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07794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炎病人的护理,病例,患者,男性,15岁,中学生,因发热、乏力、食欲差、恶心、呕吐5周,尿黄、眼黄1日入院。既往无肝炎史,无用药史,无输血及手术史,近1月内无下水史。最近班级有同学患“肝炎”,详细情况不明。 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有压痛,脾肋下可及。 化验: SALT 1100IU/L, SAST 620IU/L , TBIL(STB ) 50mol/L(3.417.1mol/L )。 HBsAg阴性。,1.诊断什么病?诊断根据是什么?2.如何治疗,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定义,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肝大、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纳差,黄疸,目前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急性肝炎:甲型、戊型肝炎慢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分型,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HAV)为小RNA病毒,感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随胆汁经肠道排出。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酸碱、耐低温,在贝壳类动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存活数月。煮沸5min、紫外线照射1小时可灭活。,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HBV)为嗜肝DNA病毒,在肝细胞内合成后释放入血,可存在于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各种体液中。完整的HBV病毒分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含乙肝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含核心抗原(HBcAg )和e抗原(HBeAg ),是病毒复制的主体,具有传染性,病原体,HBV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煮沸10min、高压蒸汽消毒、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可使之灭活。,病原体,丙型肝炎病毒(HCV)属黄病毒科,为RNA病毒,易发生变异,不易被机体清除。 对有机溶剂敏感,煮沸5min、氯仿(10%20%)、甲醛(1:1000)6h、高压蒸汽和紫外线等可使之灭活。,病原体,丁型肝炎病毒(HDV)为一种缺陷的RNA病毒,位于细胞核内,以HBsAg作为病毒外壳,与HBV共存时才能繁殖生殖,病原体,戊型肝炎病毒(HEV)为无包膜RNA病毒,感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经胆道随粪便排出,发病早期可在感染者的粪便和血液中存在。碱性环境下较稳定,对热、氯仿敏感。,病原体,(一)流行病学资料,1.传染源甲型和戊型肝炎:为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急慢性病人、亚临床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一)流行病学资料,2.传播途径甲型和戊型肝炎:粪-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 血液传播 体液传播 母婴传播,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途径,污染的水生贝类,共用污染的玩具,饮用污染的水,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分娩),(一)流行病学资料,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4.流行季节:甲型肝炎:秋冬季为发病高峰,戊型肝炎:多发生于雨季,其他型肝炎:无明显的季节性5.流行地区:甲型肝炎无明显地区分布;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丁型肝炎以南美洲、中东为高发区,我国以西南地区感染率最高;戊型肝炎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流行病学,甲型和戊型肝炎预后好,一般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也可以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预后较差。,预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病毒直接损害:丙型、丁型诱发免疫反应:甲型、乙型、丙型、戊型(一)甲型肝炎: HAV经口进入肠道病毒血症 免疫反应肝细胞损伤。,发病机制,(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免疫系统来辨认,从而对已感染发生攻击和清除反应。HBV通过激发宿主的免疫系统攻击感染肝细胞而间接引起肝损害!,急性乙肝的发病原因,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 识别乙肝病毒,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 急性乙肝,慢性乙肝的发病原因,乙肝病毒入侵后,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处于低下或者耐受状态,机体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反复攻击,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反复发作 慢性乙肝,身体状况,一、潜伏期 甲肝:4-15天 乙肝:30-180天 丙肝:15-150天 丁肝:28-140天 戊肝:10-70天,身体状况-症状,身体状况-症状,黄 疸,尿 黄,腹水,血清酶检测ALT:判定肝细胞损害的重要标志。急性黄疸型肝炎常明显升高;慢性肝炎可持续或反复升高;重型肝炎时因大量肝细胞坏死ALT随黄疸加深反而迅速下降,呈胆-酶分离。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T)也升高。血清蛋白检测慢性肝病:清蛋白(A)下降,球蛋白(G)升高和A/G比值下降。,辅助检查-肝功能检查,辅助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和尿胆红素检测黄疸型肝炎: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尿胆原和胆红素明显增加;淤胆型肝炎: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减少或阴性。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查PTA与肝损程度成反比,重型肝炎PTA常40%,PTA愈低,预后愈差。,辅助检查-肝炎标记物检查,甲型肝炎血清抗-HAV IgM阳性提示近期有HAV感染,是确诊甲型肝炎最主要的标记物血清抗-HAV IgG是保护性抗体,见于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既往感染HAV的病人。,辅助检查-乙型肝炎标记物检查,两对半实验大、小三阳,“小三阳”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大三阳” 1、急性乙肝 2、慢性乙肝 3、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辅助检查-丙型肝炎标记物检查,丙型肝炎HCV-RNA阳性提示有HCV病毒感染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其阳性是HCV感染的标志。抗-HCV IgM阳性提示丙型肝炎急性期。高效价的抗-HCV IgG常提示病毒复制活跃,而低效价的抗-HCV IgG提示病毒处于静止状态。,辅助检查-丁型、戊型肝炎标记物检查,丁型肝炎血清或肝组织中的HDAg和HDV RNA阳性有确诊意义抗-HDV IgG是现症感染的标志,效价增高提示丁型肝炎慢性化。戊型肝炎抗-HEV IgM和抗-HEV IgG阳性可作为近期HEV感染的标志。,无特效治疗方法,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避免使用肝脏损害的药物。急性肝炎以一般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强调早期卧床休息,急性期应隔离,辅以适当的护肝药物,一般不主张抗病毒治疗。急性丙型肝炎主张早期抗病毒治疗,治疗要点,治疗要点,慢性肝炎: 适当休息和营养外,保肝、抗病毒、对症及防止肝纤维化和癌变等综合治疗。重型肝炎:以支持、对症治疗为基础,促进肝细胞再生,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活动无耐力 与肝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碍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有关。焦虑 与隔离治疗、久治不愈、担心预后有关。知识缺乏:缺乏肝炎预防和护理知识。潜在并发症:肝硬化、肝性脑病、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用药护理 并发症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隔离:甲、戊肝自发病之日起实行消化道隔离3周急性乙肝实行血液(体液)隔离至HBsAg转阴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按病毒携带者管理。,护理措施-一般护理,2.休息与活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重型肝炎应卧床休息,待症状好转、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护理措施-一般护理,3.饮食护理(1)急性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热量,碳水化合物250400 g/d,适量蛋白质(动物蛋白为主),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食欲差时可遵医嘱静脉营养,食欲好转后应少食多餐。(2)慢性肝炎: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蛋白质1.5-2.0g/(Kg.d),避免长期高糖高热量饮食和饮酒。(3)宜进食低盐、低脂、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肝性脑病倾向者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摄入,症状、体征:消化道症状、黄疸、腹水生命体征、神志变化,有无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和危险因素。心理和情绪反应。 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生,配合处理。,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护理措施-用药护理,遵医嘱对病人用药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干扰素:使用前解释、嘱病人按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加量。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热反应:多饮水,卧床,对症处理。脱发:停药后可恢复。骨髓抑制:WBC3109/L应坚持治疗,可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药物;WBC3109/L或 N1.5109/L,血小板40109/L可减量甚至停药。 胃肠道症状、肝功能损害和神经精神症状,部分人出现对症处理,重者停药。,并发症:肝硬化、肝性脑病、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见第四章第四节和第六节),护理措施-并发症护理,护士应向病人和家属解释疾病的特点、隔离的意义和预后,鼓励病人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给予病人安慰和支持。消除家属对肝炎病人和传染性的恐惧,安排探视时间,给病人家庭的温暖和支持,积极协助取得社会支持。,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护理措施-健康指导,1.对病人和家属的指导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不滥用保肝药物和损害肝脏的药物。实施适当的家庭隔离。出院后定期复查。,护理措施-健康指导,2.切断传播途径指导甲型和戊型肝炎:预防消化道传播 乙、丙、丁型肝炎:防止血液、体液传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3.易感人群指导甲型肝炎:接种甲型肝炎疫苗 HBsAg和抗-HBs均阴性的易感人群及未受HBV感染的对象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周后接种乙肝疫苗,本次课重点,病原学特点(甲肝、乙肝)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甲肝、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测处理要点:无特效护理要点:休息、饮食、隔离、健康教育,病例分析,患者,男性,15岁,中学生,因发热、乏力、食欲差、恶心、呕吐5周,尿黄、眼黄1日入院。既往无肝炎史,无用药史,无输血及手术史,近1月内无下水史。最近班级有同学患“肝炎”,详细情况不明。 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有压痛,脾肋下可及。 化验: SALT 1100IU/L, SAST 620IU/L , TBIL(STB ) 50mol/L(3.417.1mol/L )。 HBsAg阴性。,1.诊断什么病?诊断根据是什么?2.如何治疗,答案: 1.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以甲型可能性大。可进一步查抗-HAV IgM以确诊。 2. 治疗: 消化道隔离;卧床休息;可静滴葡萄糖液500ml+Vit C,亦可加入甘草甜素、茵栀黄注射液,有改善症状、降黄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1.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抗HBEB.抗HBsC.DNA聚合酶D.抗核抗体E.抗HBc2.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丁型肝炎病毒,能力拓展训练,3.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D.肝素样物质增多E.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4.血清酶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哪项最为敏感和有意义A.ASTB.ALT C.AKPD.谷氨酰转肽酶E.乳酸脱氢酶,能力拓展训练,5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A.黄疸加深B.肾功能障碍C.出血倾向明显D.腹水出现E.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6下列哪项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A.HBsAgB.抗HBEC.抗HBsD.HBeAgE.抗HBcIgG,能力拓展训练,7.指出下列哪种是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A.注射、输血B.蚊虫叮咬传播C.唾液传播D.垂直传播E.粪、口传播8.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A.局部碘酒、酒精消毒B.注射干扰素C.注射干扰素诱生剂D.注射胎盘球蛋白E.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能力拓展训练,9.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10.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 A慢性重型肝炎 B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C.急性黄疸型肝炎 D隐性感染 E慢性肝炎,能力拓展训练,呵护你的肝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