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22609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目标要求1.理解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质。2.学会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一、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实验原理(1)通过卤代烃的_或_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2)AgNO3溶液与卤素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_。(3)根据沉淀颜色可确定卤素种类。 2实验步骤_。二、卤代烃反应类型的证明1实验原理通过检验乙烯是否存在证明其反应类型。2实验装置如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A中除加入反应混合物外,还应加入_,其目的是_。(2)若C中的溶液褪色,则可证明A中发生了消去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H2BrNaOH_或CH3CH2BrCH2=CH2HBr。知识点1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A取氯代烃少许,加入AgNO3溶液B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C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D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2某学生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浅黄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A加热时间太短B不应冷却后再加AgNO3溶液C加入AgNO3溶液前未用稀HNO3酸化D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Br知识点2卤代烃反应类型的证明3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实验操作:在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 NaOH溶液和5 mL 溴乙烷,振荡。实验操作: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试管口安装一长导管的作用是_。(2)观察到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_,检验的方法是_(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练基础落实1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B溴乙烷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C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可生成乙醇D溴乙烷通常用溴与乙烷直接反应来制取2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下列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冷却;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A BC D3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B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C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4有机物分子CH3CH=CHCl能发生的反应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使溴水褪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聚合反应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B只有不能发生C只有不能发生 D只有不能发生练方法技巧有机物中卤素原子的引入和消去5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水解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6.根据下面的有机物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B:_,C:_。(2)各步反应类型:_,_,_,_,_。(3)AB的反应试剂及条件:_。练综合拓展7烯烃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下列途径进行反应:已知:D的结构简式是,F1和F2、G1和G2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1)A的结构简式是_。(2)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3)G1的结构简式是_。8某液态卤代烃RX(R是烷基,X是卤素原子)的密度a g/cm3,该卤代烃可以与稀碱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方案如下:准确量取该卤代烃b mL,放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冷却溶液,加稀硝酸酸化,滴加过量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固体c 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2)步骤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_离子。(3)该卤代烃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_,判断的依据是_。(4)该卤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列出计算式)。(5)如果在步骤中,加HNO3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中测得的c徝_。A偏大B偏小C不变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知识清单一、1.(1)水解反应消去反应(2)AgX=AgX2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加入AgNO3溶液二、2.(1)沸石防止暴沸(2)CH2=CH2NaBrH2O对点训练1C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氯元素时,由于卤代烃中的氯元素并非游离态的Cl,故应加入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并加热,先使卤代烃水解或发生消去反应,产生Cl,然后加入稀HNO3酸化,再加AgNO3,根据产生白色沉淀确定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先加HNO3酸化,是为了防止NaOH与AgNO3反应生成AgOH,再转化为Ag2O黑色沉淀干扰检验。2C3(1)使试管受热均匀溴乙烷沸点低,减少溴乙烷的损失(冷凝回流)(2)试管内溶液静置后不分层(3)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4) 生成的气体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盛有水的试管,再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直接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由于溴乙烷沸点较低,易挥发,故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由于溴乙烷不溶于水,可利用溶液是否分层来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可利用是否生成乙烯来判断其反应类型。课后作业1B溴乙烷中的溴以原子形式存在,不能与AgNO3反应,A项错误;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反应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溴与乙烷反应产物不惟一,应选用乙烯与HBr加成。2B3B本题考查了卤代烃RCH2CH2X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时断键的位置。发生水解反应时,只断CX键,发生消去反应时,要断CX键和碳原子上的CH键(即)。4C从结构上看有,有Cl,有H,再考虑到Cl的位有H原子,所以得答案C。5B由题意,要制取1,2丙二醇,需先使2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制得丙烯:;再由丙烯与Br2加成生成1,2二溴丙烷:,最后由1,2二溴丙烷水解得产物1,2丙二醇:CH3CHBrCH2BrCH32NaOHCH3CHOHCH2OH2NaBr。6(1) (2)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3)NaOH的醇溶液、加热解析在一系列的反应中,有机物保持了六元环状结构,但苯环变成了环己烷环。反复的“消去”、“加成”可在环己烷环上增加氯原子,且氯原子能定位、定数。解析以D为切入点推知A,再由A推断B和C,推断C时将BC和AC两条线结合起来分析,可确定C为B的一溴代物;D与NaOH醇溶液共热,很明显是发生消去反应,依“足量”二字确定E是二烯烃,再顺向思维推知F、G。8(1)防止卤代烃挥发和冷凝回流(2)Na、NO和Ag(3)氯所得AgX沉淀为白色(4)M(5)A解析(1)因RX(属于卤代烃)的熔沸点较低,加热时易挥发,所以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防止卤代烃挥发和冷凝回流。(2)醇(ROH)虽然能与水互溶,但不能电离,所以沉淀AgX上吸附的离子只能是Na、NO和Ag。(3)因为所得的AgX沉淀为白色,所以该卤代烃中所含卤素是氯。(4)RClAgClM143.5a g/mLb mLc gM。(5)若加HNO3的量不足, 未将溶液酸化,则沉淀中还有Ag2O沉淀,故测得的c值将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