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2081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县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 县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工作总结 县,素有“金庐陵”、“江南望郡”美誉。在这里,奔涌过“十万工农下”的钢铁洪流,诞生了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因“将军县”而闻名。 然而,与大多数革命老区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一样,以农业为主的县一度难以摆脱工业滞后、城乡失衡的困局。20xx年,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 20xx年,县三次产业结构仍为39.6:29.3:31.1,按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来看,仍处于前工业社会阶段。 工业发展的滞后,兼之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使得县难于跨城乡经济鸿沟,乡村人口一度占县域人口80%以上,城乡统筹之路尤显艰难。 但县坚信,统筹城乡发展,一定要走在全国贫困县前列。正如县县长所说:“作为革命老区和全国贫困县,不能坐等国家支援,自力更生让自身具有造血功能,统筹城乡发展才有更多的主动权。”近年来,县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从解决“三农”入手,缩小城乡“二元”经济鸿沟,推动城乡“一体化”。 数字的变化体现了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可喜成绩: 20xx年,县的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20xx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7:43.3:29;20xx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2:47.5:27.3。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56.05元,增长8.19%。 荣誉的获得见证了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丰硕果实: 近年来,县获得全国文明县、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进县、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全省七项考评综合先进县、全省工业园区先进奖、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先进县等荣誉。 在当前城乡大流动、大开放、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县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以特兴农”,在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以工哺农建设两个工业园区,做强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的壮大,既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又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直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体制,阻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统筹城乡发展做起。 统筹城乡发展要找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在哪里?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突破口在工业。县长杨丹认为,只有工业发展了,经济壮大了,才能真正有实力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要发展,前提是要搭建和完善园区平台。 自20xx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经过8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园区已由原来不足1平方公里的乡镇工业小区发展成近8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 20xx年底,县及时开辟了12平方公里的凤凰园区。近三年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4.5亿元,目前,凤凰园区一期5800亩用地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全部到位,二期5000亩征地即将完成;县城工业园区公交、保洁等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一个中部内地县打造两家高规格、高起点的工业园区,堪称中部雄心!于是人们欣喜地看到:协讯电子、忆声电子、浩汉电子、华忆科技、先歌国际音响等一大批大型企业争先落户。食品加工业燕京啤酒、娃哈哈集团两个全国食品行业“巨头”也被吸引过来。这些商界“航母”纷纷瞄准、率先抢滩。 20xx年的4月3日,尤其值得载入县乃至全市工业发展史册。 这一天,由世界500强企业台湾华硕投资30亿元的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在县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这也是全市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世界500强缘何“花落县”?可以说,县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成就了世界500强的落户。 县地理交通区位优越,业已形成了一个机场,一条水道,两条铁路,三条高速,构架为辐射珠三角、长三角、海峡两岸经济区的8小时经济圈,是连接北京、西南、华中、福建、广东、长三角、港澳地区的天然纽带,区位优势凸显。 县创业服务环境良好,为承接沿海地区电子产业转移的企业落户提供良好平台。劳动力成本、水电成本均是沿海地区的2/3。贴心服务客商的阳光政府,诚信务实、高效可靠的办事效率,让客商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这些是吸引客商落户的“法宝”。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吸引下,如今县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林化医药、冶金建材为主的“四大工业支柱产业”。 实践证明: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工业化,以工业的振兴实现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0.02亿元,连续6年保持15%以 上增幅,三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总收入完成6.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9亿元,两年翻了近一番。园区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今年1-8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19818万元,同比增长89.2%;主营业务收入412366万元,同比增长87.5%;工业上缴税金20247万元,同比增长78.9%;工业增加值124960万元,同比增长76.0%;新增就业1493人,同比增长215%。20xx年4月,园区被评为江西省“民营科技园”。 县工业的壮大,既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又为“以工哺农”提供了可能。 工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机会。 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占到全县人口的1/3。县工业园区从业人员近3万人。其中,电子项目解决用工近2万人,如协讯电子从20xx年3月26日正式落户投产,20xx年用工达到1400人;20xx年达到3500人;20xx年达到近6000人。 工业的发展给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扶持。 县逐年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奖补扶持力度,20xx年,县财政列支100万元,对横江葡萄、肉牛、肉鸡、生猪四大农业产业进行奖补;20xx年,县财政列支的农业产业化资金达200万元,20xx年达400万元,20xx年达500万元。 以城带乡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规划,在改善城镇面貌同时不忘农村建设。经营城市与建设农村两轮驱动,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推动,两者并行不悖。 在初步实现由农业向工业的跨越同时,县不忘提升城市化水平。 县紧紧围绕把县城建设成“井冈山旅游的前沿地、市休闲的后花园”的目标,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0xx年至20xx年,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xx年的5.5平方公里扩展到近10平方公里,共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98万平方米,新增园林绿地30.6万平方米,大道、君山大道、建设大道、赣江大道、富川路、庐陵文化广场、龙湖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城市框架全面拉开;20xx年,县将军公园于8月1日隆重开园,影剧院竣工使用;20xx年,庐陵体育中心、庐陵生态公园、城市展示馆等工程全面完工;如今,走进县县城,设计新颖、文化韵味浓郁的广场,集秀水、幽径、凉亭、垂柳等美景于一体的公园,给人置身山水园林的感觉。 县的城市建设,春华必然秋实:先后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县城。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县将商贸流通和服务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县城启动了汽车城、城关市场扩改、白云路休闲娱乐一条街建设;大力培育了五金、建材、灯具等各类专业市场。 从城乡一体发展的格局来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 县长杨丹认为,要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规划向农村延伸,才可能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 20xx年,县不惜重金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杭州园林设计院等一批全国、全省知名设计单位,做了县城乡统筹规划。 规划对县的19个乡镇集镇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布局:敦厚镇,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医药、食品、电子、商贸服务业为主的市二、三产业转移和人口扩散基地;凤凰镇,以城郊休闲度假和电子、食品为主的县东部工业型城镇,是县的第二产业基地;永和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旅游业为特色的县东部旅游型城镇;横江镇,农贸型城镇;永阳镇,商贸城;油田镇,矿产工业镇。 按此规划,县逐步形成环绕县城、依托市区、多点对接、众星拱月的小城镇建设格局。 把农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绿化美化、生活便利”的新社区,是县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充分享受发展实惠的着力点。 20xx年,全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200万元,新农村建设点自来水入户率达80%,卫生厕、沼气、有线电视普及率分别达60%、60%和72%;20xx年,全县实施了125个新农村建设点和3个新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建成9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00个电气化村,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如今的县农村,村民们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自来水、上的是卫生厕、烧的是清洁气,农闲时可以在村休闲广场听听音乐,到村文化书屋看看书,生活变得越来越“城市化”。 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被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部委誉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以特兴农致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形成农业五大特色产业,扶持相关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发展,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和谐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势必对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 而县人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大多不到一亩。 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县以发展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抓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积极培植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0xx年,县共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推进“一村一品”的建设,各乡镇培植壮大了一批区域特色强、产值高、增效显的产业。 如今,该县“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形势喜人,共形成373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全县在重点扶持做大横江葡萄、肉鸡、生猪、肉牛、松脂五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基 础上,培植发展了40个适合当地发展的区域特色产业。 20xx年,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达1.7万余亩,横江葡萄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a级标准”,全年肉鸡出笼量突破1500万羽,肉牛饲养量达20万头; 20xx年,横江葡萄种植面积1.8万余亩,肉鸡出笼量累计达到20xx万羽,新培植5个杂交母牛示范村,肉牛累计出栏8.9万余头; 今年上半年,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出笼肉鸡1344万羽,出栏生猪30.9万头,出栏肉牛4.96万头; 如今,永和、敦厚两镇的无公害蔬菜,横江镇的葡萄,凤凰镇的肉鸡,固江镇、登龙乡的肉牛等一大批农产品走上产业化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县五大特色农业产业,覆盖了该县所有扶贫乡镇和70%的在册贫困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柱。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小农市场和大市场的矛盾。传统农业的“小舢板”组织形式无法适应大市场的风浪,需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等各种现代的生产流通组织形式。 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县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县做大温氏、正邦、锅丰米业等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完善横江葡萄、敦厚养猪等专业合作社,全县农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今年上半年,县合作社累计发展社员6000余人,带动农户3万余户,建立基地近6万亩。 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但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且在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温氏禽畜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快速发展肉鸡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县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在县百姓中,可谓耳熟能详:1999年,横江葡萄试种成功;20xx年,横江葡萄协会成立;20xx年,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 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展包括服务体系、市场体系和品牌体系在内的一系列标准化体系建设,从而把横江葡萄的品牌打造成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 如今,农户种1亩葡萄纯收入达7000余元,真正实现“一亩葡萄十亩稻”。 历经十年,横江葡萄已发展成为县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县也从中探索出一条做大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之路。 党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理念,置于首位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县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以产业促农增收,缩短“二元”经济鸿沟,统筹城乡发展提速“一体化”的进程,成为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生动例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