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昼夜与四季学案华师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143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昼夜与四季学案华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昼夜与四季学案华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昼夜与四季学案华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昼夜与四季学案 华师版撰写人:_时 间:_【概念与规律】一、夜的成因1、地球自转(rotation):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3、自转周期(period):约24小时(1日)。4、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5、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本身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6、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地球在不停地自转。7、日(day)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1日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8、通过测量竿影长度和方向活动,可知一天中太阳不仅从东到西地改变位置,还在不断变化着自己的高度。二、四季与节气1、地球的公转(revolution):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有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地球公转(revolution)。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3、地球公转周期:365.256日。4、地球公转的特征:公转的轨道是接近圆形的椭圆;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66.5的夹角;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5、地球公转产生的天文现象:四季更替、二十四节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6、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有关,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66.5夹角,地球是倾着身子在轨道面上运动的,而且地球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对地球上的同一个地方来说,一年中不同的日子受到太阳光照射情况是不同的,这样就形成不同的季节(如下图2-1所示)。图2-1 四季的形成(指北半球的四季)我国温带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特征季节春季(spring)夏季(summer)秋季(autumn)冬季(winter)正午太阳高度适中大适中小昼夜长短相差不大昼长夜短相差不大昼短夜长气温高低适中高适中低我国温带地区“两分”和“两至”日的特点:春分(3月20日或21日):昼夜等长;夏至(6月21日或22日):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竿影最短;秋分(9月23日或24日):昼夜等长;冬至(12月21日或22日):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竿影最长。7、年(year)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8、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历书。公历中,1年365日,每四年有一次闰年,1闰年366日(闰年的二月份有28天)。9、节气: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三、月球与月相1、月球(month)的基本概况:(1)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也没有生命;(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3)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绝大多数的环形山是由于陨星撞击形成的);(4)月球半径为1738km; 月球体积只是地球的2%;月球质量只有地球的1/81。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km。3、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1)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2)周期相同都是27.3日,所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4、月相(phase of the Moon):(1)月相就是月球相貌的变化;(2)造成月相的重要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月球在绕地球公转,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因此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在变化;(3)月相分为新月(new Moon)、上弦月、满月(full Moon)、下弦月;(4)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从农历初一的新月到初七、八的上弦月;十五、十六的满月;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再到初一的新月循环变化。5、月是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1年分12个月,月的长短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6、我国民间传统沿用的农历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标准;月相变化的周期=1个朔望月=29.5日。7、日食(Solar eclipse)是太阳圆面被月球遮掩的天象;月食(lunar eclipse)是月球落入地影时发生的天象。8、月球的公转和地球的公转的综合效应是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原因。日、地、月三者位置发生的时间分类日食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农历十五、十六(望日)月全食月偏食【启迪与拓展】例1 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顺时针 D、逆时针分析:地球自转方向可以从三个方面描述:(1)习惯上定义为自西向东;(2)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3)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本题中未说明是从南极或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故正确答案选A。例2 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而产生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昼夜长短变化C、昼夜现象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了解情况。地球本身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故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自转时,白天和黑夜就在其表面产生交替现象,故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公转有一个重要特征: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总保持66.50的夹角,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运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故本题正确的答案是B、D。例3 月全食时月相是( )A、上弦月B、新月C、下弦月D、满月分析: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时发生的天象,此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几乎成一直线,原来照射到月球上的太阳光被地球遮挡,月球因此失去了光明,所以只有在农历的十五、十六才会出现月食,此时的月相叫望或满月。故应选D。例4 如图2-2所示是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两分”、“两至”和4个节气(北半球),A、B、C、D分别表示“两分”、“两至”和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回答:(1)写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节气名称:a_ ,b_,c_,d_;(2)地球公转至b处时间是_月_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是_季;(3)地球公转至d处,太阳高度_(填“最高”或“最低”);北京白昼_(填“最长”或“最短”);(4)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_表示;(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6)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_、_。分析:首先应判断北半球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的南面还是直射在赤道的北面来判断。如图2-3所示地球公转轨道上所画的四个地球位置中,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以北的为夏至日,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以南的为冬至日,故b应表示夏至日,d表示冬 图2-2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 向可判断a表示春分日,c表示秋分日;夏至日时间是6月21或22日,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冬至这一天,北京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最短;第4问中答案应为A;第5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在最北界限北回归线上,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冬至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界限南回归线上,以后太阳直射点又向北移动,故从冬至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再到次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所以第5问的答案应为D、A。从秋分日到春分日,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半年,这个时期,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故第6问的答案是C、D。例5 根据右图2-3中日、地、月位置关系图回答问题:(1)画出此图中所示日、地、月三者位置时的月相;(2)随着月球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月面明亮部分的面积将_;(3)写出约两星期后的月相的名称_;(4)根据此图中日、地、月三者位置推测,七天之前,可能会发生_食。分析:要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月相变化成因及月相变化规律。图中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此时的月相是上弦月,农历日期是初七、初八,夜晚所见月球相貌是半圆,月球的亮面朝向西;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月相变化先需经过十五、十六 图2-3的满月,再到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再到初一的新月,故我们看到的月面明亮部分的面积先变大后变小;约两星期后的月相是下弦月;第4问中七天之前,农历日期可能是初一,此时日、月、地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介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太阳的圆面可能会被月球遮掩,即发生日食。例6 为什么会有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有何规律?对人类有何价值? 图2-4分析:1、月相的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迎着太阳的半球是明亮的,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阴暗的;(2)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位也在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有时看到一个圆面,有时看到月面的一半,有时根本看不到月亮(如图2-4所示)2、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名称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夜晚所见形状月出月落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新月或朔初一不可见清晨黄昏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初七、初八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正午半夜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满月或望十五、十六通宵可见一轮明月黄昏清晨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下弦月廿二、廿三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半夜正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3、月相的利用:(1)农历月的确定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为依据的;(2)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相隔7天,这就是星期的由来;(3)利用月相判断方向和时间。如上弦月的月轮向西凸,上弦月在天顶附近为日落,上弦月在西面地平线附近为午夜。【思考与练习】1、地球自转的绕轴是_,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2、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_、_。3、地球上昼夜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地球本身是个_和_的球体。地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_,背着太阳的半球是_。4、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地球不发光、不透明B、地球的自转C、地球的公转D、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5、如果我们站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东向西D、顺时针或逆时针6、平时我们看不到大地在动,但看到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都在做_运动,这些说明地球是在做_运动的。7、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 )A、气候变化 B、四季变化 C、昼夜交替 D、昼夜长短变化8、市某校天文小组正午时观测太阳,此时人影位于人的( )A、正南方B、正北方C、正西方D、正东方9、一天中教学大楼影子最短的时候是( )A、早上8:00 B、正午12:00C、下午18:00D、无法判断10、下列不属于时间计量单位的是( )A、日B、月C、秒D、光年11、日是以地球的_运动为基准的_计量单位;1日_小时_秒。12、你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计时仪器吗?_。13、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人们看到太阳连续两次位于正南位置的时间间隔大约是_小时,这说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小时。1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中杰出的代表有_、_、_、_等。15、正午12点,小刚在北京家中给远在美国华盛顿出差的爸爸打了个电话,结果把爸爸从睡梦中叫醒了,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_。16、我国古籍尚书纬考灵曜中说:“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音有,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_。17、假如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请你想象一下可能会产生什么现象?_ _。18、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是( )A、地轴B、北极星C、太阳D、赤道19、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公转的轨道是一个_;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称为地球_,长度为_日。20、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地球自转轴与公转的轨道平面总保持_的夹角,地轴倾斜角度不变;而且北极总是指向_附近。21、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定义为( )A、日B、年C、月D、秒22、公历的制定依据是地球的_运动。在公历中,1年_日,每隔_年设置一次闰年,1闰年_日。闰年多出一天日期是_月_日。23、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我国温带地区春夏秋冬的变化B、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C、星星每天的东升西落D、北京是正午时,纽约还是黑夜24、节气的应用非常广泛,节气的制订主要依据是( )A、月球绕地球公转情况B、地球绕地轴自转情况C、地球绕太阳公转情况D、月球绕轴自转情况25、节气是把_和_相结合的_方法;一年分为_节气。26、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以二十四节气的_ 、_ 、_ 、_为起点,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27、将下列节气与相应的日期用线连接起来:A、春分 6月21日或22日B、夏至 3月20日或21日C、秋分12月21日或22日D、冬至 9月23日或24日28、你们家乡的所在地,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高度_(填“一样”或“不一样”),一年中_季太阳高度较_,竿影较长;_季太阳高度较_,竿影较短。29、从夏天到冬天,北京竿影长度如何变化?( )A、变长B、变短C、不变D、先变长后变短30、我国城市住宅楼群间隔距离,如果为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的正午都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根据( )的楼影来计算。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31、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 A、春分至秋分 B、秋分至次年春分C、冬至至次年夏至D、夏至至冬至32、图2-5中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时,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图2-533、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哪个季节白昼较长?白昼最长一天是什么日子?哪个季节白昼较短?白昼最短一天是什么日子?_。34、一年中的_日和_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35、考察南极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6、下列各地冬至日白天最长的是( )A、杭州 B、海口 C、北京 D、漠河37、宁波某校同学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38、上海的同学们放寒假的时候,澳大利亚悉尼的小朋友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9、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B、夏至日秋分日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40、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 A、3月21日B、6月22日C、国庆节 D、12月22日41、在我国的下列节日中,白昼最长的是( )A、儿童节B、元旦 C、圣诞节D、春节42、根据图2-6,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图2-6A、_,B、_,C、_,D、_,E、_。43、读图2-7,完成下列各问:(1)地球公转到A处时,时间是_月_日前后,这一天北京太阳高度最_,白昼最_,竿影最_。 (2)地球公转到D处时,时间是_月_日前后,这一天宁波昼夜长短情况是_。此时北半球是_季。 (3)图中_处南半球是冬季,B处北半球是_季(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D向C转动过程中,北京是由_季向_季过渡。昼夜长短变化是白天越来越_,黑夜越来越_。图2-744、上海的中学生明明跟随父母到海南三亚去旅游,善于观察的明明有一天中午突然发现他的影子没有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可是不久,他又发现中午时他的影子指向南了,而在上海的中午,他的影子总是指向北的,你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45、读地球绕日公转图2-8,完成下列要求:(1)按照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观看到的地球运动情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A处表示北半球的冬至日,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地球在A、B、C、D四个位置时的地轴和自转方向; (3)图中B、C、D三处的节气分别是B_、 C_ 、D_。 (4)地球自B位置到C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是_,移动的方向是_; (5)当地球自C位置到D位置过程中,你家乡所在地的白昼越来越_,黑夜越来越_。图2-84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圆环形的坑,称为_。47、月球的半径为_km,体积只是地球的_,质量只有地球的_。48、月球表面没有_、_,也没有_,昼夜温差_,是一个荒凉寂静的世界。49、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A、没有动物和植物B、没有空气C、没有水 D、到处都是环形山50、下列活动能在月球上进行的是( )A、听音乐 B、放风筝C、跳远D、游泳51、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雨水冲刷形成B、风的侵蚀作用C、陨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D、河流侵蚀而成52、月球表面比较阴暗部分是( )A、山脉 B、高原C、广阔的平原和低地D、月面的海洋53、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A、冰川B、矿产资源C、生命物质D、大气54、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是由于( )A、月球距离太阳较近B、月球的质量和体积较小C、月球上没有大气 D、月球对物体没有吸引力55、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A、月球上没有大气 B、月球的质量较小C、月球距离太阳白天较近夜晚较远 D、月球的体积较小56、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km。如果一艘宇宙飞船以12千米/秒的速度从地球飞到月球,则需要_小时。57、月球总是沿一个椭圆形轨道围绕_转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_;公转的周期是_日。58、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一致 B、月球上没有大气,声音无法传播C、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是海洋 D、月球自己会发光59、在地球上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B、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C、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D、月球上到处是环形山60、以_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叫做“月”。公历中,一年分_月,月的长短有_、_、_、_四种。61、月球相貌的变化叫做( )A、月食B、月相C、月蚀D、月像62、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相要经历_、_、_、_等一系列的变化。63、造成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本身_,要靠反射太阳光才能发亮,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由于_三者位置的不断变化,使人们看到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位也在变化。64、月相变化的周期是_天,称_月,我国民间传统沿用的农历就是以_为月的单位。65、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初七、初八下弦月B、望日新月C、朔日满月D、初七、初八上弦月66、春节、重阳节都是根据_历确定的节日,春节的月相是_,重阳节的月相是_。67、20xx年10月10日(农历九月十五)的月相应为( )A、满月B、新月C、上弦月D、下弦月68、以下关于月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地球阻挡了阳光而产生月相B、是农历月划分的依据C、农历的上半月,月球的亮面朝向东D、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本身的形状在变化69、当地球在日月之间,且位于日月中心的连线位置附近时,地球上所见的月相是( ) A、满月B、新月C、上弦月D、下弦月70、日食发生的时间是( )A、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B、农历每月出现一次C、每年的任何一天D、出现新月的月相时71、日食发生时的月相是( );月食发生时的月相是( )A、望B、上弦月C、朔D、下弦月72、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A、日月地B、日地月C、月日地D、地日月73、如图2-9所示:(1)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相应位置,中间为地球,当地球上的人看到日食现象时,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D、丁处 (2)20xx年7月10日(农历六月十一),这一天,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应位于图2-9中的( ) A、甲与乙之间 B、甲与丁之间C、乙与丙之间D、丙与丁之间 图2-974、将下列月相与相应的农历日期用线连接起来A、新月 农历初一B、上弦月 农历十五、十六C、下弦月 农历初七、初八D、满月 农历二十二、二十三75、_的天象叫日食, _的天象叫月食;日食的种类有_、_、_三种,月食的种类有_、_二种。76、下列有关日食与月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与月食可能发生在同一时间B、日食是太阳被地球遮掩的天象C、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时发生的天象D、月食是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天象77、将下列各项周期与相应的时间用线连接起来A、地球自转周期 27.3日B、地球公转周期 29.5日C、月球自转周期 1日D、月球公转周期 365.256日E、月相变化周期 365日78、根据有关月相形成的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在下面的空圆中(图2-9)画出相应的月相(用阴影来表示暗部); 新月满月上弦月下弦月(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用序号表示)_;(3)其中可能发生月食的是_,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_。图2-979、图2-10甲图是月球公转轨道图,乙图是各种月相示意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图2-10(1)请写出a、b、c、d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名称:a_,b_,c_,d_;(2)将乙图中的月相示意图与甲图中a、b、c、d处所示的月球相对应:_,_,_,_;(3)月球由a处出发,经过b、c、d然后又回到a处所需要的时间约为_天,也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_,称为_月;(4)a、b、c、d四处可能发生日食的是_处,可能发生月食的是_处。【探索与实验】课外实践1 竿影长度和方向的测量(1)实验的目的:通过测量直立的竿子在阳光照射下的影长和方向,使学生了解一天中太阳的视运动,以及太阳视运动方向和高度的变化规律。(2)实验器材:一根竿子、卷尺、指南针等。(3)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一块空地上垂直插立一根竿子。在晴朗又有太阳的日子,分别在上午8:00、中午12:00和下午16:00观察和测量这根竿子的影长。将观察结果填入下面表格中:次数观察时间竿影长度竿影方向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4)根据记录,想一想:上午竿影在_边,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该地的_边;正午竿影在_边,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该地的_方向;下午竿影在_边,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该地的_边;由此可见,一天中,太阳是从_到_地改变位置。一天中,竿影最短的是_时,竿影的长度和_有关,由此可见,一天中,太阳是在不断变化着_。如果不用立竿子,能否知道一天中太阳的视运动规律?_。你知道中国古代的记时仪器“日晷”是根据什么道理制成的? _。课外实践2 月相变化的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月相变化,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是造成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2)实验器材:一个点光源(灯泡)、一只排球、绳子、粉笔等。(3)实验步骤:到只有一个点光源(灯泡)的暗房,将光源固定在与实验者差不多高的墙上,这个光源代表太阳;在光源下的地上用粉笔和一根绳子画一个大圆,大圆代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甲实验者站立在大圆的中心,甲实验者代表地球;乙实验者手托一只排球(这只排球代表月球),先使甲实验者、排球与光源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排球处于中间位置,然后乙实验者一边沿大圆逆时针方向缓慢走动,一边用手逆时针方向转动排球,使乙实验者沿大圆刚走完一圈时,手中的排球也正好转动一圈,此时甲(地球)就可以看到排球(月球)被光源(太阳)照亮部分的形态变化(月相变化);甲和乙交换位置,再重复进行以上的实验,仔细观察球面被照亮部分的变化;观察记录:在下面空心球中(图2-11)用铅笔依此画出排球绕大圆中心转过450角时球面光亮部分的形状(黑暗部分的形状用阴影线来表示); 图2-11观测得到的各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与真实的月相变化相比较。试验一下,当排球在哪一个位置附近有可能发生日食?在哪一个位置附近有可能发生月食?_。(4)思考与讨论:实验者手持排球沿大圆逆时针方向缓慢走动,表示什么意思?用手逆时针方向转动排球表示什么意思?乙实验者沿大圆刚走完一圈时,为什么要使他手中的排球也正好转动一圈?观察当天月相,写出此时月相名称并画出相应形状,估计一下当天是农历什么日期?想一想,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怎样的位置,日食可能发生在哪一天?为什么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日食?想一想,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怎样的位置,时间一般在农历月的哪一天?为什么月食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课外实践3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如果要建造住宅,请你议论一下房屋的朝向怎样较为科学、合理。【科学撷萃】我国航天成就我国在航天领域有举世瞩目的成就。1964年7月19日,成功发射了一枚生物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从此我国进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1975年11月26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3天后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年以后,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6年2月1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风云1号。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我国的长征3号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取得了为国外发射卫星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启动。19xx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21日在内蒙古安然着陆,为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20xx年1月10日“神舟二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20xx年3月25日“神舟三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20xx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不久的将来把我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良好开端,展示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美好的未来。在20xx年以前,我们的宇宙飞船将有可能访问月球。2020年左右,我们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我们期待我国航天工业再接再厉,创造新的辉煌!张衡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市石桥镇夏村),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他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了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用水力推动)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在历史学方面,他也下过很大的功夫,对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提出过十几条修改意见。我国已故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为纪念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界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13亿年前地球每年有540多天 地球自形成47亿年来一直变化不停,准确了解其变化详情是国内外地学科研的热门话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矿研究所研究员朱士兴等人,最近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13亿年前地球每年有540多天,每年有13个月至14个月,每月为42天,每天约15小时。 地球是人类的栖身之所,了解其历史,预见其未来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揭开其神秘面纱,科学家从地球物理学、地理化学和天文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上世纪后半叶美国科学家发现古生物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变化的“生物时钟”,保留着地球演化史的众多信息。 叠层石被称为“会记忆的石头”,叠层石中的蓝藻化石保存着数十亿年前的生物、气候、地质、地理等极为珍贵的环境信息。我国科学家曾根据从河北庞家堡一带采集的叠层石发现,地球历史上曾有每月40多天的情况,可惜因化石资料的局限,再未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朱士兴是我国地学界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研究,对燕山古地层情况十分熟悉。他介绍说,燕山古地质中的叠层石形成于25亿年到13亿年前,当时位于南纬3.8度,后随地球板块长期漂移,1亿年前漂移定居在现在位置。世界公认天津县燕山段的叠层石发育最好、保存最完整、信息资料最丰富,其中蓝藻化石保存厚度达3336米,成为今天研究认识地球演化史的宝贵资料。 朱士兴告诉记者,从19xx年以来他们幸运地从县燕山山体中采到富含蓝藻的叠层石500多块,从中筛选出典型标本60多块,制成20xx多个超薄化石切片。在放大400多倍的显微镜下,清晰地看到蓝藻昼夜不同的生长情况:白天受太阳光照,垂直生长,生长层厚,颜色透明,夜晚日光消失,呈水平状生长,生长层薄,颜色灰暗。一明一暗的生长节理构成一个完整的昼夜生长层,十分清楚。他们把这些情况拍成了170多幅显微照片,成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朱士兴他们取得这些宝贵资料后。借助高新科技手段,利用地磁学、岩石学、古气候学、古温度学等知识进行综合深入研究,发现蓝藻化石有3个节律:日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用种不同节律表现的时间,对日-地-月进行整体测算,结果时间都完全一致,正如地学科学家说的“千年的石头会讲话”。这样他们根据化石记录的信息,研究确定出当时地球每年有546天至588天,每年有13个月至14个月,每月为42天,每天为14.91小时至16.05个小时。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果农有“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的谚语。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农民有“白露白迷迷,秋分稻头齐”的说法。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第二章 昼夜与四季1、地轴 自西向东 2、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昼夜交替 3、不发光 不透明 白天 黑夜 4、B 5、A 6、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7、C 8、B 9、B 10、D 11、自转 时间 1440 86400 12、略 13、24 24 14、张衡 祖冲之 一行 郭守敬 15、地球本身不发光 不透明 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 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故北京是正午时 华盛顿还是黑夜 16、略 17、日月星辰西升东落 地球上较西的地方比较东的地方先看到日出等18、C 19、自西向东 接近于圆形的椭圆 公转周期 365.256 20、66.5 北极星 21、B 22、公转 365 四 366 2 29 23、A 724、C 25、季节 农业生产时序 计时 二十四 26、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27、A B C D 28、略 29、A 30、D 31、D A 32、C 33、略 34、春分 秋分 35、D 36、B 37、B 38、B 39、B 40、B 41、A 42、A地球公转 B赤道平面 C太阳直射点 D昼夜长短 E太阳高度(D E可互换) 43、1)12 21或22 小 短 长 2)3 20或21 昼夜等长 春 3)C 秋 4)春 夏 长 短44、海南三亚会有太阳光直射现象,所以在适当的时刻明明会看不见自己的影子;不久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往北移,影子就指向南了,而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上海的南方,故在上海的中午影子总指向北 45、1)略 2)略 3)B春分 C夏至 D秋分 4)北半球 向北移动 5)略46、卫星 环形山 47、1738 2% 1/81 49、大气 水 生命 大 50、D 51、C 52、C 53、C 54、B 55、B 56、A 57、384400 8.9 58、地球 自西向东 27.3 59、B 60、B 61、月球绕地球公转 12 28日 29日 30日 31日 62、B 63、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64、不发光 日地月 65、29.5 朔望 月相变化的周期(朔望月) 66、D 40 /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