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243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 姓名: 【教与学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教与学过程】【课堂预习】 自主学习本课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题。1、 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 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 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 之中。2、 一般来说,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 地壳比较稳定。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地带。3、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 ,常常形成 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 ,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导学展讲】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尝试讲解下列问题。1、 日本号称“火山地震博物馆”,说出你的理由。2、 请用所学理论分析环太平洋地带成为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的原因。【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下面问题,组内进行讨论或实验,合作探究,最终达成一致答案。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填写下表地理现象红海面积在扩大地中海面积在缩小阿尔卑斯山的形成英国地震很少印度尼西亚地震频繁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师生点评】 先由各组推选学生代表回答上述问题,同组其他同学可做补充,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和其他各组同学一起进行点评。点评穿插于上面每个环节中,最终教师归纳总结出标准答案。【提升助推】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把上面的知识点划下,针对学生划下的知识点,利用一定时间背诵。( 知识点为课堂预习内容)【迁移应用】: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独立完成下列各题,你一定行的。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板块内部稳定,不存在小的板块 B全球可以分为五大板块C太平洋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板块交界地带是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区2、六大板块之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3、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欧洲板块4、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是因为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互张裂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互碰撞C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互张裂 D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互碰撞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回答下列57题。5、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产生的结果有 ( )A日本地震 B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C地中海在缩小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6、几千万年后,最有可能消失的海洋是 ( ) A地中海 B红海 C阿尔卑斯山脉 D阿拉伯半岛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板块的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C海陆交界处 D大陆的内部8、我国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教与学反思】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