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黄河颂练习苏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838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黄河颂练习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黄河颂练习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黄河颂练习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黄河颂练习苏教版1.请试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高山之巅( ) 狂澜( ) 屏( )障 哺( )育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巅:狂澜:发源:屏障:3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_作品,由_作词,_谱曲。作品由_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_、_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4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 )。A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B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C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D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5“啊!黄河!”这句诗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B这是作者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C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D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阅读长江之歌歌词,回答文后问题。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1.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_2.揣摩下列比喻句、拟人句中加粗的词语的含义。(1)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2)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的民族屏障。(3)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_3.仿照“黄河颂”用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啊!老师”(或母亲、朋友为题,写一两个片断。_黄河颂同步练习解析与答案基础练习题1【解析】【答案】din ln png b2【解析】【答案】巅:山顶。狂澜: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发源:开始流出;起源。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3【解析】【答案】合唱音乐 光未然 冼星海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丰富的艺术形象 壮阔的历史场景4【解析】【答案】A5【解析】【答案】A阅读理解1【解析】【答案】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2. 【解析】【答案】(1)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2)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法宝。(3)摇篮指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3. 【解析】【答案】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