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23250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湿地范畴的是()A.沼泽B.长江、黄河C.青海湖D.大陆架海域2.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湿地号称“地球之肾”,是由于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且服务价值较高 B.湿地号称“天然水库”,是因为湿地就是水库,它包括天然湖泊、人工湖泊 C.湿地能为人类提供水源,但是不能发展航运 D.湿地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它能降解污染物,故人类可以向湿地中大量排放废物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释放氧气、发展航运等生态环境效益 B.中国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其他地区分布很少 C.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2 D.青藏高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作用4.下列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是() A.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其中 B.环境污染,造成人流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 C.实施保护湿地的一系列国家政策 D.以上说法都不对5.下列关于湿地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可以任意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B.目前,湿地破坏相当严重,因此人类要保护湿地不能再利用湿地 C. 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等6国在伊拉克共同签署了湿地公约,以通过国际合作,保持重要的湿地系统 D.湿地的保护已经从现状维持到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湿地6.有关东北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 B.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C.东北地区的湿地应全部开垦为耕地,充分加以利用 D.人类要有计划地保护湿地7.沼泽是重要的湿地,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沼泽区在()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D.柴达木盆地8.下列对世界湿地公约和世界湿地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湿地公约是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签署的一个非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 B.湿地公约是为了保护水禽而制定的全球性公约 C. xx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多样性蕴含着财富,别失去它!” D.制定湿地公约的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保护湿地系统,特别是作为水禽主要栖息地的湿地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911题。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9.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纳木错滩涂黄河渤海水稻田察尔汗盐湖 A.B.C.D.10.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过高 C.当前市场上粮食过剩,粮食价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11.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量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被改建为鱼塘,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下图是世界的两处重要湿地。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 青海湖咸海洞庭湖都阳湖 A.B.C.D.13.造成两处湿地面积都在缩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根据材料,回答1416题。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14.拉鲁湿地所在的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 煤石油太阳能水能地热能 AB.C.D.15.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地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B.C.D.16.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阅读下图和材料,回答1720题。 材料黑龙江省904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最近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该省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 000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4 490平方千米。17.图中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 180千米B. 280千米C. 380千米D. 480千米18.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人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D.排水19.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场20.湿地在维持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是() 保持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东北大规模开发湿地,有利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湿地在维持水平衡方面有强大的功能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强大的功能 A.B.C.D.二、综合题 21.读下列材料和黄河源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黄河源头三年跨年度断流 据玛多县水文站观侧:1997年1月3日,玛多县附近黄河干流出现首次断流;1998年10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断流持续近8个月。其后,黄河源区连续两年出现黄河干流跨年度长时间断流。xx年5月,鄂陵湖出口的流量仅0.001秒,鄂陵湖至玛多县,断流干河床长达8千米。xx年河源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飞976年减少2 748. 53平方千米。 xxxx年,河源区原有的6 000多个湖泊,干涸了约一半,仅xx年夏 季,玛多县境内就有800多个湖泊干涸。同时,地下含水层变薄,水循环模式改变,对地表水的调蓄功能降低。 黄河源区图:(1)黄河源区光照资源丰富,但终年积雪,其主要原因是_和_。(2)引起图中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什么?自然原因:_。人为原因:_。(3)要改变图示这种现象,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 _。(4)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 _。(5)黄河之害在于“少水多沙”。xx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了第二次调水调沙实验,并获成功。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人“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6)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少水多沙”问题的是()A.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B.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C.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D.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7)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的严重问题是_。(8)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参考答案一、1.D 2.A 3.D 4.B 5.D 6.C 7.B 8. D 9.D 10.D 11.B 12.B13.D 14.D 15.C 16.D 17.B 18.D 19.C 20.B二、21.(1)地势高气温低(2)大气增温,蒸发加剧过度放牧,垦荒以及淘金、施工、乱捕益兽,鼠害猖獗,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3)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人口盲目流动,严禁破坏性开发以及滥捕滥猎(4)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中上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大水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5) AB (6) ABD (7)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8)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