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鲁教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739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鲁教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鲁教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鲁教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鲁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能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并按照顺序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准确判断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后,收集筛选信息,增强对生物入侵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教学方法: 1课文学习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归纳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收集资料,讨论归纳主题,共同解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师讲几个生物入侵的例子来作为导入。(多媒体展示) 1、学生齐读诗歌不第后赋菊,猜花名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师:“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句,把菊花独立寒秋、傲然绽放的高洁展示得淋漓尽致。“冲天的香阵”早已弥散在历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情形却再现于现代的都市。请听今日新闻。) 2、新闻报道:黄花开后百花杀-加拿大一枝黄花惊现长沙(一种有害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惊现长沙南郊公园旁。“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旦蔓延,将迅速占据空间,排挤其他植株,迅速向四周扩张,对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并对农作物、园艺作物及桑、茶、果园造成潜在威胁。:“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疯狂肆虐以及对其他植物的“残害”,使它有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称号植物杀手。)(“一枝黄花”不愧是植物中的“霸王花”,其他植物纷纷枯落,一派萧条景象,而它却依旧成簇成片,其气势完全压倒其他植物。它的枝秆直而高,叶似桃叶,头状花序由千百个直径3毫米的小头状花组成。整个花序呈火炬状。其茎秆瘦长,最高能达到三米多,叶子细长,在花期,头顶上可开一串串金黄色的小花。)根据刚刚案例介绍,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二、 字词注音 :劫掠(ji)(l)藩(fn)篱归咎(ji)监(ji)控 斑斓(bn)(ln)失衡(hng)无动于衷(zhng)三、文章整体把握: 快速阅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1、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那么这篇文章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2、 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请按照段落顺序,以“我从文中第了解到了”为句式,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从文中第一段了解到什么是生物入侵者。)3、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整理整理,在文中标记出来。 (屏幕显示) (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2)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 (3)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 (4)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有何不同? (5)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4、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了解了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那么作者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为什么?(因为先介绍生物入侵的现象、途径,再分析危害,探究原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这就是逻辑顺序。)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解释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1、根据第段内容的表述,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定义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答:解释说明。 3、为什么把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入侵者”?答:因为他们不仅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1、根据第段内容,试推断“生物入侵”是怎样造成的? 答:交通工具的发达导致。 2、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种种”指代哪些内容?在文中用“-”线标出。 答: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安家落户 3、第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4、第段举“斑贝”的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答:说明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若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给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 5、“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够,如果删去,说明人们在清理和更换管道上只花了十亿元,与实际情况不符,反之,更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6、第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7、第段举出棕树蛇的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答:说明“生物入侵者”会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威胁。 8、阅读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答: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括9、联系整个选文,说说第段中“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答:领起下文。 10、针对“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一条或几条防范措施。 答:加大宣传人们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第三部分(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四部分(第67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五部分(第8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1面对“生物入侵”这一问题,学术界有两种态度,他们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答:一种依据是生态平衡的原则;另一种则是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太漫长,人类社会会损失惨重。 2“生物入侵”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答:一种是某些本土物种灭绝,一种是耗费大量钱财。 3生物学与生态学有什么区别? 答: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4文中提到的生物物种的迁移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完全一致吗? 答:不完全一致。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常态下的物种迁移是纯自然的,不依赖外界的力量,而文中提到的这种生物物种迁移则是被人为力量造成的不符合正常的自然界物种繁衍的法则与规律。 5作者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谈“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的? 答:举例子与列数字。 6、调查一下你的身边,看看有没有生物入侵的现象? 7、通过本文的学习,请你想想如何在利用生物资源的同时,避免产生生物入侵的危害? (二)文章结构思路: 生物入侵者 (1)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人侵者”(1自然段) (2)介绍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一层:(2段)生物在自然条件下迁移、繁衍不会造成生 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二层:(3-4段)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 说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会造成人侵现象及其危害。 (3)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5段) (4)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6-7段) (5)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8自然段 (三)重点语句分析 1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这是一个递进复句,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的危害。文章第4段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文中举了棕树蛇落户关岛的事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用这个数字的急剧变化,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另外,文章第3段介绍了“几只”斑贝迁移到北美大陆后,无节制地繁衍,为了清除它,耗资“数十亿美元”。这两个数字的悬殊,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的危害之大,非常有说服力。 全文正是围绕着“生物入侵者”的这两大危害,来提出相应的问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和途径,生物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采取的相应措施。 2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一个物种“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必然会疯狂地繁衍,无法加以节制,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四、问题探究 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的小事”? 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这里来的?甲虫的生态是怎样的?甲虫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等等。他们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文章第2段已经写到,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人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五、拓展与延伸 多媒体展示一些生物入侵者的图片及介绍,丰富学生视野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我们的省城“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死云南滇池,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有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