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课程内容,本章内容,1、课程内容的概念 2、新课程关于课程内容的改革 3、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4、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泰勒: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一 概念,课程内容是指一些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法则和问题。,数学: 语文: 科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部分分别阐述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科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生命世界 四、物质世界 五、地球与宇宙,(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标准 1.对待科学学习,具体内容标准 1.1 想知道,爱提问。 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好。 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 1.2 喜欢大胆想象。 1.3 尊重证据。 讨论外星人的存在是科学的假设还是科学的结论。 讨论迷信为什么站不住脚。 1.4 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如观察月相、培育花卉、饲养小动物等。 1.5 愿意合作与交流。 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 ,体验合作的愉快。 1.6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二、新课程关于课程内容的变革,讨论,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有了什么变化? 数学 语文 科学 品德与生活,(一)新课程课程内容特点1,增强了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新课程课程内容特点2,增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课程内容综合化的三点体现,1 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阶段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有价值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一年级第一学期 1、我们的学校(参观,谈观后) 2、找秋天(接触自然,抓季节特征) 3、请到我家来作客(讲清我家的方位,行走路线,并操作接待) 4、和爷爷奶奶对话(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或讲学校里班级里的新事给爷爷奶奶听),一年级第二学期 1、学校附近有什么?(了解学校附近的社区设施) 2、找春天 3、到同学家作客 4、我长大了吗?(重返幼儿园,通过自己一年来的变化来认识自己),二年级第一学期 1、逛国际水产城(看谁认识的海产多,并选择一种介绍) 2、找一个家务小岗位 3、拜访邻居 4、访问居委会,二年级第二学期 1、游东港新城,看家乡变化 2、从学校周围看身边的污染 3、在社区找一份义务工作 4、跟爸爸妈妈去上班,三年级第一学期 1、竞选班干部(包含:班队主题活动或管理系统设计) 2、走访社区中的公共管理机构(包含:社区服务设计和模拟管理) 三年级第二学期 1、市场调查(包含:销售设计) 2、环境日(包含:环境设计),四年级第一学期 1、我是谁(包含:帮助低年级小朋友设计一份生活学习计划) 2、变迁(包含:建筑设计) 四年级第二学期 1、小当家(包含:一份家政设计) 2、安全问题(包含:安全策略设计),1、关于二区桥头河水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 2、对沈家门夜排挡经营状况的调查及未来的展望 3、从历届舟山国际沙雕节比较中看舟山旅游业的发展 4、沈四小食堂现状的调查 5、对舟山特色水产的调查研究 6、沈家门城区出租车经营状况调查,高段研究课题, 糟鱼的制作与研究(5年级4班) 日常废旧生活物品合理利用的调查研究(5年级1班) 家庭旧物回收使用调查研究(6年级3班) 对传统体育项目“放风筝”的调查研究(5年级4班) 鲜榨水果沙冰的制作(3年级5班) 花茶大学问(5年级1班) 关于家庭节电的调查(5年级1班) 我区汽车美容业现状调查与研究(5年级4班) 中西早餐的对比研究(5年级3班) 花语花艺初探(5年级3班),2 新课程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 综合性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3 各分科课程尝试综合化的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数学课程标准,“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践与综合应用 (1-3年级)实践活动 (4-6年级)综合应用 (7-9年级)课题学习,综合应用,(一)具体目标 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二)案例 例1 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 (1)现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 (2)若有8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说明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2 上海的电视塔有多高?北京的电视塔有多高?它们的高度大约分别相当于几个教室的高度?分别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知与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同时,学生还能学习如何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三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内容选择的三条原则,学科,社会,学生,课程 内容,课程标准,(一) 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使学生成为社会中的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包括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二)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社会),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所以,课程内容应该考虑到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即使在选择学术性学科的内容时,也应该尽可能地联系社会需要,以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较好地发挥社会效用。,20世纪初,一些教育家就曾注意到课程内容要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但他们走了极端,即只是根据报刊、杂志的常用书籍,以及书信来选择常用的词汇,甚至以此来选择历史、地理课的内容,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而很快就被遗弃了。,当我们考虑到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相互关系时,不仅要注意与现实社会的相关,而且还要注意与未来社会的相关。学校课程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觉察未来的各种选择及其后果,使学生意识到,未来确实可以是由我们自己的抉择造成的。所以课程内容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不仅使学生能适应社会,而且肩负起改造和建设社会的重担。,有些人把“学了就能在社会上派用场”作为衡量中小学课程内容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尺度。这是一种很肤浅的功利主义的倾向。,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三、生命世界 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1.多样的生物 (1)多样的生物之一:常见的植物 1.1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在校园内为树木挂标牌。 认识当地典型的植物,说出它们的一些典型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在校园和社区中观察常见的树木。,4.健康生活 (1)健康生活之一:生理与健康 1.3 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从计量分析全班同学的肺活量开始,讨论呼吸系统保健、呼吸系统传染病、抽烟 、一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三)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学生),课程内容是为特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而选择的。我们必须认识到,选择出来的课程内容,最终是为学生学习用的。课程内容若不能被学生同化,成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就永远是一种外在物,对他将来的行为、态度、个性等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选择课程内容时能够注意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对学校学习形成良好的态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学科内容基础性与学科前沿之间的关系 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并不是不让学生接触一些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了解一些新开发的学科前沿的领域是可以的,但学习的重点还是要放在让学生较牢固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上。因为只有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才能迎合动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名家观点: 泰勒关于课程选择的观点,泰勒的10条原则 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目标所蕴涵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蕴涵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使学生具有积极投入的动机; 4、使学生看到自己以往反应方式的不当之处,以便激励他去尝试新的反应方式; 5、学生在尝试学习新的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6、学生应该有从事这种活动的足够的和适当的材料; 7、学生应该有时间学习和实践这种行为,直到成为他全部技能中的一部分为止。 8、学生应该有机会循序渐进地从事大量实践活动,而不只是简单重复。 9、要为每个学生制定超出他原有水平但又能达到的标准; 10、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学习,即要让学生掌握判断自己成绩的手段,从而能够知道自己做得如何。,四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讨论,以下四种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 即:以下四种课程内容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编排的?,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1-2年级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4年级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6年级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7-9年级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数学 数的认识:,1-3年级: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4-6年级: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7-9年级: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课程标准,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不一定代表一个课题,也不一定占用一个课时。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同时达到多个目标,如学生在以“土壤“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同时习得有关土壤的性质、土壤和动植物生长、生活的关系等知识以及相关的探究方法,形成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语文课程标准 综合性学习,5-6年级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名家观点: 泰勒的观点,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提出的三个基本准则在40、50年代曾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它们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 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 整合性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一)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1、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 就是指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强调学习内容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2、横向组织 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主题设置课程内容,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三)科学课程的独特作用 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科学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本标准把三个领域(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展开。,(二)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1、逻辑顺序 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2、心理顺序 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的统一。因为,一方面,课程内容应该考虑到学科本身的体系。学科体系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三)直线式和螺旋式 1、直线式 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2、螺旋式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语文课程设计思路,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