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94415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7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第1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全国卷年年都有有关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试题,主要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词语。题型有三种:一是判断加点成语使用是否恰当,2013年、2016年和2017年全国卷都是这种题型;二是句中成语空出,且空出的成语都是近义成语,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组,2014年和2015年全国卷就是这种题型;三是结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考查辨析词语,既涉及实词又涉及虚词,这是2016年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其中,成语试题设置的错误项一般为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不分、不合语境、谦敬错位等。,-4-,1,2,3,4,1.(2017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5-,1,2,3,4,A. B. C. D.,答案,解析,-6-,1,2,3,4,2.(2016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7-,1,2,3,4,A. B. C. D.,答案,解析,-8-,1,2,3,4,3.(2016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9-,1,2,3,4,A. B. C. D.,答案,解析,-10-,1,2,3,4,4.(2015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2)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3)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11-,1,2,3,4,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答案,解析,-12-,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热点突破 典例1(2016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命题热点三,-13-,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A. B. C. D.,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14-,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怎样得满分 1.观关键字词,戒望文生义 高考命题者往往从字面义与成语本义是否等同角度设题。考生易误判误解。如将“瓜田李下”误认为田园生活。 2.观适用对象,戒错位失当 许多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指向性,比如“豆蔻年华”专指女孩十三四岁的年纪,“风姿绰约”专指女子,“方寸之地”指心,超出特定指向范围就有可能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3.体察细微,戒似是而非 有些成语在字面上比较接近,但是意义大相径庭,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考生稍不留神,就会有“妄解”之嫌。如“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命题热点三,-15-,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4.紧扣语境,戒疏忽大意 辨析成语难,纠结处就在体察语境难,难在体察不准词语语境的情感基调,望文生义;难在审视不准成语的语境,造成不合语境。 5.找出矛盾,戒不合逻辑 某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不存在语法错误,但从逻辑层面经不起推敲,其主要表现是前后矛盾。 6.揣摩情味,戒褒贬失当 成语是有感情色彩的,这是人们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约定俗成的。使用时应根据语言环境,选择色彩协调的成语。 7.代入验证,戒一词多义 有些成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不同意义的感情色彩也相反,对这类成语,要查阅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命题热点三,-16-,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8.准确全面,戒以偏概全 某些成语的局部意义,常常被误认为是成语的整体意义,导致某些同学误选、误解、误判。如“巧舌如簧”,误认为只有“很会说话”的局部意义。 9.剖析结构,戒搭配不当 成语有自己的结构与词性,如果不解成语结构,不辨成语词性,运用时便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 10.分清主客,戒谦敬失当 一些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它们特定的使用条件,尤其是它们适用的对象之间的种种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主客颠倒、关系混乱的错误。,命题热点三,-17-,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对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命题热点三,-18-,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A. B. C. D.,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19-,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命题热点三,-20-,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A. B. C. D.,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21-,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22-,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近义成语辨析 热点突破 典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小张被提拔为部门领导三个月以来,凡事 ,消瘦了不少。 (2)面对肆虐的大火,消防队长 ,冲进火中去营救被困的人们。 (3)作为班长,你应该 ,不能在这么点小事上犯错误。 A.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B.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C.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D.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23-,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怎样得满分 找出近义成语的区别,采用“代入法”结合语境辨析,运用排除法确认。 成语辨析七大类型举例 1.根据成语意义侧重点的不同辨析 (1)称心如意 心满意足 两者都有如愿以偿,十分满意的意思。前者侧重于“称心”,它可以直接用作“人”或“事”的定语;后者侧重于“满意”,一般不能直接用作“人”或“事”的定语,如“那是她称心如意的郎君”不能说成“那是她心满意足的郎君”。 (2)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两者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能变通。,命题热点三,-24-,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3)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 两者都有没有完成的意思。前者侧重于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于“浅”,没有深入。 (4)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两者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前者侧重于下意识,以及因环境的影响而不能自控;后者侧重于因感情而不能自控。 (5)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两者都可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前者侧重于满眼都是;后者侧重于看不过来,来不及一一欣赏。 (6)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 两者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侧重于对钱财的轻视,后者侧重于一次花钱之多。 (7)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 两者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指每一次的情况愈发不如前次好,比喻一直在走下坡路,越变越坏;后者指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命题热点三,-25-,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8)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 两者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前者侧重于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侧重于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9)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三者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抱残守缺”侧重于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侧重于不求进步,“墨守成规”侧重于机械地按规矩办事。 (10)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两者都有凭空捏造的意思。前者侧重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侧重于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11)兼收并蓄 兼容并包 前者侧重于“蓄”,有储蓄保存的意思,指把各种内容的东西都加以吸收并保存起来。后者侧重于“包”,有包含、容纳之意,指把有关的各方面都包含容纳在内。,命题热点三,-26-,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12)坚如磐石 稳如泰山 前者侧重于“坚”,有坚固、坚强的意思,多形容建筑物等的坚固不可动摇,也比喻集团、国家无比坚强,不可战胜;后者侧重于“稳”,即稳定、稳固的意思,多形容高大建筑物的稳固不易摧毁,也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镇定、从容不迫。 2.根据成语感情色彩的不同辨析 (1)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两者都可以用来形容说话很多。前者是褒义词,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后者是贬义词,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2)煞费苦心 挖空心思 两者都有用尽心思的意思。前者是中性词,可以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也可以指在好事上用尽心思;后者是贬义词,多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命题热点三,-27-,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3)洁身自好 明哲保身 两者都指怕招惹是非。前者用作褒义时,侧重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作贬义时,多指怕惹是非。后者用作褒义时,侧重指处世待人,十分明智;用作贬义时,多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 (4)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两者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前者侧重于显示特点,中性;后者侧重于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5)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两者都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前者指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6)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两者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前者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命题热点三,-28-,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7)面目一新 面目全非 两者都有面目改变的意思。前者指呈现崭新的面貌,形容彻底改变原来的模样,褒义词;后者指面貌完全改变,形容变动极大,贬义词。 (8)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 两者都有用尽心思,费尽心血的意思。前者多指在不好的事情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多用作贬义;后者多指为好的事业费神劳心,鞠躬尽瘁,多用作褒义。 (9)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 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10)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两者都有失败了重新来的意思。“重整旗鼓”含褒义;“卷土重来”本是中性词,现多用于贬义。“重整旗鼓”只用于人,包括团体、组织等;“卷土重来”多用于人,偶尔也用于物。,命题热点三,-29-,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3.根据成语范围大小的不同辨析 (1)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 两者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语意范围广,可用于一切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侧重于对景物的留恋。 (2)汗牛充栋 数不胜数 两者都可以形容事物多。前者只能形容书籍很多,范围小;后者可以泛指任何事物的数量多,范围大。 (3)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 两者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的意思。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范围小;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4)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 两者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仅可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命题热点三,-30-,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5)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 两者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后者广得多;后者侧重于合乎道理,语意重,色彩庄重,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6)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 两者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前者侧重于“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侧重于“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7)手不释卷 爱不释手 两者都有舍不得放下的意思。前者仅用于对书的喜爱,后者所指范围广。 (8)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两者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前者只用来形容花;后者不但可以用来形容花,还可以用来比喻事业繁荣兴旺,事物丰富多彩。,命题热点三,-31-,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4.根据成语适用对象的不同辨析 (1)不可思议 不堪设想 两者都有不能想象的意思。前者适用于奇妙的事物及深奥而又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后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后果。 (2)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两者都有两种东西混在一起,难以分辨的意思。前者适用的对象是人,指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后者适用的对象是物,指用假的事物冒充真的事物。 (3)步履维艰 寸步难行 两者都可指行走困难。前者多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后者常比喻处境困难。 (4)光明磊落 光明正大 两者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前者侧重于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荡;后者侧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命题热点三,-32-,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5)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 平易近人 三者都可形容态度温和。“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都有使人容易接近或亲近的意思,多用于领导或长辈。“和颜悦色”强调态度和蔼,不限于长辈。形容温和时,“和颜悦色”侧重于脸部表情;“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侧重于态度、作风或表示人的性格特点。 (6)记忆犹新 念念不忘 历历在目 三者都有记得清楚,没有忘记的意思。“记忆犹新”重在记忆保持不变,它所记忆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所“不忘”的可以是过去的事,也可以是目标、理想等,它既能以事为对象,也能以人为对象。“历历在目”重在情景清晰重现,它所“在目”的,都是过去的事,既能以事为对象,也能以人为对象。 (7)出神入化 炉火纯青 两者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命题热点三,-33-,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8)大吹大擂 自吹自擂 两者都有吹嘘的意思。前者吹嘘的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后者仅指自己。 (9)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两者都形容气势宏伟盛大。前者着眼于“气势”,多形容气势雄伟,经常用来形容山、水的雄伟气势,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形容气魄宏大,用来形容人,包括人的气概、人的声音等,不能用来形容山、河的气势。 5.根据成语意义轻重的不同辨析 (1)自以为是 自命不凡 两者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前者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指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 惨绝人寰 两者都形容狠毒残酷。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语意较重。,命题热点三,-34-,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3)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 两者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含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4)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三者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另外两个成语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意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5)魂不守舍 失魂落魄 两者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意较重。 (6)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 三者都表示荒唐、不可信的意思。“荒诞不经”指不真实,不近情理;“荒诞无稽”指毫无根据,无法考查;“荒谬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语意最重。,命题热点三,-35-,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7)爱财如命 一毛不拔 两者都形容极其吝啬。前者侧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侧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8)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两者都含有自己不劳动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的意思。前者语意轻,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过劝导加以纠正的;后者常用于剥削思想严重的人,语意重,其思想和行为是应当批判的。 (9)改是为非 指鹿为马 两者都有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意思。前者指把对的说成错的,语意较轻;后者指颠倒黑白、倚仗权势作威作福,语意比前者重得多。 (10)目空一切 旁若无人 不可一世 三者都形容态度傲慢,狂妄自大。三者语意轻重不同,“不可一世”程度最重,“目空一切”次之,“旁若无人”又次之;感情色彩不同,“不可一世”“目空一切”是贬义词,“旁若无人”是中性词。,命题热点三,-36-,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11)痴心妄想 胡思乱想 两者都有“想、想法”的意思。前者有痴心、狂妄的意思,所指的思想活动往往是连续的、顽固的,它可以有专注的目标,其贬义色彩浓于“胡思乱想”;后者有“随意、胡乱想”的意思,所指的思想活动往往是间歇的、短暂的,而且没有专注的目标,其贬义色彩不如“痴心妄想”浓烈。 (12)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两者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脱胎换骨”多用来比喻立场、观点的彻底改造,语意较重;“洗心革面”多用来比喻彻底悔改错误的言行,语意较前者轻。 6.根据成语语体色彩的不同辨析 (1)集腋成裘 积少成多 两者都有一点一滴地积累的意思。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语。 (2)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 两者都有进也艰难、退也艰难的意思。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语。,命题热点三,-37-,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3)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两者都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用于书面语;后者侧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4)浑浑噩噩 糊里糊涂 两者都指糊涂无知,都是形容词。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语。 (5)深恶痛绝 咬牙切齿 两者都指厌恶、愤恨到了极点。前者侧重于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书面语;后者侧重于指痛恨的表情,口语。 (6)发号施令 颐指气使 两者都含有指挥别人的意思。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仅用于书面语。,命题热点三,-38-,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7.根据成语语法结构的不同辨析 (1)一语道破 一语破的 两者都有说话简短而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的意思。前者偏重于指说出不为人知的事,可以带宾语;后者则偏重于指目标准确,不能带宾语。 (2)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两者都可以形容精神很集中,注意力不分散。前者可以用在“在上”“于”前面,后者没有这种用法。 (3)铜墙铁壁 固若金汤 两者都能形容十分坚固,不可摧毁。前者多用作宾语,也可用作主语,如“军民携手共建一道抗击侵略者的铜墙铁壁”;后者多用作谓语、定语。,命题热点三,-39-,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对点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手工业生产图册一册12幅,描绘打菜刀、做木门、编凉席、做布鞋等各类手工业从业者,每一幅均 地勾勒他们赖以谋生的工作和生产、交易的情景。 (2)郁达夫皋亭山:“凡此种种,以及香灰疗病、娘娘托梦等最近的奇迹,他们都说得 。” (3)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形态各异, 。 A.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B.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C.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D.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40-,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面对棘手的问题,是派富有工作经验但魄力略显不足的老王去调解呢,还是让敢于担当但经验不足的小张去处理?张部长一时有些 。 (2)面对失控的中国楼市,如果我们 ,不能及时通过有力的政策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那将是很危险的。 (3)当改革进入到必须触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阶段时,什么困难都可能遇到,这时候需要的是勇往直前、敢打敢拼的精神,决不能犹豫彷徨, 。,命题热点三,-41-,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A.瞻前顾后 举棋不定 优柔寡断 B.举棋不定 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C.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 D.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 瞻前顾后,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42-,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文天祥三次罢官回归故里,在寄意泉林山水、啸傲风云之际,写下了一批寄情山水的诗章,以清高隐逸之情,寓 之志。 (2)读水浒传可以感受到梁山好汉 的英雄气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3)各族干部群众坚决支持对暴恐分子进行严厉打击,大家要 、众志成城,用雷霆铁拳粉碎暴恐分子的罪恶阴谋。 A.愤世嫉俗 同仇敌忾 疾恶如仇 B.疾恶如仇 同仇敌忾 愤世嫉俗 C.愤世嫉俗 疾恶如仇 同仇敌忾 D.同仇敌忾 愤世嫉俗 疾恶如仇,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43-,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实词、虚词) 热点突破 典例3(2016全国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 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屏弃功利性 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 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 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 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44-,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45-,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怎样得满分 综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内在逻辑关系及相关提示,锁定关联词语;借助关联词语的搭配,有效利用排除法,把词语填入文段,看整段文字语意是否连贯。 1.辨清语法关系 即搞清楚虚词所表达的概念之间、上下句之间的关系。如,“纵然”与“既然”,前者表示假设关系,后者表示先提出前提,然后加以推论,与“就”“也”“还”搭配。,-46-,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2.搞清对象、场合、范围 如,“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来说,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的意味,只能用“对”;“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47-,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3.关联词配套理解 从词语搭配看,关联词往往成套使用,固定搭配。如,表并列的“不是而是、是不是、既又”;表选择的“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表递进的“不但而且、尚且何况”;表转折的“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表条件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不管总是”;表假设的“如果那么”;表让步的“即使也”;表因果的“因为所以、既然就”。,-48-,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4.辨析语气,明确语气所属 从语气的角度辨析,主要指语气助词、副词。“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 5.借助关联词特点,聚焦关联词位置 关联词有固定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个分句,如“由于”,有的则只能用于后一个分句,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同时,要注意主语前后关联词的位置,前后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之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之前。 6.注意虚词前后的语法单位 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比如,“又又”通常来连接并列的词语,而“既又”一般来连接并列的句子。,-49-,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7.关注引出主客体的虚词位置 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词,如“经过、经”“对、对于”等是用来引出对象主体还是客体,则极易导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 8.重视虚词词性特点 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像“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同时,要注意在语境中辨析其词性,如“忽然(副词)”与“突然(形容词)”、“必须(副词)”与“必需(动词)”、“未免(副词)”与“难免(形容词)”等。,-50-,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对点训练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 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 没有性格相同的人, 性格相近的人。 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 性格的构成是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答案,解析,-51-,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 下定穿越鳌山登太白山的决心。 两天前,我在途中崴了脚, 像一辆瘪了胎的车, 滞留在猎人的木屋。驴友们把我托付给他时,说他们两天后会从大爷海返回, 接我下山,让我安心休养。我的脚踝肿得厉害, 猎人宽慰我说,等同伴回转来,我跑得会像山上的麋鹿一样快。,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