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五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09881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五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五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五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五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试题考纲要求1.从受精卵谈起加试(a)。2.胚胎工程加试(a)。3.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加试(a)。4.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加试(a)。5.活动:庭院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加试(a)。1受精作用与胚胎发育过程(1)受精:成熟的精卵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卵需要通过细胞表面的识别蛋白相互识别。(2)胚胎发育的过程卵裂球 囊胚 组织器官2胚胎工程(1)含义:通常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进行的胚胎操作技术。(2)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3)研究对象:主要限定于高等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3体外受精与胚胎的体外培养(1)体外受精过程精子的采集及获能:从附睾中取出成熟的精子,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达到获能状态。卵细胞的采集:最常用的方法是卵巢经超数排卵处理后,用穿刺针吸取卵泡液(连同卵母细胞)取出,然后在体外进行人工培养,促进其成熟。受精:获能的精子和成熟后的卵细胞在体外合适的环境下共同培养一段时间,便可受精。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需经早期发育培养,才能完成植入和着床,通常移植的适宜时期是发育到8细胞以上的胚胎。(2)胚胎体外培养早期胚胎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的发育。胚胎不同发育时期需要不同培养液。尚无从受精卵到新生儿的全体外培养技术。4胚胎移植与胚胎分割(1)胚胎移植原因:无法进行全体外胚胎培养。移植的胚胎可以来自试管,也可以取自输卵管或子宫角。通常移植时期是发育到8细胞以上的胚胎,如早期囊胚。(2)胚胎分割在显微镜下用切割针或切割刀把胚胎切成多份;或用胰蛋白酶处理卵裂球使卵裂球中的细胞分散开。分割的胚胎或细胞直接移植给受体,或在体外培养到囊胚阶段再移植至受体内,着床发育产仔。5胚胎干细胞(1)来源:囊胚内细胞团。(2)培养:一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做饲养层培养胚胎干细胞,这样可以促进干细胞生长,同时抑制干细胞的分化。(3)获取:把囊胚放到有饲养层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直到内细胞团突出饲养层外,然后用酶消化或机械剥离内细胞团,再把它用酶消化成单个细胞,置于新鲜培养液中培养。(4)应用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将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经过胚激活、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后直接由受体完成克隆动物的技术。用干细胞克隆器官,为器官移植提供器官。思考诊断1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提示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成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才可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2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提示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但是滋养层细胞只能发育成胎膜和胎盘。3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提示受精卵到囊胚形成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卵裂,卵裂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缩小,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缩小。4在对囊胚进行分割时,要将滋养层细胞均等分割()提示分割的是内细胞团。5原肠胚时期的每一个细胞都属于全能干细胞()提示原肠胚细胞已经具有三个胚层的分化。6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具有增殖而不发生分化的特点()1胚胎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名称操作流程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分割2.胚胎移植分析(1)“供体”与“受体”的确定: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供体为优良品种,作为受体的雌性动物应为常见或存量大的品种。(2)实质: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换,而胚胎本身的遗传物质并不发生改变。(3)优势: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缩短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4)胚胎移植过程中两次使用激素,第一次用孕激素对供、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二次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进行处理使其超数排卵。(5)胚胎移植过程产下的犊牛性状取决于所用公牛和供体牛,性别取决于公牛提供何种类型的精子,与受体牛没有关系。3胚胎分割分析(1)胚胎分割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必须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阶段才出现,它是发育成胚胎本身的基础细胞,其他细胞为滋养层细胞,只为胚胎和胎儿发育提供营养。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含内细胞团少的部分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2)胚胎移植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取决于胚胎是由受精卵形成的还是由核移植技术形成的重组细胞发育而成的。题型一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1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答案A解析同种动物的精卵细胞的表面有特异性相互识别的蛋白,这是同种动物的精卵能结合的原因之一;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即卵裂,卵裂产生的细胞团称卵裂球,随着卵裂的进行,卵裂球体积不变或减小,细胞逐渐变小;滋养层细胞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不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囊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2下图表示通过体外受精培育牛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获取的精子经获能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B过程只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D过程属于胚胎移植过程答案B解析在进行体外受精时,获取的精子需获能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图中的过程是受精作用,该过程涉及精卵细胞的识别、细胞膜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核的融合等;过程是卵裂过程,该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过程是将早期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过程,属于胚胎移植过程。题型二胚胎的培养和技术3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供体母牛的主要职能是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胚胎B图中a指的是超数排卵,可用促性腺激素C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常采用的方法是胚胎分割移植D供体和受体(代孕母牛)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答案D解析胚胎移植的目的是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胚胎分割是将一个胚胎分成多份,从而提高了优良胚胎的利用率;胚胎移植过程不同于器官移植,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进行免疫检查。4胚胎工程中各种胚胎操作技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小牛”的性别为雄性B胚胎体外培养需利用饲养层来抑制其分化Cd可直接移植给受体Da的滋养层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与e相同答案C解析图中良种公牛和良种母牛通过体外受精得到多个受精卵,这多个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并不相同,也无法判断性别,故A、D错误;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需利用饲养层来抑制分化,故B错误;胚胎体外培养需要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期进行胚胎移植,而题目中已培养到囊胚期,故可直接移植,C正确。考点二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1)原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2)诞生背景: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3)研究对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4)类型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废物垃圾处理使之资源化,实现无废物生产。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5)总体目标:可持续发展。生态工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2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1)传统农业措施:套种、间种、轮种。(2)生态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庭院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种植业、畜牧业。(3)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技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太阳能、沼气(生物能)、风能、潮汐能、水电能。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思考诊断1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2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提示生态工程是少消耗,而不是无消耗。3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示生态农业应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4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提示植被的恢复必须种植原有的物种。5“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6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是使食物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提示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增加了能量利用的环节,系统总能量利用率提高。题型一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和原理1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答案C解析选项A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选项B对物质循环再生进行了进一步阐述;选项C与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不符;选项D在物质循环再生基础上,阐述了“污染物是放错地点的原料”的含义。2如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C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对养猪场的废水进行回收、再生的生态工程。题型二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庭院生态系统3“粮桑鱼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答案B解析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该生态农业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4下面为一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D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效率与食物链的长短无关。探高考练模拟1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表示胚胎发育,过程表示胚后发育B受精卵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C原肠胚的发育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原肠胚是进行胚胎移植的最好时期答案C解析由受精卵发育为幼体是胚胎发育,由幼体发育为成体是胚后发育。卵裂形成的囊胚总体积基本不变,而每个细胞的体积减小。原肠胚的发育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原肠胚期已发生了细胞的分化,最好在早期胚胎时进行移植,如牛、羊一般在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移植,而其他生物要在更早阶段进行。综上所述,C项正确。2下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优质奶牛的主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移植可以定向改造动物的遗传性状,需移植到发情的母牛子宫内发育BA细胞不一定是受精卵细胞C两个胚胎具有不同遗传物质D图中a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答案B解析胚胎移植不能定向改造动物的遗传性状;和两个胚胎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其遗传物质相同;在胚胎分割移植时,胚胎未发育到原肠胚阶段;A细胞也可以是核移植的重组细胞。3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从良种母牛的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2)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_气体以维持_。(3)图中过程A称为_,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_。(4)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_;获得转基因母牛后,如果_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答案(1)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获能(2)CO2 培养液(基)的pH(3)胚胎移植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4)显微注射法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解析获取的卵母细胞只有少数成熟,大部分需培养后才发育成熟,具备受精条件。获得的精子也要经过获能处理后才能与卵细胞受精。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给予O2和CO2,给予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正常的酸碱度。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也为研究胚胎工程的其他技术提供了保障。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检测有无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4一青年农民利用自己学习的生态学知识,在自家庭院里建了一个小型生态农业,年创收上万元。下图是该家庭生态工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2)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_的特点。(4)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_。答案(1)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2)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3)物质循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4)否解析(1)该生态农业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2)该生态工程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4)由于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则能量损耗越多,不能充分利用能量。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克隆牛与试管牛的说法中,最合理的是()A二者都是无性生殖的产物B二者都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C二者都证明了动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D二者的性状与母本性状基本相同答案B解析克隆牛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然后将重组细胞培养成早期胚胎,再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体内得到的;试管牛是通过体外受精方式得到受精卵,然后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再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体内得到的。由此可见,二者都是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早期胚胎,且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克隆牛是无性生殖的产物,而试管牛是有性生殖的产物;克隆牛证明的是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而试管牛可证明受精卵(细胞)具有全能性;克隆牛的性状与供核的“母本”的性状基本相同,而试管牛的性状由双亲决定。2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雌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B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C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答案D解析超数排卵用促性腺激素而不是雌激素;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不需注射免疫抑制剂;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3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B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需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答案A解析对良种母山羊采用注射促性腺激素的方法来促进其超数排卵,A正确;乙过程为体外受精过程,B错误;乙过程即受精时用获能培养液或者专门的受精溶液,丙过程为体外胚胎培养过程,所用溶液为发育培养液,C错误;对代孕母羊的要求只是身体健康,而对它的性状无要求,D错误。4(xx杭州西湖中学统考)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蛹排泄物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答案D解析该生态工程中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充分地利用了废弃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项正确;用原本经济价值不大的玉米芯生产价值更大的木糖醇,提高了经济效益,B项正确;蛆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还田,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供农作物生长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C项正确;该生态工程是在人的参与下建立的,离不开人的管理,D项错误。5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抵抗干扰的能力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的方法防治答案A解析生态农业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了,但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A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xx温州一模)某研究所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采用了以下方法,请据图回答:乙牛()甲牛()a配种回收胚胎质量检测丙牛丁牛(1)胚胎移植能提高具优良性状动物繁殖率的原因之一是:对甲牛进行a_处理,一次受精就能获得多个受精卵,让_(填“一”或“多”)头丙牛帮助完成丁牛胚胎发育过程,甲牛和乙牛专门提供胚胎。(2)若丁牛是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则上述过程要改变或增加一些环节,如需要将_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与适当的载体结合并导入受体细胞;为了便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载体上要有_。(3)若丁牛是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A丁牛的遗传物质只来自甲牛和乙牛B可选受精卵作重组DNA的受体细胞C胚胎移植之前需要对胚胎进行检测和筛选D需用含不同成分的培养液来培养不同时期的早期胚胎(4)若采集丁牛的乳腺细胞,用_处理,可分散为单个的细胞悬浮液,把一个单细胞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单独培养,使之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的技术,叫细胞克隆,未经克隆化的细胞系具有_性。(5)下列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的方法中,不正确的_。A使用二氧化碳培养箱B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添加血清C培养液中添加胰岛素D滋养层细胞支持生长,抑制分化答案(1)超数排卵多(2)人干扰素标记基因(3)A(4)胰蛋白酶异质(5)D解析(1)用促性腺激素处理甲牛,可促使甲牛超数排卵,与乙牛交配可得到多个受精卵;一头代孕母牛能够孕育的胚胎数量有限,因此需多头丙牛代孕。(2)转基因牛能够产生人干扰素,说明转入了人干扰素基因,即人干扰素基因为目的基因,载体上标记基因表达的产物或控制的性状可作为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的筛选依据,故载体上需有标记基因。(3)丁牛的遗传物质除了来自甲牛和乙牛外,还有转入的外源基因,即人干扰素基因,A项错误;受精卵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易发育形成动物个体,B项正确;胚胎移植前需检测和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健康胚胎进行移植,C项正确;不同时期的早期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不同,故不同阶段需配制含不同成分的培养液,D项正确。(4)胰蛋白酶可将组织细胞之间的粘连蛋白去除,使细胞彼此分散;未经克隆化的细胞来自不同的祖细胞,性状通常并非完全一致,即具有异质性。(5)二氧化碳有助于维持培养液的pH,A项正确;培养不同的细胞需要不同的培养基,动物血清含有动物细胞生长增殖所需的许多成分,B项正确;胰岛素可促进氨基酸、葡萄糖转运入组织细胞,C项正确;应用滋养细胞支持生长,抑制分化,常用失去增殖能力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作滋养细胞,而滋养层细胞则是囊胚的外层细胞,发育成胚胎附属结构或胚外结构,D项错误。7(xx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人的血清白蛋白临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如果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人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步骤如下:.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甲;.取出重组细胞甲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乙;.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乙,促使其分裂发育,形成早期胚胎;.将早期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获取的目的基因在体外可通过_技术大量扩增,在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前,需构建重组DNA,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_。(2)步骤利用的技术是_。(3)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过程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用_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用于饲养层的细胞一般是_;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_。(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操作中,会发生肽键数改变的是_。A从基因文库中获得血清白蛋白基因B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C酶分割早期胚胎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5)关于胚胎发育及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A原肠胚时期的细胞尚未分化,所以细胞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胚胎移植技术中,用以“借腹怀胎”的受体母畜是健康的普通品种C卵裂球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进行着2n4n2n的规律的周期性变化D实施胚胎移植技术中,供体母畜是经济价值较高、遗传性状优良的品种答案(1)PCR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2)核移植(3)胰蛋白胚胎成纤维细胞抗生素(4)C(5)A解析(1)PCR技术是一种人工控制的细胞外DNA复制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后可利用PCR技术大量复制扩增;构建重组DNA需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切出相同粘性末端,然后用DNA连接酶将二者拼接成重组DNA。(2)将重组细胞的核取出植入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的技术为核移植技术。(3)胰蛋白酶能将动物细胞间粘连蛋白水解,使细胞彼此分散;胚胎成纤维细胞可分泌某些促进胚胎干细胞生长、抑制分化的物质,可用作饲养层细胞;加入抗生素可有效消灭细菌,防止细菌对动物细胞的生长、增殖产生不利影响。(4)基因、质粒的化学本质均为DNA,对二者的操作不涉及肽键数目的变化;酶分割早期胚胎的过程中,胰蛋白酶将胚胎细胞间粘连蛋白水解,肽键数目减少;胚胎移植的操作过程中未涉及蛋白质的水解与合成,与肽键数目变化无关。(5)原肠胚时期已经分化为外、中、内三个胚层,三个胚层将来会分别发育为不同组织器官,此时细胞已经丧失了发育的全能性,A项错误;受体母畜只是为优良胚胎提供孕育的场所而已,只需健康即可,无需优良品种,B项正确;卵裂球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即2n4n,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则染色体数目减半,即4n2n,下一个细胞周期重复此过程,即呈2n4n2n的规律的周期性变化,C项正确;子代牲畜与供体母畜为遗传学亲子关系,母畜为优良品种,才能更好地保证子代为优良品种,D项正确。8(xx温州二模)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 600只,因此,如何保护和繁殖大熊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设计如下繁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克隆熊猫”培育技术为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培育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卵细胞质具有调控_发育的作用。图中A过程是_;为了抑制细胞分化,要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细胞(如胚胎成纤维细胞),称为_。(2)图中激素处理可使供体_,从而可培育更多的早期胚胎。代孕受体在移植前需要经过_处理,以便早期胚胎成功植入或着床。(3)下列对象中,通常不适合胚胎移植的是_。A受精卵 B八细胞胚C桑椹胚 D早期囊胚(4)为了繁殖更多后代,可以通过_技术,产生同卵多仔。下列关于该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增加胚胎数量,快速繁殖B同卵多仔的表现型一定相同C该技术涉及显微操作技术D可以采用相关酶处理卵裂球答案(1)细胞核(胚胎干)细胞培养饲养层(2)超数排卵同期发情(3)A(4)胚胎分割(和移植)B解析(1)重组细胞中,卵细胞质中的一些蛋白因子会逐渐替换掉细胞核中阻碍核基因表达的调节蛋白,促进其全能性的表达;A过程是将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胚胎干细胞取出进行培养的过程;培养皿底部的一层细胞称为饲养层,可促进胚胎干细胞生长而抑制其分化。(2)图中激素处理供体,会促进其超数排卵,受精后产生更多胚胎;为了给移植胚胎创造良好的孕育条件,应对代孕母畜进行同期发情处理。(3)受精卵直接移植成功率不高,通常会先进行胚胎体外培养,然后对早期胚胎进行筛选,选择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以提高成功率。不同动物移植的最佳时期有差异,因此将受精卵培养到什么阶段视物种而定。(4)胚胎分割能够使一个胚胎分割成几个胚胎,从而增加繁殖量;胚胎分割处理的是早期胚胎,体积非常小,需要显微操作,可用切割针或切割刀进行切割,也可采用酶消化的方法,使胚胎数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明显增加,虽然这些胚胎来自同一受精卵,遗传物质相同,但环境因素对其性状表现也有一定的影响,故表现型未必完全一致。9下图为某农场的农业生态工程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评价养殖效益时,除了人工投入等成本外,往往采用单位时间内饲料投入量和体重净增长量(可采用相关参数转换成干物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其中体重净增长量为_生产量,该值的大小取决于饲料到饲养动物的能量_。(2)该生态工程的核心技术是_。若在果园中同时种植蔬菜,属于_技术。图中的沼气工程是在沼气池的基础上增添了脱硫塔等设施,更加优化了_的新能源开发技术。(3)在无人为因素干预下,养殖鱼类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若养鱼场中迁入捕食养殖鱼类幼体的乌鳢鱼,将使“S”形曲线中的_下降。通过生态系统的_调节,乌鳢鱼和养殖鱼类的数量将趋于相对平衡。答案(1)次级传递效率(2)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间种洁净可再生(3)K值自我(或负反馈)解析(1)饲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属于次级生产者,其体重净增长量(转换为干物质量)等于同化量减去呼吸消耗量,即为次级生产量;饲养动物的能量均来自饲料,因此其体重净增长量的大小取决于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该生态工程实现了对废物的充分利用,加快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其核心技术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在一块地上同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这种栽培方式叫作间种;脱硫塔的使用使沼气中易造成污染的成分被去除了,使能源更清洁,优化了清洁可再生新能源开发技术。(3)乌鳢鱼的迁入增大了养殖鱼类的环境阻力,会使K值下降;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力干扰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自身的稳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