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07953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哲理,不会给人成功,但会给人成功的方法!哲理不会给人幸福,但会给人幸福的道路!哲理中蕴藏着惊人的能量”这表明 ( )A.哲学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哲学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2.回顾上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反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科学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如实地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运用它指导实践可以使我们不犯错误和获得成功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A. B. C. D.4.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的两个方面内容是 (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A. B. C. D.5.“世界上没有意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 )A.唯物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6.“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7.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的基本特征有 (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9.两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课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 )A.有的事物是运动的,有的事物是静止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存在的10.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神经科学家认为,不同人之所以在思维和行为上有所不同,是与其大脑的物理连接、大脑皮层的沟槽深度有密切联系的。着进一步佐证了 (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意识的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人脑是形成意识的物质基础 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 11.针对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和环境承载超负荷的情况,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随着中国老龄化状况加剧,xx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上述材料所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应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中追求终极真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 B. C. D.12.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材料 ( )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说明运动时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说明时间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说明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A. B. C. D.13.xx年9月初,在美国芝加哥的国际制造科技展上,由超大型3D打印机打印出了世界首款3D打印汽车,其最高时速可达到80公里每小时。这说明 ( )A.科技发展不断改变着事物的固有属性 B.科技进步挺高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科技发展使电脑具有创造物质的功能 D.科技发展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14.亚马逊机器人知道我们的阅读和购物习惯;谷歌机器人知道我们关心什么;因很会聊天而火爆的机器人“小黄鸡”知道我们内心那些无法对人言说的情感和思绪。由此可见 ( )机器人的智能表现必将改变对意识本质的认识 机器人为我们认识自己提供了更加完备的工具发展机器人要把握规律性、坚持普遍性 发展机器人要遵循实践性、突出价值性A. B. C. D.15.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都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主观感受决定事物的价值 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16.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动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由此可见 ( )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历史性 人的认识都是对未来的反映 人的认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人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的制约A. B. C. D.17.漫画腾不出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8.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 )A.认识是时间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9.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A. B. C. D.20.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告诉我们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2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不断探索,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碳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上述材料说明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A. B. C. D.22.从哲学角度看,右侧漫画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体,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人都是处在社会整体中,个人要服从社会整体 实现人生目标,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A. B. C. D.23.发一条短信指令就能让在家“待命”的电饭煲开始煮饭;通过电脑操作,智慧家居里的电视机、节能灯、电冰箱等都会按要求开关;医生能遥控测量病人体温用上“物联网”技术,这些原本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就能轻松变成现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D.人们能够通过实践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24.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整体和部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5.美国金门大桥原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的“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造一座大桥的上亿资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整体与部分秘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0分)26.有人认为,“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只要尊重和服从自然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评析上述观点。(16分)27.从2002年启动工作至今,洛阳市一直把“福民、惠民、利民”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理念,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实现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是公民意识与城市文明一起成长,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提高。让文明创建造福市民群众,洛阳市向市民免费开放所有城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部分市内景点。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文明应该怎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14分)28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 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 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已由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圆满完成。通过第一期工程,我国已获得了大量的月球空间数据。 二期工程落月探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xx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完成月面移动和科学探测等任务。据悉,月球上夜晚温度最低时达到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可以达封150摄氏度。“这对电子元器件是一个巨 大考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 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将在xx至2020年之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20分)洛阳八中xx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政治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ABCCB 6-10 CDBDB 11-15 ACDBD 16-20 DDCCB 21-25 ACDCA二、非选择题(本题3个小题,共50分)26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人们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为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条件。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并不意味着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一味地顺从自然规律,只能成为自然规律的奴隶,达不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27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洛阳实际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8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类开展探月活动是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第一期工程,我国获得了大量的月球空间数据。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嫦娥三号的电子元器件能否经受月球零下180摄氏度和零上150摄氏度极限温度的考验,需要经过实践的证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可以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