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10054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Br80 Ag 108 I 127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 1.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xx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不是亚硝酸酐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是红棕色气体2下列有关公众安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室内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煤气中毒应确保煤充分燃烧和烟道通畅B氯气泄露时,应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C家中发生天然气泄露时,应立即使用室内电话报警D漂白粉与浓盐酸不能混合使用,否则易产生有毒气体3.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A.Na+ Ba2+ Cl SO42B.K+ AlO2 NO3 OHC.H+ NH4+ Al3+ SO42 D.H+ Cl CH3COO NO34、右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6.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二氧化硫水溶液 氯化铵水溶液 硝酸钠水溶液 氢氧化钠水溶液A B C D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混合物非电解质碱酸式盐A漂白粉Cl2氨水NaHCO3B福尔马林苯Cu2(OH)2CO3明矾C胆矾SO2纯碱NH4ClD食醋C2H5OH苛性钾NaHSO48.向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符合此条件的盐是Fe(NO3)2 B.ZnSO4 C.NaHCO3 D. NaHSO49.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A.abB.a=bC.abD.无法确定10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热稳定性:H2OHFH2S 原子半径:NaMgO酸性:H3PO4H2SO4HClO4 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 B C D11. 将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浓硫酸缓缓加入到体积的水中稀释,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则a与b的关系是A.a2b B.a=2b C.aHB,则相同条件下,溶液的pH大小为NaANaBB相同条件下,将pH=11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稀释成pH=9的溶液,所加水的体积前者大C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c(Na)c(CH3COO) c(OH) c(H)D0.1mol/L的某二元弱酸盐Na2A溶液中,c(Na+)=2c(HA)+c(A2-)+c(H2A)13取浓度相同的Na0H和HC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0.01mol/L B0.017mol/LC0.05mol/L D0.50mol/L14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 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A B C D15.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C、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HCO3+H+=H2O+CO2B.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C.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H2O+CO2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FeCl2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Cl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19向100 mL FeBr2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有Cl23.36 L, Cl2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c() c() ,则原 FeBr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0.75 mol/L B 1.5 mol/L C 2 mol/L D 3 mol/L20将7.0g的铜银合金溶解在一定量的浓硝酸中,放出的混合气体和0.56L的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被吸收,则铜银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1.6g B. 2.4g C. 3.2g D. 4.8g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1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实验: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实验:向实验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中化学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 22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变化: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B、C两种分子中的电子数均等于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 (2)分析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发现B、C物质沸点反常,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 。(3)C的电子式是 ,C分子的结构呈 形。 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pH 7(填“大于”、“小于”、“等于”),其原因是(写出离子方程式) 。(4)已知Y单质与Z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两种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b反应过程中,Y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c达到化学平衡时,Y、Z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e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2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 ,若将该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 。试管C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SO2具有 性。(3)试管C口部的棉团既可浸碱溶液,又可浸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如果浸NaHCO3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4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其在W2中燃烧可生成淡黄色固体。Z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Y的单质也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能生成黑、白两种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_;Y W的电子式为_ _;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_。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3)U、V、W分别与氢元素可形成10电子氢化物。U、V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_ ;V、W的氢化物分子中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_ _,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证明_ _。(4)ZW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无色气体VW,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有关反应_ _。(5)已知通常状况下1g Z在W2中完全燃烧放出a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Z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