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寓言二则《幼时记趣》复习教学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690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寓言二则《幼时记趣》复习教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寓言二则《幼时记趣》复习教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寓言二则《幼时记趣》复习教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考语文 寓言二则幼时记趣复习教学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2、学习本文的寓言。教学重点:目的1、2教学难点:目的1、2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古代寓言二则基础复习郑人有欲买履(音 )(义 )者,先自度(义 )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义 )之。已得履(义 ),乃曰:“吾忘持度。”反(义 )归取之。及反,市罢(义 ),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音 )信度,无自信也。”1郑人买履选自_,作者_,_(朝代)人。2翻译下列句子。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宁信度,无自信也。_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4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_(二)楚人有涉(义 )江者,其剑自舟中坠(音 )于水。遽(音 )契其舟,曰:“是(义 )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音 )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义 )剑若此,不亦惑(义 )乎?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编者是_。2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3翻译句子。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要点回顾1、解释词语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在河南省的新郑县。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度音du,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d,作名词用,就是尺子。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以的意思。2、翻译课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郑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笑话,连鞋子也没买到。4、你觉得郑的买鞋人的可笑之处是什么?他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他错在做事很呆板,不尊重事实,只会按照原来的想法去做事,而不懂得做事要有灵活性。5、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刻舟求剑1、解释词语遽:j,立即,匆忙。契:雕刻。是:指示代词,这儿。从其所契者:他;雕刻记号的地方。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2、翻译课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3、刻舟求剑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4、你觉得刻上掉宝剑的人愚蠢之处在哪里? 不懂得船既然离开了河中心,而刻记号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5、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 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拓展训练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b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2、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3分)3、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3分) 4、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2分) 【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躃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母是一个善于教子的母亲,“孟母三迁”、“孟母对织”的教子故事几乎家喻晓除此之外,韩诗外传还记载了她教育孟子认识自己的过失,自责自律的故事。)幼时记趣基础复习余忆童稚(音 )时,能张目对日,明察(义 )秋毫。见藐(音 )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义 )。 夏蚊成雷(义 ),私拟作群鹤(音 )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义 )烟,使其冲烟飞鸣,作(义 )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音 )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义 )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音 ),凹者为壑(音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义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音 )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义 )数十,驱(义 )之别院。要点回顾一、文学常识1、选自浮生六记。2、作者:沈复,字三白,苏州人,清代作家。四、通假字1、以土砾凸者为邱邱通丘,土山二、一词多义1、以虫蚁为兽(把)扶苏以数谏故(因为)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给)3、驱之别院(它,代蛤蟆)盖追先帝之殊遇(结构助词,的)三、重点词语解释1、余忆童稚时余:我稚:幼小2、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3、见藐小之物藐:小4、必细察其纹理纹理:这里泛指花纹。5、私拟作群鹤舞空拟:比6、昂首观之之:代指“群鹤舞空”现象7、项为之强强:这里是僵硬的意思。8、又留蚊于素帐中素帐:白色的蚊帐9、果如鹤唳云端唳:(鹤、鸿雁等)高亢地鸣叫10、怡然称快怡然:喜悦的样子。称快:喊痛快11、于土墙凹凸处凹凸:高低不平12、花台小草丛杂处丛杂:多而杂乱13、常蹲其身其:自己14、凹者为壑壑:山沟15、拔山倒树而来拔:移,搬开16、盖一癞虾蟆也盖:原来是强化训练重点语句翻译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_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_3、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 )A明察秋毫B物外之趣C怡然称快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_拓展练习中考说明与训练P66(九)参考答案(一)1韩非子 韩非 战国 2履(l) 宁(nng) 3(1)鞋子 (2)拿 (3)宁可 (4)集市已经解散 4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5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二)1吕氏春秋 吕不韦 2坠(zhu) 遽(j) 契(q) 3渡江 这儿 急忙 寻求 4涉江者 代“舟” 5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6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