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6月“211”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09592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6月“211”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6月“211”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6月“211”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6月“211”测试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咀嚼(ju) 化纤(qin) 偌大(nu) 令人咋舌(z)B症结(zhng) 烟囱(cng) 切削(xu) 乌烟瘴气(zhng)C寒砧(zhn) 珐琅(f) 厢庑(w) 一哄而散(hng)D痉挛(jng) 脖颈(gng) 模具(m) 气味腥膻(s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歧韵 缅怀 金刚钻 冰凉砭骨 B屏障 扭扣 急时雨 龇牙咧嘴 C烦燥 扳机 口头禅 脸色腊黄D帐篷 凭空 挖墙角 犄角之势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的一个夜晚,一车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椅,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这时,落日就在凤尾竹编织的网隙间展开一幅 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这份 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心灵相通的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专利, 同行者沉溺于旅行的困顿,不再生出这种雅兴。A迷幻 得天独厚 感受 即使 B迷幻 天造地设 感应 即使 C迷离 得天独厚 感应 因为D迷离 天造地设 感受 因为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不久,一部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该片不仅受到韩国观众的关注,还引发了中国网民的热议。B“停车费都去哪儿了?”全国人大代表郭某提出质疑。他举例:有的大城市停车企业每年向车主收费超过10亿元以上,但上缴财政的只有大约xx万元左右。 C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甚至让人们都有点谈食色变了,期待节日期间吃得安全,喝得安全的同时,更期待能够吃好、喝好。D对于淘宝等网购平台来说,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施行,电商平台要承担起更多的社 会责任,预示着电商平台很多监管空白的政策红利逐渐消失。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述而中写道:“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强调要乐于学习,学习要抓紧时间,发愤用功。B美国作家辛格在山羊兹拉特中讲述了一个困境之中人和羊相互救助的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骑桶者则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冷漠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当时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两位小说家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C在“焚稿断痴情”一回中,林黛玉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这一情节,把一个娇弱无力、万念俱灰、心性刚烈的林黛玉刻画得惟妙惟肖。D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讲述一个小伙子患精神病时写的日记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好斗、贪得。何谓色?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斗”指争斗,战斗。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狠,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君子三戒”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君子三戒”,指向了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的提升,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及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因为人性好色、好斗、贪得,所以孔子提醒人们要有所戒惧,为此,人们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悖理违法,丧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由此,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挺立道德主体、扩充道德生命。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当代中国官员如何戒“色”?第一,修身养性,涵养拘束性道德。第二,修身齐家,弘扬夫妻忠贞美德。如何戒“斗”?第一,弘扬“掣矩之道”,处理好上下级、平级、同级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第二,“正名”,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第三,提倡君子之争。在竞争、竞岗、竞职时,尊重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如何戒“得”?第一,不受不义之货财。第二,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官员拒贪自主性的提高。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以利为利”,就是说为官的目的是唯利是图。第二重境界是“以义为利”,就是说为官者确实有为己谋福的目的,但他是通过行善举,为百姓服务而达到自己利益。第三重境界是“以义为义”,即纯粹为行善而行善的境界,纯粹为百姓服务而为官,唯其如此才能心安。“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官员唯有涵养自己的拘束性道德,提高面对色、斗、得的道德持守能力,方能获得君子坦荡荡、君子不忧不惧的幸福。尤其是在今天,官员内心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也正因此,“君子三戒”及与此相关的道德修养应该成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三戒”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启示节选)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主张“戒色、戒斗、戒得”,也从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和从血气特点不同揭示三戒思想的内涵。B孔子所谈三戒思想既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意义重大,又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以及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C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整。整体层层深入,第一二段提出问题,第三段分析问题,第四段解决问题,第五段回扣首段,重申观点。D“得”主要指贪得。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表现为对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未得对象的贪取。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君子三戒”针对人性的通常弱点而论,其中的人性好色重要一层意思指人们对女性美色的喜好,即人们厚于女性美色。B人们要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就要对“好色”、“好斗”、“贪得”有所戒惧,就需要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C“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如“修身齐家”、“掣矩之道”、“正名”、“君子之争”、“以利为利”等。D借鉴君子之争戒官员之斗,是指在职场竞争中,尊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戒色”上,修身养性,可以涵养拘束性道德;而修身齐家,则可以弘扬夫妻忠贞美德。如果能够做好这两点,官员因“好色”而引起的相关作风问题应该会少很多。B“正名”之法有利于戒官员之斗,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C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来戒“得”,意在否定唯利是图,而培养“以义为利”之风,进而崇尚“以义为义”的最高境界。D“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都是事与愿违,官员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是今天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游东林山水记【宋】王质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犹容与若无所为。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曲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嘹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注】阛阓:市区。容与:悠闲的样子。学童:与下文“沈庆”均为仆人的名字。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溪未穷,得支径 穷:走到尽头B或远一舍外 舍:客舍,房舍C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 披:分开,被吹开D引领长望而不可归 引:伸长,伸着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描写东林的山和水的一组是( )锐者如簪,缺者如玦 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 冈重岭复,乔木苍苍 冲怀罥袖,掩苒不脱风起水面,细生鳞甲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游记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东林山水。第一天重在写山,游览方式是步行;第二天重在画水,游览方式是舟游。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丽多彩的山水画。描写景物的词句多为四字,显得灵动而不板滞。C文章最后交代了写作缘由。姚、沈、周三君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却连年患病,遭遇不幸; 作者羁旅异乡,满怀愁绪。D丰富的想象,丰满的描述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写景时运用远近结合,山景、水景相互映衬等手法,富有变化。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志得意满而归,或犹容与若无所为。(3分)译文: (2)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3分)译文: (3)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 (3分) 译文: 1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自 叙唐杜荀鹤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1) 请简要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4分) (2) 赏析颈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师者, 。(韩愈师说)(2)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4)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6)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7)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8)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永远的布衣曾子孙守名说曾子是位布衣,似乎有些牵强,史载他为了养活父母曾经在莒地做过很短时间的“得粟三秉”的官职;但我总觉得他的这个官做得多少有些身不由己,曾子的骨子里有着太多的铮铮之音,与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远离喧嚣与尘世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同,他的不苟同于权贵更多的是一种济世的理想和品格。曾子的话语中不时地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仁以为己任”,这种掷地有声的精神气概,堪与日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媲美。从这一点上可以想见他的为官从政绝非倾慕权势,最多也只不过是生活艰难中的一种无奈之举。说他是位布衣,是位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其实也并不为过。站在荒烟蔓草的曾庙中,心中涌出无限的凄凉。相对于儒学的另两位大师孔孟,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不公。“至圣先师”孔子的身后,我们可以列出许许多多的荣耀,孔府、孔庙、孔林,至今车如流水马如龙。亚圣孟子的享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前来参拜者也是络绎不绝。那么我们的宗圣曾子呢?面容清癯、身材修长的曾参当初是奉父命至楚从学于孔子的,两年后随师入卫,自卫返回鲁国的时候,他的生活几乎陷入了绝境,“敝衣而耕,常日不举火”,但他并没有因为家境的贫寒而不思进取。他深知自己是后进弟子,在众多的师友之中处于劣势,因而他发愤苦学,不敢稍有懈怠。无论寒暑,哪管春秋,读书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曾子广为涉猎,学有思,习有问,这种异于常人的刻苦执着精神终于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和赏识。公元前482年,孔子最为赏识的弟子颜回病故后,曾子以其才学和品格真正成为了孔子的主要继承人。三年后,七十三岁的中国儒学大师孔子终于走完了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征程,在一个暖阳初升的早晨驾鹤西去。临终之际,他将儿子孔鲤的遗孤托付给曾子,叮咛再三,含泪长逝。悲痛欲绝的曾参哀毁过度,昏厥数次。如今想来,曾参那时必定感知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守丧三年后,他毅然决然地担负起承传儒学的大任。日以继夜,晨昏达旦,他不断地咀嚼着夫子的教诲,慢慢地浸润着高远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终于,他形成了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和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这些观念为中国的政治体系的形成、官吏自身修养的熏染和伦理价值取向的定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曾庙门前,我的脑海里面无数次出现了曾参独自沉思的情景。在人生的航线上,曾子是位懂得为自己定位的人。在那个洪荒时代,凭着超前的理念和治国的方策,他完全可以走上政途,必然会获得君相的垂青。事实也果真如此,当曾参五十岁时,齐国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然而自感责任在肩,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他只能放弃,此时的曾子要用思想的光辉照亮整个社会前行的路途。曾参对孔子的孙子循循善诱,把自己的思想如春风雨露般地洒落在孔汲的心田。在中国历史上,此后我们看到过好多临终托孤的催人泪下的场面,然而,孔子的这次托孤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被封为“宗圣,如果没有这次令后人一再感慨万千的孔子临终遗言,也许儒学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会是一场虚幻的大梦。我曾数度前往位于山东嘉祥的曾庙,去凭吊这位以自己的建树跻身于儒学五大圣人之一的曾子,然而残阳如血下的凄凉之感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曾子故里之争销烟仍在弥漫,我的心此时却隐隐作痛。曾子,不管出生在何处,他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伟大的精神和卓绝的品格!回头再望一眼暮色苍茫中的曾子庙,此时,霞光正从西边的天空悄然升起,一道道美丽的光波穿越亘古时空就那么静静地洒落在林立的碑碣和森然的古柏上,这让我到底感到了些欣慰。布衣曾子,正沿着荒草凄凄的小径,朝着霞光迤逦走来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曾子虽然当过官,却并非倾慕权势,只不过是生活艰难的一种无奈选择,由他的铮铮之言可以看出他济世的理想和品格。B第三段用对比手法来写曾庙与孔庙孟庙,作者心中有无限凄凉,因为曾庙没有孔庙和孟子享庙的大气考究,也没有络绎不绝的参拜者。C孔子临终前将孙子孔汲托付给曾子的遗言具有非凡意义,若非如此,曾子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和孝道观,也不可能继承和发展儒学学派。D文章引用的古文或警句,不仅佐证了作者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采,彰显了文化底蕴。E文章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于深沉中见赤诚,于温婉间现真情,概括分析了曾子的经历和成就,表达了对曾子精神和品格的赞美。17结合全文,请分条陈述曾子留给后人的有哪些“伟大的精神和卓绝的品格”。(4分)18试分析文章的结尾一段有何妙处。(4分)19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无限凄凉”转为感到“欣慰”,试探讨其原因。并结合实际谈谈“布衣曾子”的选择对你的启示。(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每小题4分)20阅读下面文字,结合这些代表的话,就我国影视创作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25字) (4分)xx年两会期间,网上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成采访文艺界委员的标配问题。莫言称:“看韩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要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大家喜欢看国外的影视作品,主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编故事编得确实好。”著名编剧高满堂表示他也曾看过几集:“挺好看的,因为它写了一个梦想现在的韩剧的商业化、反映题材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借鉴。”3月5日下午,王岐山参加了北京代表团审议。在听到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谈及人艺发展困境时,王岐山以最近在中国人气甚高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强调韩剧的内核与灵魂是儒文化,鼓励大家相信5 000年不断的中华文化。答: 21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两个段落的开头部分: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着系谁,这样放诞无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有人评价这两个文段:两个“一语未了”后虽然都同写声音,但两种声音却有不同的内涵。请你根据语境,为这个观点列出理由。(4分)要求:理由充分合理,语言表达准确、简明。22欣赏下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要求: 符合画面情景;表达鲜明生动;字数不超过30字。(4分)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大师问三个徒弟:“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 大徒弟正襟危坐,郑重地说:“宁可死在前进的路上!”二徒弟眨了眨眼睛,说:“暂时地停驻中途,待前方风险过后。” 小徒弟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新洲一中xx届高三年级“211”模拟测试(五)语 文 答 案1D【解析】A.“纤”读“xin”,“偌”读“ru”。B“囱”读“cng” , “削”“xio”。 C“珐”读“f”, “哄”读“hng”。2A【解析】B扭一纽 急及。C燥一躁 腊蜡。D角脚 犄一掎。3C【解析】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迷幻:迷糊虚幻。从“若隐若现”“朦胧”可知是讲景物看不清楚,应用“迷离”。得天独厚:天,天然,自然;厚,优厚。指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天造地设: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从“大自然的赐予”可知是得到大自然的厚爱,所以应选“得天独厚”。感应:指因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反应,符合语境。而最后一空前后分句间构成因果关系,应选“因为”。4A【解析】B赘余,“提出疑问”;数字表述不当,“超过10亿元”“大约xx万元”C语序不当,先“吃好、喝好”,再“吃得安全,喝得安全”;缺主语,在“期待节日期间吃好”前加上“人们”。D中途易辙“电商平台”前加上“意味着”。5B【解析】三处错误,骑桶者是虚构作品,揭示的是当时社会缺乏关爱和沟通的社会现实,表现呼唤真诚沟通和关爱的和谐人际交往环境的主题,卡夫卡不曾获诺贝尔奖。6D【解析】 以偏概全,原文2段贪得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对未得的贪取”两方面。7C【解析】 张冠李戴,原文第4段说到“以利为利”是官员的最低境界,此处值得借鉴的智慧应为最高境界的“以义为义”。8D【解析】表述绝对,原文最后一段“往往事与愿违”表述为都是事与愿违;“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中选择性、可能性表述成绝对性。9B【解析】 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10A【解析】 写的是松树;写的是水中荷花;写的是歌声。用排除法,故选A项。11C【解析】 C项,“姚、沈、周三君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却连年饱含忧患意识”。12 (1)有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家,有的人悠闲自得,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得分点:“或”“无所”各1分,大意1分)(2)夜已经很深了,山愈发显得高峻与迫近,阴森森地好像要下来与人搏斗。(得分点:“高”“下”各1分,大意1分)(3)我们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东林的美景几乎游赏完毕。(得分点:“朝昏”“殆”各1分,大意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游东林山水记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傍晚,(我们)从市区步行而出,沿着小溪向南行走一百步,离开溪流向西又走了一百步,又沿着溪向南行走。溪水上下游都是深绿色的,幽静深远,(水流徐缓)好像不想流动似的。还未走到溪水的尽头,就看到一条斜出的小路,向西高出地面几百尺。已经走到(小路的)尽头,那山的顶峰隐约青翠的地方,或许远在三十里之外:(顶峰一带的山形,)顶端尖尖的像簪子,环形有缺口的像玉玦,突出的像发髻,平圆的像玉璧。远处的树林,在烟云中时隐时现:(远处的树林)长在一起的如同欢聚,分开项生长的如同别离,排列整齐的好像长枪,杂乱的好像一堆散发,(我们)在幽暗不明中根据(自己的)想象、揣度给它们命名。水有几百条支流,分散错杂,纵横参差错落:(水)绵延的形成溪流,溢出的形成水泽,断开的形成池塘,干涸的成为了洼地(山间平地)。沙洲水滩以及岛屿,有的相向而合,有的相背雨离;青碧的树藤,互相覆盖缠绕。一叶叶小舟,在水上纵横进退:(人们划着船)摘取那翠绿的是菱角:挽采那红红的是莲花,抓举那白白的是鱼。有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家,有的人悠闲自得,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山上有座佛寺,有几十棵高大的松树,整齐地矗立在寺门的左右,松涛声一一分明,好像流水从空中坠落的声音。天色已晚不可久留,于是(我们)沿着山路从北面下来,重山叠岭,树木茂盛。一轮新月挂在高高的山顶上,月随人动,人走得慢月就慢随,人走得快月就快追。(我们)走到山脚,已是二更时分了。第二天,(我们)又转向北边经过小桥,沿着溪水向东行走,又向西拐了三四个弯,就来到了姚贵聪先生的家门前。(我们)到门下乘船,从柳竹掩映浓密的地方,顺着水渠出来。又拐了三四个弯,才来到大溪跟前,满眼都是荷花。风从两岸吹来,(红色的)荷花、(绿色的)荷叶被风吹开吹斜,摇曳多姿,荷叶繁盛,香气浓郁,沁人心脾。香气挂在衣袖间,香味经久不去。 (我们)暂时在古柳树下停歇,得到两缸酒,几种菱芡。又划着船进入荷花中,歌声豪放,笑声极大,声音震动了溪谷。风从水面生起,水面好像是生出了一层细小的鱼鳞;流荧点点,似乎是受到惊吓,倏忽而去。夜已经很深了,山愈发显得高峻与迫近,阴森森地好像要下来与人搏斗。天空没有一点云,星星明亮,倒映在水中,像珠子在镜子一般的水面上滚来滚去。跟随的仆从:有个叫学童的,会学百鸟鸣叫的声音,像是行走在空山深林间,听到一两声春鸟的叫声,自然而然使人惆怅惊骇;有个叫沈庆的,会唱歌,歌声回环婉转,嘹亮激越,加上风露的声音,他的歌声更加凄清,引人感触而心生悲伤。我们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东林的美景几乎游赏完毕。同行的人有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和我四个人。他们三人虽然生在世代相传的富贵人家,却都连年饱含忧患意识;我也寄居他乡,家乡在西南角的天边,伸长了脖子望了很久却不能回去。现在遇到东林山水,开口一笑,不是偶然的事情。(他们三人)都应该和道:“嘻!你替(我们)殷这次游玩的事情记下来吧。”13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参考译文】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诗经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才停止。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尚书,是政事的记载;诗,是和谐的音乐所附丽的篇章;礼,是行为规范的要领、具体准则的总纲。14(1) 贫病潦倒; 蔑视官场; 心系国、民,有救物济世之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以贫为乐,安守穷途。(任选4点,一点1分)(2) 内容上:揭露了是非混淆的社会本质;(1分)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前半句回答了颔联“闲吟客”的具体内容,后半句点明了尾联“平生肺腑无言处”的深层原因。(1分)15(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休说鲈鱼堪脍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徘徊于斗牛之间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江间波浪兼天涌 (7) 青青子衿 (8)鸡鸣桑树颠16BC【解析】 B作者感到无限凄凉的原因是曾子在后世没有受到应有的尊崇,作者为之感到不公;C. 两个“不可能”说法太绝对,从原文“如果没有这次令后人一再感慨万千的孔子临终遗言,也许儒学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会是一场虚幻的大梦”可知,这只是作者的推测。17(4分) 积极进取,刻苦执着,成为孔子的主要继承人;坚持理想,放弃名利,为传承儒学拒绝了齐楚晋国的厚聘;信守承诺,勇于担当,不辱师命,教化孔汲并且继承和发扬了儒学。(4分)18(4分) 再次描写曾庙,将霞光美丽、静谧森然的环境与前文荒烟蔓草的曾庙形成对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2分)用象征、想象手法,以霞光迤逦象征曾子思想永放光芒,升华主题,委婉含蓄,耐人寻味。(2分)19(8分)作者“无限凄凉”的原因是看到曾庙荒烟蔓草,联想起门庭若市的孔庙孟庙,感叹世界的不公,为曾子痛心。然而,转念一想,以曾子淡泊执着的境界,也未必太看重这些后人予以的盛名与浮华。一个本来就对功名漠然的人,也许更喜欢这种清净,所以作者转而“欣慰”。(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4分)曾子选择坚守理想放弃名利可以启示我们,一个人若眷恋功名权势,就很难甘守清贫,专心于研究,就很难独守寂寞,有所成就。那些成大家者,成大业者,只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并不关注身前生后的舆论和评价。(或:从曾子在劣势中选择奋起直追、刻苦执着可以启示我们,先天不足后天补,勤能补拙,所以处在劣势中的人永远都不需要悲观丧气,更应该勤奋努力。或者谈曾子选择信守承诺,担当重任的启示也可。联系实际谈启示,4分)20在影视创作中,一应学会借鉴(好的手法等),二应体现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三应增强文化自信。(一条2分,只要答出两条即可)21前者写王熙凤的笑声。古时女子不能在大庭广众随意发笑,贾府更是规矩严整,而王熙凤却可以在此笑声传扬,体现了王熙凤的个性张扬,因而黛玉纳罕“这样放诞无理”便自然贴切。后者写宝玉的脚步声。“一阵”“响”间接写出了这个少年走路的急迫(似乎没啥修养),因而黛玉疑惑他是“惫懒人物”也就合情合理。(意思对即可,别的答案理由适当也可正常评分)22示例:(1)眼见烟囱黑雾飘,看我治污有妙招。画上白云遮过去,掩耳盗铃真可笑。(2)烟囱吐出黑雾遮天蔽日,有人异想天开用一幅幅画上的白云进行粉饰,真是自欺欺人。23【作文写作导引】这是一道观点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所谓观点型新材料作文,就是材料中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观点及写作的范围,让考生选择并进行解读、阐释。观点型的新材料作文题往往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列举相同或相反 (以相反居多)的看法,以引发考生对核心问题的思考。材料围绕“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是亡,你该怎么办”这个核心问题, 让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本道作文审题立意只要选择三个徒弟中的一种做法即可。 抓材料中的观点句子逐一审题大徒弟正襟危坐,郑重地说:“宁可死在前进的路上!”(观点一)不惧生死,一往无前,勇气诚然可嘉,但要分析具体情况。二徒弟眨了眨眼睛,说:“暂时地停驻中途,待前方 风险过后。”(观点二)畏首畏尾,停滞不前,究竟能不能规避风险?小徒弟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观点三) 当风险就在身边,前后无退路可走,是不是也可 以另辟蹊径,打破常规思维,便会柳暗花明。 立意参考: 1、不惧生死,一往无前。勇气诚然可嘉, 但要分析具体情况。 2、畏首畏尾,停滞不前,不能规避风险。 等待也是一种智慧。 3、人生中常遇困境,此时要懂得变通, 另辟蹊径,打破常规。 其他紧扣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