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统练试题11.13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12163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统练试题11.13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统练试题11.13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统练试题11.13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统练试题11.13 含答案读图,回答12题。1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加大了该市的基础设施的压力A. B.C. D. 下表是xx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据表回答34题。3.表中显示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A城市到农村B城市到城市 C中西部到沿海 D农村到农村4.表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资源条件 D自然灾害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公报。结合下表,完成57题。 5、下列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劳动力日趋短缺 B、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老龄化严重 C、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耕地和粮食生产的压力减小 D、老龄化和流动人口激增,”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引发关注 6、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应当采取下图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A、 B、C、D、 7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人口总数超过了河南省,居全国首位。结合下列图表信息判断有关这一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近年来,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比河南省高 近年来,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广东省高 国家给予了广东省特殊的人口政策 河南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广东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 A、B、C、D、 下面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1)以及图中M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2),图1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810题。 8、导致图1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地形 D、河流 9、关于图中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10、M省1982xx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迅速提高C、人口数量增加减慢,劳动力资源不足D、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1112题。1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 B C D1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材料二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C东北地区是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地区D经济发达地区无人口迁入淄博(3)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4)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高三地理统练试题答案 5.A 6.D【解析】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出现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正增长,1460岁人口比重高达70。14%,劳动力仍然充足;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且呈上升趋势,老龄化突出,但上升幅度不是最大的;随着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耕地和粮食生产的压力日益增大;流动人口增长82。89%,”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解析】 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应当采取”三低”型(或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但模式出生率稍微大于死亡率,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模式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属于欧洲一些国家的现状。【解析】 从题目所给出的图表信息可以分析出:xxxx年广东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河南;河南省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广东省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解析:图中虚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也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二者走向基本上一致,虚线东南部基本上为湿润半湿润地区,虚线西北部基本上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有历史故都西安,这里开发历史悠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xx年,该省014岁人口比重有较大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有较大上升岁人口比重略有上升。说明该省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充足,人口老龄化增长平缓。 解析:第(1)题,对比表中人口流出和流入省市可以判断出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从中西部到沿海。第(2)题,为了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福利待遇,大量的人口由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迁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答案:(1)C(2)A解析:第(1)题,三峡库区移民和东部知青迁入西部边疆属政府政策行为。宁夏西部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以草原、沙漠为主,不宜发展农业,但由于长期的农垦,沙漠化非常严重,产生环境问题。陕西西部山区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D选项正确。第(2)题,在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政府首先要考虑迁入区的环境承载量,特别是环境人口容量。第(3)题,来自不同地区的人来到北大荒,带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本题中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的知青,分别属于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因此应是华北文化和江南文化。故选B项。答案:(1)D(2)B(3)B解析:第(1)题,经济因素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四川是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黑龙江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经济发达省区如广东、江苏也有人口迁入淄博。第(3)题,人口迁移的影响要从迁出地、迁入地的有利、不利影响来分析。第(4)题,应从引导农民工流动方向及提升农民工技术水平入手。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C(3)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会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加强对农民工的培养与技能培训教育等。小题1:该市迁入的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影响,而女性人口多于男性,是因受该市产业结构影响,适宜女性就业;该图表明人口迁入情况,不能判断与本地人口数量大小;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会引起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故选B。小题2:人口的迁入使劳动力数量增加,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促进了该市经济发展,但人口增多,会增加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而对该市的产业结构影响不大。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