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1.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练习 苏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20723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1.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练习 苏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1.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练习 苏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1.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练习 苏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1.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练习 苏教版选修1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1、2、3、4、578微生物的数量测定6答案A3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土壤取样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 BC D解析在分离土壤中某细菌时,应先选取土样(10 g),然后加无菌水获得土壤浸出液,并进行不同倍数稀释,最后将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并分离和计数。答案C4下图是几种常用平板划线法示意图,则依次为 ()。A连续划线、交叉划线、扇形划线、方格划线B交叉划线、连续划线、扇形划线、方格划线C扇形划线、交叉划线、连续划线、方格划线D扇形划线、连续划线、交叉划线、方格划线解析为扇形划线,为连续划线,为交叉划线,为方格划线,上述四种划线方法是常用的平板划线法。答案D5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汽灭菌,培养B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C配制棉籽壳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汽灭菌,培养D配制棉籽壳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解析培养平菇可使用棉籽壳培养基,但培养基在接种前,须经高压蒸汽灭菌。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0分)6(10分)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如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是用该方法得到的是_。(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为什么?_。(3)如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4)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_。解析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稀释涂抹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删除偏差太大的数据,对剩下的多个培养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就可以得到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通过密封培养,大肠杆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以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答案(1)稀释涂抹平板法D(2)需要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3)5.6108 (4)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 恒温箱培养24 h。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7(10分)下图描述了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碳源为_。(2)实验原理是_。(3)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的微生物。(4)为_组,为_组,设置的目的是_。解析经过在液体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增加了该微生物的浓度,这样能确保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然后把该种微生物稀释涂抹到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平板表面,经过适宜条件的培养,在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大部分是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为了获得纯培养物,用灭过菌的接种环采取单菌落挑取法接种到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作为实验组,设置空白对照的目的是说明通过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的微生物。答案(1)选择培养基对羟基苯甲酸(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惟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经选择培养,选择出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3)对羟基苯甲酸(4)对照实验说明通过选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的微生物8(10分)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成分含量/gKH2PO41.4Na2HPO42.1MgSO47H2O0.2葡萄糖1尿素10琼脂15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_。(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这种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和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_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处理后,才能倒掉。解析本题考查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解题时,应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代谢特征入手,对整个过程中需要控制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由于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故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将变成红色;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可筛选目的菌;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振荡培养的目的是提供氧气;固体培养基培养时的接种方法常用稀释涂抹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倒掉培养基之前应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答案(1)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2)目的菌选择(3)尿素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氧气(4)稀释涂抹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5)灭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