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21458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2. 下列古代文明成就的出现与右图同属一个时期的是A灌钢法 B曲辕犁 C“钧紫” D花楼机3. 对下列两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有:观点一: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观点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指宗教神学长期的精神枷锁束缚社会进步观点一中的“真理”和观点二中的“精神”指的是人文主义思想观点一、二均正确揭示了文艺复兴的实质所在观点一、二表明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文学和艺术两大领域展开ABCD4.明清史志资料显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江南市镇经济繁荣 棉纺织业显著发展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存在自由劳动力市场A B C D5.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民主走向专制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6.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7. 有人这样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它又是西方殖民国家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亚非拉人民反殖民统治的开始。”该观点体现了哪些“史观”: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近代史观,文明史观A B C D8.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D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9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10.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对中国近代的大变革给出了一幅模式图。下列言论中,符合此图要义的表述是A西方工业革命与中国王朝危机交会,使中国历史转向B西方国家成为宗主国,中国成为依附性的殖民地C中国近代化过程就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过程D西方侵略是激发中国发生革命的根本因素11今天中国学术界之所以重视抗战史和包括开罗宣言在内的各种条约的研究,主要因为抗战期间中华民族的意识空前觉醒,实现了民族团结抗战中,全国军队实现了国家统一指挥,有利于社会稳定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国际地位开始提高适应当前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需要A B C D 12. 有人认为: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输出劳动力B.输出商品C.输出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13.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下列关于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20世纪6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D.进入21世纪,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1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信徒皆为祭司 上帝死了 回到圣经来A. B. C. D.16. 胡佛担任总统期间,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成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由以上资料可以得出下列哪一结论?A罗斯福新政某些政策实质是胡佛政府时期政策的某种延续、深入和强化B胡佛的政策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行不通的C胡佛事实上已放弃自由放任政策D胡佛对危机缺乏正确认识,实施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调节的偏激政策17. 对下图所示内容及其影响解读正确的有美中日成为世界三大经济体 中国作为新兴力量迅速崛起 美日经济增长缓慢 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A B C D18.下列有关国际组织及宗旨的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国际组织宗旨A上海合作组织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建立军事政治同盟B世界贸易组织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调解贸易纠纷,实现贸易自由化C华沙条约组织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D欧洲共同体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19. 英国史学家彼得伯克强调写作图像证史一书的目的:一是鼓励图像证据的使用;二是告知使用者某些存在的陷阱。下面是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的两幅图片,图1是实景图,两位领袖周围满是人,且个个表情僵硬;图2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向社会公布的。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图1 图2从图1可以了解到现场真实情况和气氛图2出于政治需要,突出领袖的地位及国家平等关系两幅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经过技术处理后的图片没有历史价值A B C D20.xx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21.(11分)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挖掘孝的传承价值对今天社会仍有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材料二 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义者,故曰孝经。汉书艺文志材料三 故有孝亲之心,既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既无孝亲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定外于吾心邪。王阳明传习录材料四 或曰:臣不与子并称乎?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後,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矣。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於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孝经在社会教化方面的意义。(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有利于儒家忠孝观发展的条件。(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对忠孝观念的新认识。(2分)(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对忠孝观念又有怎样的认识?(2分)指出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因素。(3分)22(18分)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说:“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们在确定中固文化与西方的关系时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进一步说明这种矛盾心理。在他们看来,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但是西学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在试图弄懂西学的意思时,最初在七十和八十年代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的概念,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不过这种说法具有心理意义,因为它便于中国实行现代化,而不致丧失其文化特性。尽管其效力令人怀疑,但它象征着中国对西方的矛盾态度。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正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然而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一葛兆先中国思想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民族的致命伤”指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当时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们”进行了怎样的探索?(3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895年成为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原因。“后来出现的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对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的社会心理”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表述清楚,200字左右。)(8分)23(11分)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对美日两国外交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杜鲁门声称每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作出选择,他说美国的政策就是“援助各国为争取自由而反抗企图通过外部压力或少数派武装实施奴役的人民”。杜鲁门的这番话实质上等于开出了一张空白的外交政策支票,将来任何国家只要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迹象就可以拿着这张支票去兑现。(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材料二 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如同它对德国的占领,起初都是为了防止战败国东山再起而对邻国的安全造成威胁。但是苏美对抗促使华盛顿尽快地重建日本经济,这样,日本就不致成为共产主义颠覆的一个诱人目标。朝鲜战争把日本从一个穷困潦倒的敌人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盟友,从而使美国把它估价为在远东抗衡苏中两大国的一个重要珐码。(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材料三 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不仅符合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的繁荣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民间交往日益频繁。中日韩合编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材料四 我们只有一个世界,因而也只能有一种世界政治。它不应是对立的政治,它必须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它应是世界的内政。尽管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新千年的世界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应该是:使所有人都能够和平共存和共处在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环境里。(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杜鲁门外交政策的实质及其对二战后初期世界政治局势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例举美国为控制欧洲、遏制苏联采取的重大举措。(4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日本政策的演变并分析这种演变对日本产生的经济、政治影响(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关键因素(1分)(4)材料四的作者对世界政治发展有何期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利于其期望实现的若干因素。(3分)24.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4分)(2)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两场改革在建立社会公正秩序方面的不足之处。(2分)(3)如何划分社会等级,往往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程度。试概括两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分别是什么?(2分)(4)对于创建公平公正社会,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材料二 (贞观四年,唐朝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頡利可汗。在如何处理东突厥部落的问题上,朝廷内部出现争议)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族,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中书令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 资治通鉴材料三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秦始皇在灭六国后是如何加强国家统一的?(2分)(2)据材料二归纳在处理东突厥部落问题上的两种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采用了哪种观点?(1分)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古代政治家共同的历史贡献。(2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5 DCBDB 6-10 DDCDA 11-15 ABADC 16-20 ABB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21.(11分)(1)规劝孝敬父母;倡导忠君爱国;鼓励立身行道。(任答两点得2分)(2)儒学独尊地位逐步确立;儒学教育的发展(或创立太学、天下郡国皆办学校);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影响等。(任答两点得2分)(3)忠孝观念来自于心;孝亲、忠君是天理。(2分)(4)认识:父子关系是先天的血缘关系;君臣关系是一种双向选择,类似于仆妾师友。(2分)因素:君主专制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宋明理学的僵化。(3分)22. (18分)(1)不知道军事失败的理由。(1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1分)没有对清政府统治造成实质性危害。(1分)(2)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分)洋务运动。(1分)(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大大加深。(2分)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推动了政治民主化。(2分)(4)论点可围绕“社会心理的变化原因”(如外来冲击是导致近代社会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社会心理的变化过程”(如近代中国的社会心理渐趋理性)、“社会心理变化影响”(如近代社会心理的变化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动)等。(8分)23.(11分)(1)实质:谋求世界霸权,公开干涉他国内政。(1分)影响: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局面(回答两极格局、冷战局面同样赋分)(1分)举措:丘吉尔“铁幕” 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扶植联邦德国、建立北约等。(答四点得2分)(2)演变:由军事占领到扶植日本。(1分)(3)关键因素:中美关系改善。(1分)(4)愿望:相互依存,和平共处。(1分)因素: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等(任答两点得2分)24(10分) (1)材料一: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财产越多权力越大。(2分)材料二:按军功授爵;平均赋税。(2分)(2)材料一:没有充分照顾到下层平民利益;材料二:保留奴隶制。(2分)(3)标准:材料一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材料二按照军功大小划分等级。(2分)(4)启示: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协调社会各阶层的矛盾。要优化公平社会标准,促进社会进步。25(10分)(1)派人北伐匈奴、修筑长城,南击南越,设郡县加强管理。(2分)(2)观点:是将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将游牧民族变为农民;是保全其部落,顺其习俗。(2分)唐太宗采用了第二种观点。(1分)这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或民族团结政策)。(1分)(3)平定三藩之乱。(1分)影响:形成谨慎的执政风格。(1分)(4)贡献: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