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政治制度课后练习岳麓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931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政治制度课后练习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政治制度课后练习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政治制度课后练习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政治制度课后练习岳麓版1.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2. 下图分别是中国秦朝和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 )A. 由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B. 由皇帝专权走向总统专权C. 由专制走向民主 D. 由皇帝分权到三权分立3. 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A. 实行“削藩”B. 颁布“推恩令”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4. 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A. 禅让制度 B. 宗法制度 C. 分封制度 D. 科举制度5. 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A. 设置进士科 B. 设置明经科 C. 开创殿试和武举 D. 八股取士6. 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A. 秦朝 B. 东汉 C. 隋朝 D. 元朝7. 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 )A. 锦衣卫B. 内阁C. 六部 D. 八股文8. 明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这表明( )A. 东厂厂公只对皇帝负责 B. 东厂是明朝的司法机关 C. 东厂常用刑具有18套 D. 东厂厂公导致明朝灭亡9. 清朝时,有一位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试题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 大兴文字狱 B. 焚书坑儒 C. 提倡言论自由 D. 独尊儒术10. 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顺序是( )行省制度 八股取士 科举制 驻藏大臣 台湾府A. B. C. D. 11. 下列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有( )秦朝推行郡县制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朝设三司 清朝设军机处A. B. C. D.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 王位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13.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A. 锦衣卫B. 军机处C. 中书省D. 六部 14.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A. 隋文帝时B. 隋炀帝时C. 武则天时D. 唐玄宗时15.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废丞相,设三司 设置厂卫制度 八股取士 设三省六部制A. B. C. D. 16. 20xx年网民最关注的10大热点问题政府机构改革、反腐倡廉排位第2位。读古代政府机构改革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 图三 图四(1)图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下,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2)图二唐太宗时期,六部长官都是宰相,唐太宗当时增加了宰相的人数,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图三反映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影响?(4)与图一、图二、图三相比,图四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根据上图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5)以史为鉴,请你对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反腐倡廉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古代政治制度专项练习参考答案1. 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秦朝认为西周分封制衰落,周最终被诸侯国所灭,所以不再采用分封制来统治全国,因而“周制”在这里指的是西周分封制,故选B项。2. C 【解析】第一幅图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秦始皇把中央到地方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已手中,从而建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第二幅图是美国三权分立示意图,从而建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互制衡的民主政体,故选C项。3. B 【解析】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将诸侯国分封为若干侯国,削弱王国的力量,从而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4. D 【解析】题中反映了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故选D项。5. A 【解析】科举制始于隋朝设立的进士科,它按考试成就选拔人才,打破了门第限制,所以选A项。6. D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在今天江苏、浙江设置的江浙行省,故选D项。7. D 【解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演变及其影响。科举制创建于隋唐,宋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这一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故选D项。8. A 【解析】明朝时期君主制度不断加强,其中厂卫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一大特色。明太祖时期设置了锦衣卫、后来又设置了东厂、西厂,这些机构直属中央,对皇帝负责,故选A项。9. A 【解析】此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表现。根据题目: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试题而丢官丧命,反映了清朝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文字狱。10. B 【解析】本题考点:古代政治制度。行省制度设立于元朝;八股取士兴起于明清时期;科举制创立于隋朝;驻藏大臣设立于雍正时期;台湾府设立于康熙帝时期,故选B项。11. 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反映明清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强化了皇权,并不能加强对地方直接控制,故选A项。12. D13. B14. B15. D16.(1)秦朝;郡县制。(2)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3)元朝、行省制度;意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至今仍然保留省级行政机构。(4)在中央,废除了丞相,撤销了中书省,分权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变化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5)建议:精简机构、增强公务员选拔、考试、录用的透明度;依法行政、党政分开、加强政府监管等。(类似亦可)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