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一课一练中图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716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一课一练中图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一课一练中图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一课一练中图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一课一练中图版撰写人:_时 间:_一、基础达标1.华北平原属于下列干湿地区的(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2.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3.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B. 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C.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季长D.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4.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 )A. 降水量的多少B. 蒸发量的多少C.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D. 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没有关系5.下列关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在湿润地区、暖温带B华北平原在半湿润地区、中温带C四川盆地在湿润地区、亚热带D海南岛在湿润地区、亚热带6.关于降水量的测量工具和降水量的单位,组合正确的是( )A储水瓶、厘米B雨量器、毫米C两杯、分米D盛水器、分米7.关于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B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D降水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二、综合提升1.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_季,雨季最长的是_(2)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_,代表哈尔滨的是_,代表广州的是_代表北京的是_。(3)从图中可以得出,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_,结束_,雨季_;北方雨季开始_,结束 _,雨季_。(4)根据四城市降水的特点,说明我国易出现_和_气候灾害。2.读下面“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_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毫米等降水量线.(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是_.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1.解析:华北平原位于暖温带地区,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答案:B2.解析:根据温度带、干湿地区和气候分布状况,判定华北平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B、C、A不符合题意答案:D3.解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答案:B4.解析: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应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B、A、D不符合题意答案:C5.解析:东北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中温带;华北平原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暖温带;四川盆地在湿润地区、亚热带;海南岛属于湿润地区、热带故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C6.解析: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故选项B符合题意答案:B7.解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答案:B二、综合提升1.解析:(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最长的是D;(2)我国由南到北,雨季由短到长,降水量由少到多,代表武汉的是C,代表哈尔滨的是A,代表广州的是D,代表北京的是B;(3)从图中可以得出,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4) 根据四城市降水的特点,说明我国易出现洪涝和干旱气候灾害。答案:(1) 夏 D (2) C A D B(3)早,晚,长;晚,早,短 (4)洪涝 干旱2.答案:(1)800;400;200 (2)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