落实在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和表达上,尽可能多地保证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和机会,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这节课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特点,不要求学生统一的标准答案,而要求学生充分动手、动脑思索,也要求教师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加以指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羞草、洋娃娃、柠檬、小刀、气球教学过程(详见课件)引入:通过男女生分类,提出周围的物体也可以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课题。新课: A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一、创设情境、设置疑问1、用四张图片要求同学们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大多数的都是能够马上正确指出,但是,对于一棵老树同学会出现争执,立下悬念。2、给出一个小资料,关于一种特殊的黏菌。让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是什么?(不加以引导,让学生简单的回答)3、观看一组录象:机器人和人的对比;马和汽车的比较;动物的繁殖和植物的繁殖;生物生长的记录。一边观看一边考虑刚才的两个问题。4、录象观看完毕后,全班分组讨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把从录象中获取的信息,经过讨论后得出的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列出。二、深入研究经过讨论以后,请同学上台汇报讨论的结果,有时间可以每一组都汇报,也可以前面汇报后,后面的同学补充。最终可以得出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在课件中无序排列七个基本特征,可以随意进入任意一个环节,完成后可以回到主页。在各个环节中主要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同学掌握、了解生物的各项特征。1、生物都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2、能进行新陈代谢;问:电动玩具车会活动,是生物么?3、有生长现象;问:气球变大是否属于生长?4、有应激性;(1)小实验:同学的应激性(1)小实验:闻柠檬(2)举例:含羞草(3)问:一碰到就哭的洋娃娃是否属于生物,这种现象是否属于应激性?5、能生殖和发育;问:什么是生殖?摩托车的生产是否属于生殖呢?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龙生龙,凤生凤”“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7、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影响环境;(给出一个小资料阅读)请同学们课后三个同学一组,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一番,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有趣的实例。然后以生物的结构与环境的适应为题写一篇报告,再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三、点拨训练说说你和树之间的共同点四、理性思维,应用概念(课外探究)有一群海鸥在海滩上轮番攻击一个不明物体。该物体是花瓶状的,外壳上还有一些粉红色的小圆点。你如何判定它是不是生物体呢?(藤壶不动,是生物,所以不要被生物的外表所迷惑,一些生物体在某一生活阶段就像死了一样)五、课堂检测给出一组图片要求说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呼应前面留下的问题,老树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再提问能否对这些图片再次分类。引出下面课题。B 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其它1、动植物有哪些区别(能否自由、快速的运动;能否光合作用)2、阅读一段关于水母的小资料,考虑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3、通过讨论解决前面的两点后,给出四张图片:病毒、蘑菇、细菌、霉菌。提问:这些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是植物还是动物呢?3、小结A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是否有严整的结构,即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否为细胞 能否进行新陈代谢 有无生长现象 有无应激性 能否生殖和发育 有无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影响环境B 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其它动植物的区别:能否自由、快速的运动;能否光合作用4、布置作业寻找周围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作业本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