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22231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套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第 卷( 选择题,共140分 )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13.图7是xx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票,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该邮票主要反映了 A.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B.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D.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14.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l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唐在年龄规定方面的这种变化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轻徭薄赋 B.重男轻女 C.尊老爱幼 D.唯才是举15.据清朝通典记载:“我朝削除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一例起科(征税)。其废藩田产号为更名地者,皆给于民,而薄其征敛。”清朝的这一政策实际上是A.对明末农民“均田免粮”成果的否定 B.对降清明朝藩王的优待C.加重对耕种明朝藩王土地农民的剥削 D.承认耕种明朝藩王土地的农民拥有所有权16.晚清大臣陈炽指出:“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喜戚于其心。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这说明他A.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 B.对商人的传统认识有所变化C.同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17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主要原因是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C.无可奈何,静观事变 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1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A.共产同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反帝爱同运动的推动 D.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19.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B.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D.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20.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这种心态的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发动战略决战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21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该小说成为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原因是它反映了 A.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C.曰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22.“l945年春,美国和苏联军队在欧洲大陆遭到战争摧残最严重的地区汇合。比德国战败这个马上就要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世界而言,这具有某种程度上卜分重要的象征意义”。这里的“象征意义”是指 A.两大阵营的正式形成 B.欧洲即将结束纷争实现合作走向统一 C.正式将德国分割成两个单独的政治实体 D.欧洲被初步划分成西方与苏联的范围23.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C.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第 卷( 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l60分 )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是一般群众与官僚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它的南面是皇城,为中央衙署所在地。宫城居全城北部正中,为宫殿区,是皇帝及后宫人员的住处。城内百业兴旺。北宋都城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基本上继承了隋唐以来的传统,有三重城垣围护,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皇城在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不仅是东京城的核心,更是北宋王朝的中枢。在城市发展上,东京城最重要的变化,是坊市制度的崩溃,北宋初年,东京基本上仍保留古代的坊(里)市制度,市民居住区为坊,商业区则有东市、西市。但是,随着东京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商业活动已不限于东、西两(市),而且三鼓以前的夜市已经合法,市不但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而且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市制开始崩溃。 宁欣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材料二: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同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在英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l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l949年的98个增加到l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布局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北宋东京坊市制度崩溃的原因。(1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8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12分)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法德两国尽管都是以基督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近代都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但却是世仇宿敌。且不说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上千年的敌对,仅近现代法德之间便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交战。二战后法国担心德国东山再起,威胁自己,主张把德国建成像1871年以前那样松散的联邦,但遭到了美、苏的抵制。之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德国进行了社会改革;法德也认识到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冲突与对抗不利于欧洲的强大和各自经济的发展;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此,l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两个民族达成了谅解,言归于好,l963年两国还签定了合作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法德之间进行了哪三次大规模的交战?(6分)(4)依据材料三,归纳二战后法国对德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法国对德政策发生变化的因素?(14分)柳州、玉林、贵港、钦州、梧州、河池市xx届高三三月份模拟考历史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CADBDCABADC二、非选择题(共52分)37、(32分)(1)共同特点:都是三重结构;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一定的等级观念。(6分)原因: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政府的允许。(6分)(2)特点:注重规划,加强政府干预;注重立法。(4分)问题:城市化进程过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疾病流行;(4分)(3)成就: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的空间布局有所调整;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6分)原因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或一五计划的完成)三大改造的推进和完成,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布局的调整。(6分)39、(20分)(3)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6分)(4)变化:由削弱、肢解走向和解、合作。(4分)因素: 德国对战争行为,尤其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和真诚道歉,彻底根除了法西斯主义,获得了法国人民的谅解。两国人民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深感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渴望和平。法德两国政治家的努力。西欧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 两极格局、美苏争霸的影响。(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