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A.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20521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A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试卷与xx年高考试卷没有对应关系。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麻痹(b) 悭吝(qin) 亲家母(qn) 毁家纾难(sh) B讣告(f) 关卡(k) 入场券(qun) 余勇可贾(g) C龋齿(q) 内讧(hng) 和稀泥(hu) 自怨自艾(i) D巨擘(b) 窥伺(s) 主旋律(xun) 海市蜃楼(s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疏浚 天然气 囿于成见 口惠而实不至 B振撼 照相机 改弦更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肖像 萤火虫 披肝沥胆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 募捐 冷不防 坐无虚席 毕其攻于一役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 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 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但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空间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的现实该是多么 。A手舞足蹈 洒落 即使 严酷 B泣不成声 吹落 即使 严重C潸然泪下 撒落 尽管 严峻 D热泪盈眶 飘落 尽管 冷酷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B有媒体称,徐克在乐视影业发布会上已宣布离开博纳并将与乐视影业合作,乐视影业并未向记者确认这一消息。C根据湖北人彭高峰寻子故事拍摄的电影失孤近期在全国公映,影片中的武汉话、鄂A牌照汽车、滔滔长江水、巴河铁索桥等湖北元素给人以全新的视听享受。D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流浪乞讨的根本原因。所以,能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呐喊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B.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四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和主要人物,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C.在哈姆莱特中,莎士比亚常常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而亡的悲惨场面后,紧接着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的奇妙混合,创造了奇特的悲剧效果。D.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在其中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选自2013年2月28日甘肃社会科学,作者吴海庆。有删改)6下列对“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其审美追求使江南山水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B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山水精神。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常常将道和仙置入山水自然中,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的追求。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世祖诏举士,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及拜骠骑,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微曰:“隆昌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日?”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犹未晚也。”及晏败,故得无他。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衣服床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 注:友于:兄弟之爱。祥日:丧祭名。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 除:授予官职 B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案:查究C今一旦赞人如此事 赞:赞同D卿可数诣王思远 诣:拜访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体现王思远美德的一项是( )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 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A B C D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素对王思远以礼相待,等到他被杀,其女被废为平民,王思远以衣食资助养活她。B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据实弹劾,高宗、王宴等人让他停止做此事,思远不从。C建武年间,王思远跟从兄长王晏一起做尚书令,因不愿同居要职,他上书辞让。D. 王思远曾经劝说王晏,但王晏没有吸纳他的建议,且颇为得意,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3分) (2)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3分) (3)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3分)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二)古诗鉴赏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 春 日 南宋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颈联除运用了对偶修辞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4分)(2)“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两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 故不积跬步,_。(荀子劝学)(3)_,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 (屈原离骚)(5)_,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6)故垒西边,人道是,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_,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8)薄雾浓云愁永昼,_。(李清照醉花阴)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选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有删改)注)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穿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孙起盂1988年11月6日题词)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B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C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E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17、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概括。(4分)答:_18、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答:_19、黄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答:_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按照划线句子的句式特点,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从祥林嫂、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别里科夫中任选一个对象,仿写句子。(4分)例句:在读者的心目中,阿Q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一个旧中国落后农民的典型;“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精神胜利法的集中体现。仿写: 在读者的心目中, _。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4分) (1)用简洁语言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2分)(2)揭示画面寓意。(2分)22、请依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进行扩写,要求内容符合文意,至少要用上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读书是孤独的,常常只是一盏孤灯,一杯香茗相伴左右,就像独自旅行一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前行。但读书又并不孤独,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我们生活的世界既蓬勃发展,又乱象纷扰;既有和平光明,又有战乱动荡。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曾说过:“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也是一个怀疑的时代;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光明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狄更斯的这些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模拟)试卷类型:A1答案D(A、亲家母qng B、关卡(qi) C自怨自艾(y)2答案:A (B 震撼 C百尺竿头 D座无虚席,功)3. C (手舞足蹈:形容兴奋到极点,与“感动”不搭配,排除A。飘落:飘着降落下来,不合语境,排除D。即使表假设,一般与“也”搭配,不与“但”搭配,与第三空语境不合,排除B。)4、C(A偷换主语,“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一句主语应该是“他的健康成长”;B 歧义,“称”后面的内容表意不明。D,对应不当两面对一面)5、B(序幕是前5回,第四回没有介绍主要人物。)6答案 D(是“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因果倒置。)7答案A(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范围扩大。)8答案A(不是“洞天福地”,而是“在道观的衬托下”。偷换概念。) 9答案:C(辅助,帮助) 10答案:A(竟陵王子良推荐 王思远过分爱干净) 11答案:C(没有跟从兄长一起做尚书令)试卷类型:B1答案C(A、亲家母qng B、关卡(qi) D自怨自艾(y)2答案:B (A 震撼 C百尺竿头 D座无虚席,功)3. 答案:A (手舞足蹈:形容兴奋到极点,与“感动”不搭配,排除C。飘落:飘着降落下来,不合语境,排除D。即使表假设,一般与“也”搭配,不与“但”搭配,与第三空语境不合,排除B。)4、B(A偷换主语,“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一句主语应该是“他的健康成长”;C 歧义,“称”后面的内容表意不明。D,对应不当两面对一面)5、D(序幕是前5回,第四回没有介绍主要人物。)6 C(是“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因果倒置。)7B(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范围扩大。)8答案C(不是“洞天福地”,而是“在道观的衬托下”。偷换概念。) 9答案:B(辅助,帮助) 10答案:A(竟陵王子良推荐 王思远过分爱干净) 11 答案:D(没有跟从兄长一起做尚书令)以下A、B卷同12 (1) 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王思远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 ( 注:“辟”“见”“礼遇”等重要词语译错一处扣1分,共3分。)(2) 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用王思远,依然迁任他为御史中丞。 ( 注:“辅政”“不之任”“迁”等的翻译,注意特殊句式的调整。错一处扣1分,共3分。)(3)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 (注:一句 1分,共3分。)附译文: 王思远,是琅笽临沂人。尚书令王晏的堂弟。王思远被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景素被杀后,手下人东逃西散,王思远亲自负责他的殡葬事宜,又亲手在他墓上种植松柏。并和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为其说明,感动了朝廷。景素的女儿被贬为平民,王思远拿自己的衣食去资助养活她。建元初年,调任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和竟陵王萧子良平素喜欢结交名士,王思远很受他们赏识和接纳。王思远请求出仕边远郡县,被任命为建安内史。长兄王思玄死,王思远兄弟之情甚笃,上表恳请辞官,未被准许。到了祭日,又坚决请求,世祖这才准奏。世祖下诏推选人才,竟陵王萧子良举荐了王思远及吴郡的顾暠之。王思远和顾暠之很友好。暠之死后家中贫困,王思远把他的儿子接来,照顾得非常周到。邵陵王萧子贞为政吴郡,世祖任命王思远为吴郡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舆论都认为他是最适当人选。(思远)后因病辞职,还京任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用王思远,依然迁任他为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便据实弹劾,高宗和思远堂兄王晏以及昭略叔父沈文季都请他别这样做,思远不从,依然像以前一样调查此事。建武年间,王思远迁任吏部郎。他考虑到堂兄王晏现为尚书令,便不想和他都在中央任要职,上表坚决辞让,他说:“陛下对我的厚爱,古今难比。只是因为我和王晏关系亲密,的确不宜都居要职。而且也是因为陛下以德统率臣下,所以臣下才敢以礼选择进退。”皇上理解他的心思,于是改任王思远为司徒左长史。当初,高宗施行废立君主的时候,王思远和王晏闲聊,他对王晏说:“哥哥蒙受世祖厚恩,今日一旦帮助别人做这种事情,他也许可以权且任用你,但不知你将来如何立身。如果现在自杀,还能够挽回以后的名声。”王晏没有采纳。王晏后来当上骠骑将军时,集会本家子弟,对思远之兄思微说:“隆昌末年,阿戎劝我自裁,我如果听他的话,岂有今日。”思远立即接道:“像我所预见的那种后果,还在后头呢!”后来王晏事败,思远因此没受连累。王思远为人清修,立身简洁。衣服桌椅之类,极其素净。有宾客来访(交流),他总要派人先暗作观察,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虽然如此,此人走后,他还要让二个仆人用苕帚反复清扫那人的坐处。皇上的从祖弟弟萧季敞性情豪纵,皇上心里不满,就对他说:“你可以多去拜访王思远几次。”永元二年(思远)去世,当时四十九岁。13、答案: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3分,断对两处得1分,超过七处不得分)14、答案:(1)颈联运用拟人手法(1分),以“逆(迎接)”“私(偏爱)”两个动词,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1分)写出它们对人的热情亲昵之状,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答用典酌情给分2分)(2)一是伤春之情。作者直言“韶光”匆匆,直写“落花”随“风”,感叹春光流逝。(2分)二是忧国之情。作者借感叹“落花”之春,“韶光”已逝,隐喻南宋风雨飘摇,运势不再,暗中表达忧国之痛。(2分)15(1)长风破浪会有时(2) 无以至千里(3)既窈窕以寻壑(4) 岂余心之可惩(5)江娥啼竹素女愁(6)三国周郎赤壁(7)把吴钩看了(8)瑞脑销金兽16、(1)CE(解析:A强加因果:B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况,到美国是注重考察职业教育;D“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不准确。)17、答案:创办了川沙小学、浦东中学;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培养了大批人才。(答对2点得3分,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4分)18、答案:实用主义。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大职业教育主义。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平民化。黄炎培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19、答案:爱国主义。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拯救国家;生活简朴。从不添置家产,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淡泊名利。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坚辞不就;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在川沙小学时,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亲自上讲台讲课;创办浦东中学时,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要亲自把关、拍板;抗战后,把杜月笙资助自己的两千大洋,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生活。(每点2分,共8分)20、在读者的心目中,祥林嫂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旧中国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我真傻,真的”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她备受伤害之后心灵麻木的集中体现。在读者的心目中,别里科夫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沙皇专制统治时期顽固守旧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才好”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害怕新事物思想的集中体现。(句式和关联词语,2分;正确评价人物,引用最精粹的人物语言并恰当点评,2分)21、(1)画面左上角树枝上悬挂一枚公章,左下边有一堆砖,上面写一“政”字,中间有一人正抱着“绩”字的砖向左边走来。右边是一座已被拆掉墙脚的房子,房子上面写着“百姓利益”四个字。整幅画下面写着“拆东墙,垒西墙”标题。(3分)(2)揭示某些部门为了搞政绩,不惜损害百姓利益的做法。(2分)22、答案要点,一要用一种以上的修辞,二注意字数,三看语言是否通顺有文采。示例:读书是孤独的,常常只是一盏孤灯,一杯香茗相伴左右,就像独自旅行一般,读书又并不独孤,因为你看到孙悟空腾云驾雾,感慨梁山好汉义薄云天为民除害,赞叹诸葛亮机智多谋胸怀宽广,悲叹宝黛爱情无奈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