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零模)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19491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零模)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零模)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零模)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零模)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机读卡和答题纸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噬菌体、蓝藻、酵母菌的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A都可进行有氧呼吸供能 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C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D都能通过分裂而繁殖【知识点】多种多样的细胞【试题解析】噬菌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其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A错误; 噬菌体和蓝藻没有核膜与染色体,酵母菌有核膜与染色体,B错误;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蓝藻和酵母菌都有细胞结构,成分中都含有蛋白质与核酸,C正确;酵母菌可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繁殖,噬菌体以DNA复制的方式增殖,蓝藻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D错误。【答案】C2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没有吞噬细胞的参与B物质a的作用目标主要是已侵入细胞的病原体C能引起过程、的物质均是来自体外的大分子D接种疫苗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体内环境中提前存在细胞5【知识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试题解析】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需要巨噬细胞参与,A错误;物质a是抗体其作用目标主要是已侵入细胞的病原体,B正确;抗原不一定是外来物,也可以是自身细胞,C错误;接种疫苗的主要目的不是让人体内环境中提前存在细胞5,D错误。【答案】D3如图所示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分裂后每一个子细胞均具有生殖功能C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D在此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知识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试题解析】该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不均等分裂,所以是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B错误。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有2对,DNA分子有8个,染色单体有8条,C错误。该时期为减后期,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答案】D4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携带遗传信息 能转运氨基酸 能与核糖体结合 能转录产生RNA 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 A B C D【知识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试题解析】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对。tRNA能转运氨基酸,错。基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错。基因可以转录产生mRNA,对。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错。基因突变时,会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对。【答案】B5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B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冬季在温室中养家畜有利于提高家畜的产量D占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知识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试题解析】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冬季在温室中可减少养家畜的细胞呼吸,所以有利于提高家畜的产量,C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比值,D错误。【答案】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9(18分)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_条件下的毒性更强实验中需要使用_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计数(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_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_,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_,培养10 min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_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_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约为 mg/Lmin溶解氧综上研究,可得出实验结论: 【知识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试题解析】(1)由图甲可知,在相同纳米银浓度下,小球藻生长状况在黑暗条件下的抑制率比光照条件下更高,所以黑暗条件下纳米银毒性更高;由于小球藻是单细胞植物,统计方法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计数(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此实验分为两大组,一组是黑暗条件下探究纳米银的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光照条件下探究纳米银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因变量是培养液中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曲线中有5个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加上空白对照,每一组有6个实验试管,实验设计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可进行实验步骤设计,A组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若初始培养液中氧气浓度是系列1,光合作用过程释放氧气,因此系列2为A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系列3是B组,黑暗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是指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分析题图可知,10分钟后,不加纳米银的情况下氧气浓度增加了14-6=8mg/L,即净光合作用强度是每分钟为08mg/L,黑暗条件下,10分钟后,不加纳米银的氧气浓度约为45mg/L,即呼吸作用强度是每分钟(6-45)mg/L10=015mg/L,因此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08+015=095mg/L分析题图曲线可知,纳米银既能抑制小球藻的呼吸作用也能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而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答案】(1)黑暗 血细胞(血球)计数板(2) 6 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 相同且适宜 溶氧量 2 10 纳米银能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更为显著(合理即给分)30(16分)小鼠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弯曲尾(B)对正常尾(b)为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实验一:父本母本子一代弯曲尾正常尾弯曲尾()正常尾()=11实验二: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说明: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DNA片段,B基因不表达,b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将导致胚胎致死)请回答:(1)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尾形的遗传符合 定律(2)培育该转基因小鼠,需运用 技术,将含有外源DNA的体细胞核与 融合形成重组细胞,经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未配种的代孕雌鼠的 内发育(3)遗传学家认为该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4种可能(见右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结果与结论: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若子代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若子代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若子代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 【知识点】伴性遗传【试题解析】(1)根据实验一,子代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说明小鼠尾形表现与性别有关,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2)将DNA片段导入到体细胞中,需通过克隆技术获得小鼠克隆技术是将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经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未配种的代孕雌鼠的输卵管或子宫角,发育成幼体(3)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基因型是XB Xb,由于DNA片段导入后,B不表达,但b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所以表现型是正常尾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即插入到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XbY)杂交,后代中有1/2的个体含有该DNA片段,1/2的个体不含有该DNA片段,含有DNA片段的个体,B不表达,雌雄性弯曲尾中有1/2的个体表现为正常尾,后代表现型为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3:1:3:1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即插入到与B基因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不会出现弯曲尾,且雌雄比例为1:1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即 插入到B基因中,则B基因破坏,如果还存在b基因则表现型为正常尾,如果没有b则死亡,后代表现型为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1遗传图解书写时注意写明亲子代关系,基因型与表现型(含性别)及子代表现型比例【答案】(1)X (基因)分离 (2)核移植(克隆) 去核卵细胞 输卵管或子宫 (3) 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3:1:3:1(或弯曲尾:正常尾=1:3) 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1:1(或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1:1) 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1(或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2:1)31(16分)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甲、乙试管构成的实验要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 呼吸,但本装置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未考虑泵入的空气中 ,这将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改进的措施是 (2)丙、丁试管构成的实验要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 呼吸,丙试管中加入石蜡油的目的是排除 对实验的影响(3)请根据以上实验装置,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两空都对得2分,否则不得分)若甲、丁试管中溶液均 ,则说明 ;若 ,则说明 ;若 ,则说明 【知识点】伴性遗传【试题解析】试管丙中有石蜡油有密封作用,因此试管丙中处于无氧环境,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试管乙中进行的呼吸是有氧呼吸。但本装置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未考虑泵入的空气中含有CO2,这将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改进的措施是在空气泵和乙试管之间加上一个滤过CO2的装置由于石蜡油有封闭作用,隔绝空气因此是一个无氧环境,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若甲和丁试管都出现浑浊,说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若甲试管溶液变浑浊,丁试管不变浑浊,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若甲试管溶液不变浑浊,丁试管变浑浊,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答案】(1)有氧 含有CO2 在空气泵和乙试管之间加上一个滤过CO2的装置 (2)无氧 试管上部空气中O2 (3)变浑浊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甲试管变浑浊而丁试管不变浑浊 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甲试管不变浑浊而丁试管变浑浊 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不能进行有氧呼吸。xx届高三理科综合训练一(xx.2.24)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C 2D 3D 4B 5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9.(18分,每空2分)(1)黑暗 血细胞(血球)计数板(2) 6 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 相同且适宜 溶氧量 2 1.0 纳米银能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更为显著(合理即给分)30. (16分,每空2分)(1)X (基因)分离 (2)核移植(克隆) 去核卵细胞 输卵管或子宫(3)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3:1:3:1(或弯曲尾:正常尾=1:3)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1:1(或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1:1)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1(或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2:1)31. (16分,除特殊注明外,每空2分)(1)有氧 含有CO2 在空气泵和乙试管之间加上一个滤过CO2的装置 (2)无氧 试管上部空气中O2 (3)变浑浊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都对2分)甲试管变浑浊而丁试管不变浑浊 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都对2分) 甲试管不变浑浊而丁试管变浑浊 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不能进行有氧呼吸。(都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