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半月考历史试题(831)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12961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半月考历史试题(831)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半月考历史试题(831)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半月考历史试题(831)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8.3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半月考历史试题(831) 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2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君主专制B提高行政办事效率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D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4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第一步第二步甲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乙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丙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丁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A甲B乙C丙D丁6雅典民主政治创造了古代希腊辉煌文明,也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雅典()A公民享有“观剧津贴”B草创了行政、立法、司法制度C十将军委员会由选举产生D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构7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B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8.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9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A自由B法制C共和D平等10.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B.C.D.11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成立人民委员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2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A对圣经负责B.对宪法负责C.对各州负责D.对国会负责13xx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B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14据媒体报道,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xx年)2月20日与到访的中共南京市委领导举行会谈,在提到日军“南京大屠杀”时河村隆之表示,“的确存在常规的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认定关键取决于()A认识事实的态度B掌握直接史料和证据C国际社会的定论D后人的总结和认识15著名史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A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B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C本草纲目记载:“麦苗,味辛、性寒、无毒。功能与主治:主清除热毒、益气调中”D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16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籴,名曰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B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C苏联农业集体化D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17.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18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19图8所示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是图8A政府的支持B有利的国际环境C社会制度的改变D“实业救国”的思潮20.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金融公司宣布破产,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美国政府提出了“救市”方案,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将积极致力于和世界一起应对经济危机。此现象说明()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经济联系密切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发展机遇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可以向世界银行求救D“救市”方案意味着美国将走向社会主义21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D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22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C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D封建王朝的更替23.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道:“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文中划线部分应指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4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25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A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B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D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二、非选择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3分,共计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审判人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漫神和蛊惑青年材料三: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一一欧洲文化史材料四基本内容罗斯福总统向联邦众议院民权专门委员会发表演讲“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使人们有不虞匮乏的自由。”联邦众议院法律专门委员会向众议院提交的报告“全国工业复兴法在北方各州畅通无阻,投票率大多超过90,黑人投票率还不止这个数字。”联邦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专门调查小组向参议院提交的报告“联邦政府实际上要对国家经济每一重要方面进行负责,包括生产、劳工、失业、社会保险、住房、公共工程、洪水控制和自然资源保持等。虽然未完全剥夺各州在这些领域的统治权,但联邦政府对这些领域的政策比任何一州的管理措施都重要得多,这使联邦与州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有何特点?材料二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问题?(5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后期一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民主政治是怎样不断发展完善的?(3分)(3)根据材料四,简要归纳当时美国政治出现的新特点。(3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古今政治文明发展的看法。(2分)27(14分)社会组织形式的演进,是人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秦朝开创了一种有创新内容的政权组织形式。你认为“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政权组织形式”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5分)(2)1898年4月,为什么会有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保国会出现?保国会直接推动了什么运动的开展?(3分)(3)1912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一时全国各地出现了几十个团体,其原因是什么?这对当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4)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区域和平,21世纪初中国积极参与了哪些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3分)28(10分)服饰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治以重罪。明史舆服志材料二早在1852年匈牙利政治家弗朗西斯帕尔斯在美国游历时,曾这样感叹,人们的服装毫无个性,表现不出不同的社会等级,而在东欧,外国人立刻可以从不同的衣着看出一个古老的各种不同的职业和习惯。美国的“衣着民主”是其服饰上的一大特点,20世纪的美国人可能是穿着最讲究,穿着最相似的工业民族,缝纫机的大量使用以及生产的批量化,是造成这一特色的物质原因。世界全史百卷本世界近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材料三1912年10月3日,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颁布的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常礼服两种,昼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两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严昌洪著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材料四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装,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装、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毛式短上衣。R麦克法奈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衣着民主”的原因。(4分)(2)材料三说明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材料四“列宁装”的流行反映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倾向是什么?(3分)(3)综上所述,影响人类服饰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分)29(13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全球通史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3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4分)(3)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4分)要求: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紧扣主题,观点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字左右高三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月考试卷(二)参考答案1-10:BBCDC BBCDC11-20: ABCBB BBBCA21-25:CADCA26(13分)(1)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特点:皇权至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2分)问题:民主范围狭窄;原始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颁布了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如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立法部门产生专门机构;民主范围扩大;民生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内容;联邦政府权力得到加强。(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4)代议制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7(1)依据: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1分)历史必然:封建小农经济(自耕家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分封制崩溃、商鞅变法建立县制;韩非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主张。(4分,答出4点即可)(4)组织:加入世贸;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3分)(3)原因:辛亥革命胜利,民国建立;“实业救国”思潮。(2分,答出2点即可)影响: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1分)(2)原因: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的兴起。(2分,答出2点即可)推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1分)28.(1)皇权专制。(1分)美国是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新国家,没有社会等级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生产技术的提高,服装生产批量化。(3分)(2)袁世凯以法律条例的形式利用中西方服饰文化来巩固自己的政权。(2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分)(3)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响。(3分)29.(1)(3分)理由:葡、西最早支持开辟新航路。条件:政治上,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确立;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4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新型娱乐传媒的出现;世界市场形成。(3)(6分)例文: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对策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