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960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6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教案 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过程与方法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写法,学会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学习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难点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主题。朗读法、品评法。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2课时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撒一年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地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对童年的记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的影响,于1902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望以此来改变国民的精神。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鲁迅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1题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2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1926年9月,鲁迅到厦门大学任教,遭到顽固守旧分子的排挤。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寄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著文即以“朝花”的艳丽与单纯,来安慰“夕拾”(即现时,此时)、“离奇和芜杂”的思绪。本文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3关于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989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了解课文大意。2教师选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读课文,女同学读百草园部分,男同学读三味书屋部分。要求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读出形象感、情趣感。其余同学点评。3教师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生1:本文写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生2:本文写作者童年时的游戏、玩乐和长大读书的情形。生3:本文写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其余同学评价:第3位同学的表述较好。4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捕捉一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主要以空间的变换为记叙顺序,大致包括两大部分,并且暗示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5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1读课文第1自然段。这段话交代了什么内容?交代了回忆百草园的缘由。2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所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3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1)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很多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2)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菜畦、石井栏。(3)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如此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不被大人看得上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去探索它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了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他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4)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爱?鲁迅先生用色彩绚丽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百草园的可爱。多角度写景,色形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椹、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妙。(5)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把这百草园的可爱之景描绘得生动活泼而不显得杂乱无章呢?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结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6)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心重、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此才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7)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4小结:第2自然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是写景的精彩之处。它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那么我要强调一点就是请同学们注意作者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5读第36自然段。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6第7、8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7第8自然段写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第8自然段写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我”已经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在、具体了。8读第9自然段。“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9“Ade,我们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课文第一部分写百草园,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行文充溢了生机和活力。“我”慢慢地长大了,“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心中充满了依恋、无奈、迷茫;接着写“我”被送进三味书屋,随先生读书。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三味书屋的学习环境:“一扇黑油的竹门”,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下面有“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孔子牌位、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2“我”对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主要是敬慕先生,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3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2自然段至末尾。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人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注意下面几句话的读法:(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应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口)像个狗洞大开着。”(3)“上九潜龙勿用”,上九,即初九。意思是: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应读作:“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意思是:“那个地方的土地(分为九等,上上为第一等,下上为下等里的最上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东西,有祭祀专用的一捆捆的茅草,还有橘、柚这类水果。”4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文中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哪些乐趣?写出了五个方面的乐趣:问“怪哉”虫充满好奇心;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玩耍;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5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虫的问题?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6“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7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容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在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不失开明,如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也无可挑剔;从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戒尺和罚跪“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非常投入的一种声情并茂的朗读习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厌恶感,更没有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8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什么关系?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一层(第1自然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二层(第2自然段):描绘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三层(第36自然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四层(第78自然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第二部分(第924自然段):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一层(第9自然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私塾读书。二层(第1011自然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三层(第1216自然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四层(第1723自然段):描写三味书屋后园游戏以及师生共同读书的情景。五层(第24自然段):写课堂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本文采取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春、夏、秋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又如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写了捕鸟的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准备,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以下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描述有序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 (赏美好景物),听神秘故事),(捕觅食之鸟)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句话:“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不仅要“沟通课堂内外”,就阅读教学而言,更主要的是要沟通读者(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心理)。作者和读者,所处时代、环境,个人的经历、性情等各有不同,这给学生的阅读理解造成了障碍。阅读教学首先就是要找到这个相通的地方。从儿童心理、从为什么要写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似乎要省力些。语文教师要牢固地树立资源开发意识。资源开发的途径是多样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错误)是极其宝贵的资源。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与名家的文章作比较,即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即时开发学生身上的语文学习资源、利用好学生学习成果资源,是一门学问和一种艺术。语文永远是感性的。“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就是增加学生感性体验的机会。“走出教室”是实践,在教室读书和写作同样是语文实践。从“百草园”的“玩乐”到“三味书屋”的“读书”是成长,愿我们的语文学习也能茁壮成长。2爸爸的花儿落了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作品。2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父女深情。过程与方法1找出本文的插叙部分并理解其作用,理解行文中伏笔的暗示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2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情感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感悟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父亲对“我”严中有爱的深情,并从“我”的成长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体味亲情、理解亲情。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1朗读法:教师宜引导学生多读,最好是读出文中的情感,使自己能够受到感动。其次,通过朗读区分文章哪些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回忆是如何引出的,从而弄清全文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2美点寻踪法:尊重学生欣赏主体的地位,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品析鉴赏文章的美点,如结构美、含蓄美、情感美、语言美等,教师可适当点拨,但不可越俎代庖。3延伸拓展法:重个人体验、重真情表白、重情感共鸣,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成长。录音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2课时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子女对这种感情很早就感觉到了,有的过了多年后才逐步体会到。长辈们的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鞭策着年轻人。同学们,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在父母的神情目光里?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令我们终生难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就写出了课文中的“我”所感受到的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真挚的父爱。林海音(191820xx),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著名女作家。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举家迁往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返回故乡台湾。作品有散文集窗冬青树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等,长篇小说晓云孟珠的旅程等。背景知识本文选自短篇小说城南旧事。小说的背景是1923年到1929年间的北平。城南旧事营造了一种浓郁的京味氛围,它所描述的北京城乡习俗、杂粮面食制作、民间谚语传说、土语方言以及胡同街坊里的趣闻轶事,都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一个老北京的面貌。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章。林海音曾经有一个叔叔在大连参加抗日活动中被日本人逮捕。林海音的爸爸前往大连收尸,回京不久,身心俱疲,肺病复发,于1931年去世。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从这场病写起的。1听录音朗读磁带,感知课文内容。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在毕业典礼前后不同的阶段作者写了哪些事情?毕业典礼是文章的线索:毕业典礼前,“我”到医院去探望父亲,回忆六年前父亲逼“我”去上学并给“我”送夹袄和铜板的情景;毕业典礼时,回忆父亲爱花,回忆父亲让她独自去银行寄钱;毕业典礼后回到家,得知父亲去世。2学生朗读课文,讨论课文标题的含义。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1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爸爸是个“严”在其外,“爱”在其内的可亲可敬的人。他让孩子到银行汇款,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能闯过去。爸爸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他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2重点品读“我”赖床迟到一事,这表现了爸爸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从爸爸不让“我”上学迟到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爸爸对子女多年来的严厉管教、对子女真诚的爱。孩子赖床逃学,“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头拖起来”,抄起鸡毛掸子,“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这确是够狠的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我”上学之后,爸爸竟到学校看“我”来了,“我走出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真是“看似无情却有情”。一个可亲可敬的“严”在其外、“爱”在其内的父亲形象在此时此地清晰可感,爸爸对子女纯朴、真挚而不加任何雕饰的爱着实令人动容。3请筛选小说中“爸爸”的语言,试品析它们表明了爸爸对女儿怎样的深情。爸爸的语言有以下几句,如:(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表明爸爸希望女儿勇敢、坚强、不被困难吓倒。(2)“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表明爸爸希望女儿自强、自立。(3)“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表明爸爸鼓励女儿,希望女儿不断锻炼自己,早日承担起照料家庭的重任。(4)“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表明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4爸爸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在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着无限的关爱,关心女儿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教师总结:文章写出了父爱的纯朴真挚,平淡而又醇厚,值得我们悉心品味。上节课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已经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文章的重点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讨,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1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的,文章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仔细读文章,看看文章中过去的事情是如何引出来的。文章时而写眼前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回忆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从此上学再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讲话,我们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一事;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这里有现实、有回忆,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2文中的下列文字有什么作用?小说开头写道: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小说中间写道:爸爸是多么喜欢花。他回来的笫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花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小说的末尾写道: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样写,使作品如一线串珠,浑然一体,充满情味,严谨周密。同时借花的柔性来调和爸爸性格中的刚性,使爸爸的严厉和慈爱和谐发展。花的败落,暗示父亲已不在人间。3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的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试对此进行分析。文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如开头写“我”回忆去医院看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爸爸妈妈,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内心极度悲痛。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爆发的丧父之痛推到极致。4“爸爸的花儿落了”,但我们分明能看到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硕大的,因为“我”已经长大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然后用“我是在爸爸的下长大的”说一段话,并有感情地用文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示例:(1)“我”是在爸爸的热忱鼓励下长大的。“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闯练,闯练,英子。”正是爸爸的鼓励使“我”战胜了自己,独自去银行寄钱,独自参加了毕业典礼(2)“我”是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长大的。一年级的一天,下大雨,“我”赖在床上不起来,爸爸站到“我”的床前,瞪着“我”:“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打了“我”,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从那以后,“我”总是很早就到校。(3)“我”更是在爸爸的细心关爱下长大的。尽管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但爸爸却破例让“我”坐洋车去上学。爸爸还把花夹袄送到学校来,“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我”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4)“我”是在爸爸的殷切期望中长大的。“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这是爸爸对“我”的殷切期望,更是绵绵无尽的牵挂。当我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后,“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5本文原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了”,课文结尾重现了这句话。试结合全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已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等句子可以看出“我”已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懂事了。英子在毕业时成为优秀学生,代表同学们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她确实已经长大了。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由夹竹桃想起病床上的爸爸和爸爸对“我”的嘱托。第二部分(第1330自然段):回忆六年前爸爸逼“我”上学、给“我”送衣的往事。第三部分(第3134自然段):从爸爸的病情回想起爸爸爱花养花的往事。第四部分(第3537自然段):写毕业典礼上“我”的复杂心情。第五部分(第3853自然段):回忆爸爸鼓励“我”去银行寄钱的往事。第六部分(第5468自然段):写得到爸爸去世的噩耗,“我”突然成熟起来。1别致生动的插叙。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又由礼堂的钟声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又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2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亲,同时花也成了象征;以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作为潜在的线索,这样可以做到使事件交错而不凌乱)。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张百栋语)3文章写得很含蓄,处处有伏笔。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开童年花父爱落成长一直以来,教师想得最多的都是我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而不是学生想学什么。这篇文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最好能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做到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畅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又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不要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从而不敢放手,其实学生正是在经常的质疑中不断成长、成熟起来的,而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与碰撞,对教师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就永远无法体会成功的快乐了。3*丑小鸭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徒生的生平,进而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过程与方法1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2对文章进行深层鉴赏,品评文章的美,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丑小鸭形象的意义,坚韧、勇敢地去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重点通过复述课文,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深刻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难点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蕴。朗读法、复述法、讨论点拨法、品评鉴赏法。多媒体课件。1课时在中外的童话中,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如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还有一只可爱的白天鹅,它是谁变的呢?丑小鸭。是啊,只要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懈地追求,努力地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他出生在丹麦奥登塞地区的一个贫困的鞋匠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维持生活。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却有着远大的理想。从30岁开始,他便专心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中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代表作有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豌豆上的公主等。1背景知识。安徒生在创作丑小鸭时,他的另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这个剧本也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他在日记上说:“写这个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一般都认为这篇童话是安徒生的一篇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经过重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2文学常识。童话是文学作品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表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它把许多平凡的常见的人物或动物的活动,编织成绚丽多幻的图景,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基本特点:(1)它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虚构的故事。童话中的主人公的行动,可以不依照自然的法则和科学的规律,但是它又是曲折地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本质。例如丑小鸭,就通过小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社会底层人被剥削被压迫者的不幸,同时又反映了他们对摆脱歧视和冷遇的渴望。(2)它大都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童话往往让动物、植物、矿物等等披上人的外衣,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和意识,能够像人一样地生活着、活动着。例如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石像,本来都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童话中,它们居然像真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采用这种拟人化的象征手法,是童话创造典型的一种常用的方法。(3)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而且富有浓厚的趣味性,以便少年儿童能在阅读后受到有益的教育。正如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童话诗小金鸡中所说的:“童话虽然不真,可是含义却深!对于年轻人是个教训。”1请两位学生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其余的同学归纳课文的内容:(1)以“丑小鸭的成长流浪”为线索。(2)丑小鸭流落的地方及所发生的故事。出生地:被嫌弃,受鸭群、鸡群排挤讪笑,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欢迎他沼泽地:遇危险老太婆家:被嘲笑灌木林里:向往美和幸福水面:结冰,被冻昏种田人家:被追打花园里:被赞美2用一句话概述童话的内容: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1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相信自己,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艰难困苦。他相信即使身处逆境,经过不懈追求、努力进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幸福一定会来到身边。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1)他在农家生活安定下来,但他渴望到水里去游泳,渴望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2)当他看到美丽的天鹅,从寒冷的地带飞向温暖的国度,丑小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再也忘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这些幸福的鸟儿。当他看不见他们的时候,感到非常空虚。(3)春天来了,当他又看到三只美丽的白天鹅时,便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正因为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幸福。3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关键句子:(1)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2)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3)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4)他感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4说说丑小鸭是怎样不懈努力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动追求。在老太婆家,他找到了安身之所,但他并不满足,他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中去,这是他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在见到白天鹅后,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从此“再也忘不了”他们,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经受了严冬的煎熬和考验,当他一见到久已渴望的天鹅时,他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要飞向他们”,就算“他们会把我弄死”,也“没有什么关系”,他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实现了理想。5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丑小鸭之所以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是因为他心中有着恒久的梦想:向往美好,不懈追求。终于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3)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一颗好的心”指善良的、美好的、有理想的、有追求的心。有远大抱负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的,是永远也不会满足于一时的成功的。6为什么周围的动物都认为丑小鸭“丑”和“无能”呢?你认为他丑吗?丑小鸭之所以被认为是“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7体验与反思,探讨丑小鸭形象的现实主义。生1:艰难和困惑就是生命本身,这是与生俱来的。否则人生岂不就太简单了。我认为,磨难不可能被消灭,困境是永恒的,那唯一的做法就是坚强,再坚强。生2:我想,既然坎坷、打击不可避免,那就让我们敬重它、正视它的存在。把它看做一个强大的对手,借它来锤炼自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就在此吧。生3:困境磨难犹如人生的老朋友,时时伴随。对待困境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丑小鸭离家流浪是被迫的。但离家后的丑小鸭主动迎接生存的磨难,所以能坦然面对。困境能使人优秀。丑小鸭形象的现实主义即在于此。生4:安徒生以智慧和心血塑造了丑小鸭,同时就塑造了无数个在逆境中挺立的巨人。完全耳聋的贝多芬,正是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宏大雄奇、堪与宇宙媲美的作品命运交响曲;20岁时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在轮椅陪伴下在文坛上竖起了一面旗帜;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了运动神经细胞病的史蒂芬霍金,凭着健全的大脑和全身仅能活动的两个手指头,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说话的能力,靠全身唯一能动的一个手指,指挥建造了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他们身处逆境,但没有绝望,没有沉沦,始终不屈地奋斗,他们是“丑小鸭”。8教师总结:椰子树努力地长出椰子,是对风雨最好的抗议;“丑小鸭”成为“白天鹅”是对困境最好的抗议。面对高位截瘫,张海迪更坚强了;面对失明,海伦凯勒更加热爱生活;面对诸多成长的困难,我们的目光将更坚定,脚步更稳健,这就是丑小鸭给我们的启示。9为什么说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这正应验了作者本人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童话。”10这篇童话为什么能引人入胜?它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1)情节美曲折有趣,引人深思;(2)形象美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丑小鸭;(3)语言美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生动传神的动物情态。丑小鸭所代表的是一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丑小鸭虽屡遭磨难,却能劫后余生,而且有了“温暖的房子”和一些伙伴,但他却没有只满足于苦尽甘来的安逸生活,而是始终不忘自己的理想,始终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他深知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因此,他主动地投入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寻找着自己喜欢的生活。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见到自己仰慕的天鹅,也许是他的执着感动了上苍,不知不觉中他的梦想也成真了,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正是丑小鸭的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助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丑小鸭出生后受到鸡鸭的嘲弄和歧视,被迫逃离家园开始流浪。第二部分(第538自然段):写丑小鸭的种种遭遇。第一层(第512自然段):写丑小鸭在沼泽地的遭遇。笫二层(第1332自然段):写丑小鸭在农家小屋的遭遇。第三层(第3336自然段):写丑小鸭遭受严寒。第四层(第3738自然段):写丑小鸭在种田人家被追打,后来侥幸逃了出去。第三部分(第3947自然段):写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1奇特的幻想,大胆的夸张。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奇特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本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幻想奇特,但又合情合理。对动物心理、语言、动作、情态的描写,极富夸张色彩,突出了各种动物的性格特点,富有情趣。2语言生动通俗,极富感情色彩。本文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作者以生动通俗而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和同情。如:“啄”“打”“踢”等动词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在野鸭群中,他“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面”,没有任何更高的奢求,极富感情色彩,使我们顿生怜悯之心。3象征手法,寓意深刻。象征手法是指文艺创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事物,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安徒生的丑小鸭一文,描述的是丑小鸭的经历,其实是作者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注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正是这一象征手法使本文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典范。丑小鸭安徒生理想、追求丑小鸭歧视、打击白天鹅不屈、抗争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理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结合这一节课,深感这句话讲得好,使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其中“珍视”二字分量很重,蕴涵了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的重视程度。在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思想上、阅读感受上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答题的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思考、辩论中得到启发和教育。4*诗两首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难点1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的原因。2诗歌的象征手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配乐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2课时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照在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我们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面对选择的尴尬和困惑。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赞誉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另外,还有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短篇小说黑桃皇后、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历史题材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徒步漫游过很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作品有白桦树修墙,诗集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1题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题在普亚奥西波娃的女儿叶夫普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沃尔夫的纪念册上。当时沃尔夫十五岁。未选择的路: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2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本诗写于诗人被流放的日子里,它题在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纪念册上。短短的八行诗,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更是诗人在严峻艰苦年代里的座右铭。未选择的路:1912年弗罗斯特38岁,这一年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师生共同赏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学生集体朗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读诗的感受。生1:这首诗节奏清新明快,诗意简洁明了,劝说我们在生活失意时,要保持镇静,要乐观向上,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现实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生2:这首诗简单易懂,与以前读过的诗相比,显得“平易近人”,能消除我们读诗时紧张的心理。生3:我觉得丑小鸭可以作为这首诗的代言人。丑小鸭在忧郁的日子里,镇静从容,乐观处事,终于迎来了“快乐的日子”。当他成为一只白天鹅时,那过去遭遇的歧视、打击竟成了他亲切的怀恋。文学大家们对人生的认识,实乃“英雄所见略同”。生4:诗人似乎在劝说我们:当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我似乎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看到诗人坚定的眼神、刚毅的表情。教师总结:同学们对诗的感悟能力相当高,这首诗已叩响你的心扉,接下来让我们细心品味,深层探究另一首诗。师生共同赏读未选择的路: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正音正字。2学生默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3学生齐读诗歌,体味诗情。4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读诗的感受。生1:这首诗好像在说在歧路口,该选择什么样的路。生2:我的看法与前面这位同学不一致。诗歌不是在谈选择什么样的路,而是在谈“选择”本身,选择给人带来的困惑。生3:诗人在谈自己的人生体验,他一旦作出选择,同时就意味着失去,对失去的事物,总是追怀再三。生4:诗人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有哲理韵味。教师总结: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多义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孰是孰非,留待下一步研讨。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面对逆境,诗人只能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来临。5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必须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这句话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规律所捉弄不是一个概念。6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可从多角度理解。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那些痛苦的。7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首诗歌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何在?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而且将主题含蓄地暗示给读者。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娓娓写来,语调亲切、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8如何理解“而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