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773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考语文 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撰写人:_时 间:_一、复习要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1、准 确识记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误读的原因主要有: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形近字的误读。 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2、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汉字的字形要靠日积月累,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都要做有心人,遇到不认识的或拿不准的字,一定不要随便放过,要勤查字典,积累多了,出错也就少了。 (2)要将汉字的字形与它的音和义结合起来识记,这样比死记硬背掌握要轻松得多,记得也要牢固。 第一,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音形义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从三者的对应关系入手,根据现代汉字的字音和字义,正确识别它的字形。 第二, 要了解现代汉字的结构特点,现代汉字据85%以上是形声字,一般来说,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因此可以通过形旁加以辨别。第三, 要了解错别字产生的原因:音同或音近造成错误。形近造成错误。音近形近造成误读。不明成语典故造成错误。第四, 要掌握识别错别字的方法,了解了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就可以通过读音,字形及其意义去识别了。 近几年中考的语音、汉字题,更多地着眼于实际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如在具体语境中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改正错别字。材料多取材于报刊、杂志,在实践中考查学生语音、汉字的语言知识。二、典例精析例1:下列加点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瞥见(pi) 抨击(png) 百折不挠(ro) B校勘(xio) 分泌(m) 大腹便便(bin) C谛听(d) 反诘(ji) 毛骨悚然(sng) D造诣(zh) 鞭笞(ch) 讳莫如深(hu)分析本题旨在检测学生容易读错的字的辨别和积累,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目是要求选出读音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平时积累及形声字的声旁是否代表字音来判断。A项中“抨击”中的“抨”应读“png”,“百折不挠”应读“no”。B项中“校勘”中的“校”应读“jio”。“大腹便便”中“便”应读“bin”。C选项是正确的。D选项中“造诣”中的“诣”应读“y”。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茫无崖际 名列前矛 B风驰电掣 异想天开 C苍海一栗 默守成规 D座无虚席 甜言密语分析与解此题考查同学们辨识并改正成语中错别字的能力。仔细审查各选项就会发现A选项中的“崖”应为“涯”,“银”应为“茅”, C选项中的“苍”应为“沧”,“默”应为“墨”, D选项中“坐”应为“座”,“密”应为“蜜”,故正选答案应为“B”。三、练习巩固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相r以沫 ( )(2)nin轻怕重( ) (3)销声n迹 ( ) (4)根深d固 ( )(5)qi而不舍 ( ) (6)陶y情操 ( ) (7)众星gng月( ) (8)心旷神y ( ) (9)如火如t ( ) (10)ji来之食( ) (11)鞠躬尽cu( ) (12)y笑大方 ( ) (13)惩前b后( ) (14)接zhng而至( ) (15)好w高远( )2、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另一种的映儿在你心头潜( )滋暗长了“单词”。 (2)你得提( )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峰。 (3)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q( )一下,给屋顶加点草。 (4)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ci( ),修建成的园林当然各各不 同。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1)专心至志 (2)负偶顽抗 (3)情不自尽 (4)挑拔离间 (5)费寝忘食 (6)莫不关心 (7)孤漏寡闻 (8)烂竽充数 (9)戒骄戒燥 答案:1、濡 拈 匿 蒂 锲 冶 拱 怡 荼 嗟 瘁 贻 毖 踵 鹜 2、qin d 葺 裁 3、至(致) 偶(隅) 尽(禁) 拔(拨) 费(废) 莫(漠) 漏(陋) 烂(滥) 燥(躁) 词语一、复习要点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二、示例精析例1、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圣母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 ,却无一根柱子。 (2)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 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3)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诚地 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 A宽敞 敏感 告诫 B宽敞 敏锐 训诫 C宽阔 敏锐 告诫 D宽阔 敏感 训诫分析“宽敞”和“宽阔”同有“大”之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宽敞”一般指室内的,“宽阔”多用于指室外的,如水面、草原等,根据句子情况,应选用“宽敞”;“敏锐”、“敏感”也是在相同中存在着区别,他们在搭配上存在着区别,如“敏锐”一般同“观察力”、“眼神”等搭配,而“敏感”一般同“神经”等词搭配;“告诫”和“训诫”两词同有劝诫之意,但是“训诫”一词还有“教训,训导”之意在内,结合三个词语的情况,故正选答案应是A。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白杨礼赞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B中华民族在任何内扰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忍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慨。 C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若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分析:A选项中的“脍炙人口”用的比喻义,指“比喻人人赞颂和传诵”,在A 句语境中应是恰当的;B选项中“坚忍不拔”指意志坚强,决不动摇,在B 选项中用来形容中华民族是恰当的;C选项中的“夸夸其谈”在感情色彩上是贬义词,与句中的“自豪”等词是不协调的;D选项中“标致”在感情色彩上是褒义贬用,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醉生梦死、耽于玩乐的清朝学生的愤慨之情,结合语境应是正确的,故正选答案为C。三、复习小结:要解答好这类题,首先要重视平时对词汇的积累,尤其对词义的用法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应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如词语运用性选择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注意题干显示测试要求的关键性词语;快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把备选词语进行相互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根据提供的语境推敲备选词语,以确定恰当的选项。再如,解答结合语境理解某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这类试题,也应注意三点:准确把握题干所示的语境;准确判断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把词语的语境含义放到它所在的语境中去检验,保证其使用的准确性。四、练习巩固 句 子一、复习要点1、能辨别句子的正误,修改常见的病句;2、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句式、句子;3、能根据句意关系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借助关联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有关句子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历年来都是中考语文试题中“语基积累运用”部分的重要角色。具体的考查要求有:能分析单句的成分;会找句子主干;了解各种句式及表达作用;能区别常见复句类型,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分析二重复句间的关系;能知道病句类型及特点,会辨析和修改常见病句。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考查的重点目前放在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形成两个方面,以便更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质。解答这类试题,应注意的是:了解句子大意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逐层压缩句子成分,显示句子主干;注意各种句子成分的位置规律;分析各种病句产生的原因,摸清规律;了解各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运用解答的方法和技巧,如语感审读、提取主干、造句类比等;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正确使用病句修改的规范符号;对一些应用性的题目要认真把握题干信息,紧密联系上下文语境,仔细揣摩。 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如“在他跑过来时,抱着一个球。”缺主语,应删去“在”“时”。 2)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等搭配不当。如“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质量”“提高”搭配正确,但“数量”与“提高”不能搭配。应改为“数量”“增加”。 3)分类不当。如“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萝卜属于蔬菜,不属于水果类,应删去。 4)前后矛盾。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肯定的前提推出不肯定的结论。应删去“否”字。 5)否定误用。如“难道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否定的反问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应删去“不”字。 6)语序不当。如“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和调查问题。”“调查问题”应放在“研究问题”之前。 7)重复累赘。如“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潮。”这类语病是由于语意重复造成的,修改时将同义的词语删去一个。 8)用词不当。如“仿生学这个词可能对我们较生疏。”“对”弄错了对象,应改为“我们对仿生学这个词”。 9)句式杂揉。把两句话的意思合在一句里说。如“他的家乡是福建省市人。”应改为“他的家乡在福建省市。或他是福建省市人。” 10)关联词误用。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如果错用、滥用、配对不当、省略不当等都会造成病句。如“只要你说得对,我们才改正。”“只要”应对“就”。所以应把“才”改为“就”。 11)不合事理。即现实生活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如“深蓝的夜空明月高照,繁星密布。”当明月高照时不可能出现“繁星密布”的情形,应是“明朗星稀”。二、示例精析例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歌词的内涵,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的功底。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校园艺术节”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克里竞选美国总统的另一张王牌,就是他越战中出生入死的经历,人们认为他是一位完美的军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病句的类型,在这个基础上对句子进行分析。分析此四个选项,就会发现B、C、D三个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中,句子前面是肯定的,句子后面是肯定否定的,致使前后不一致,修改时只要前后改成一致即可。故此选答案应为“A”。例2:从上下文连贯来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 苦难的残疾人告诉我:“命运给了你一条崎岖不平的路, ;给了你一个碗, ;给了你永恒的夜晚, ,学会坚强吧!它比什么都珍贵。” A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开展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 B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 C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 D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分析:本题选择的是相配套的句子以填入原句,做题的依据是善于把握原句题干和新句题支之间的联系点,只要从这个角度着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对应点了。“崎岖不平的路”与“美丽的草坪”对应。“一个碗”与“丰盛的食品”对应,“永恒的夜晚”和“温暖的阳光”对应。考生要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应重在找出其相对应的对应点。故此选答案为“B”。三、练习巩固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