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06221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穿越历史时空,假设你和甲、乙、丙三位同学回到西周武王时代,请判断你们谁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你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后归附周武王 B.甲同学曾随武王伐纣,立下汗马功劳C.乙同学出身于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D.丙同学属于西周姬姓王族成员,整日养尊处优【答案】C考点:分封制。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的,平民是没有资格获得分封的机会和条件的,故选C。13.“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答案】D考点: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斗争的问题,君权与相权互为节制,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皇权战胜相权的选项。明初废除丞相制度,而后来设置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军机处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所以答案选择D项。14.自西汉始,皇帝就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办法要么是起用亲信近臣以架空相权,要么是分化肢解相权,皇帝从中垂直统治。属于后者的是A.汉唐 B.唐宋 C.宋元 D.明清【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汉朝设置“中朝”,利用亲信架空相权。唐朝三省体制,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体现出皇权分化肢解相权。明朝废除丞相。15.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维护中央权威 B.强化君主集权C.减少决策失误 D.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答案】B考点:A项不属于一贯“理念”,没有准确反映材料。B项揭示了四个机构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因此是正确的。C项错在“根本”的表述上,古代封建制度改革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加强君权。D项不正确,明朝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故选B项。16.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答案】A考点:南京条约。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中表明的是英美等国在中国法律方面实行的是治外法权,这是清政府在南京条约的附件中承认的,故选。17.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答案】C考点:五四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灭洋”虽触及了救亡的时代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具有爱国主义和保国的含义,但是又把“中国”与“大清朝”等概念等同,这在主观上反映出义和团不反对清政府和封建制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所对应的同盟会纲领的内容,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具有反封建,但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口号,发生在1924-1927年,高潮是北伐战争,具有反帝反封建。但是题干要求是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应该是C。因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属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所以答案选C。18.1919年孙中山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 ,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下列哪一运动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答案】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辛亥革命虽 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但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此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进行了国民大革命,高潮是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 主义势力即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 ,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 19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本质上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A.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艰难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成熟【答案】A考点:全民族的抗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中国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化的过程,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故选A。D明显错误;B不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就表明国共处于对峙状态;C不对,材料无从体现。20.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D考点:解放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指中共即将发动解放战争,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故是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由守转攻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D,A发生在此之前, B是解放战争的结束战役, C是解放战争的关键。21.论民主一书指出,“希腊人的政治体制是一种乡镇会议式的民主”。其依据是A.希腊民主面向全体居民 B.古希腊小国寡民基础上的民主制C.财产等级制的推行 D.梭伦改革中分区管理民众的政策【答案】B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乡镇会议式”分析,体现了古希腊人数少、面积小,因此是一种小国寡民式的民主,故选B项。A项明显错误,古希腊民主制只是男性公民群体的民主;C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财产关系和分区的问题。22.“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此评价针对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答案】A考点:十二铜表法。依据材料中的“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反对贵族法官在刑 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选A。 23.xx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答案】C考点:英国政体是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首领 担任,所以首相领衔的政府集体对议会负责,是否辞职关键看议会对首相的信任程度。故选C。二、非选择题(38题26分,39题26分,共52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2分)秦汉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2分)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请用具体史实说明梁启超的观点。(6分)(2)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2分)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6分)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2分)【答案】(1)周朝:实行分封制。(2分)秦汉:郡县制和察举制。(2分)意义: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满洲贵族的统治,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分)(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6分)(3)“笼子”指的是实行三权分立,制约统治者的权力。(2分)通过法律与制度(或三权分立),制定了1787年宪法;总统是美国政府的首脑,经公民投票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总统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项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6分)趋势:政治民主化(2分)。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据材料一“ .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知识即可说明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结合察举制和征辟制可知汉朝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2)主要考查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历程。结合教材的史实归纳即可,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依据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结合美国的政治制度可知“笼子”指实行三权分立。结合美国三权分立的运行机制可知美国怎样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不难得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政治民主化。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后世界材料二: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美)费正清观察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造成当时中国所谓“静止的、落后的”社会因素。(6分)你怎样看待这种“静止、落后”中的“幸”与“不幸”?(8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95年至1949年间,为实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爱国主义者”所作的努力(要求指出主要阶层、代表人物、指导思想、主要实践活动)。(12分)【答案】(1)社会因素:君主专制的强化;小农经济模式及重农抑商政策;八股取士及思想禁锢(科举制度僵化及心学的统治)。(6分)怎样看待:从中国历史发展看,明清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农耕文明高度发展;从世界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大趋势看,明清统治者厉行专制、固守农耕经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造成了中国的落后。(8分)之成理即可。)(2)19世纪末维新派康有为等提倡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领导戊戌变法。20世纪初革命派孙中山等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20世纪20至40年代共产党毛泽东等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12分)考点:近代前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近代中国梦。(1)第一小问的社会因素主要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去分析,在制度上专制主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政策上重农抑商,思想上采取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第二小问“幸”与“不幸”主要考查这种“静止、落后”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中国自身历史发展来看,明清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农耕文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从世界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发展大趋势看,明清统治者厉行专制、固守农耕经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造成了中国的落后。(2)依据材料二中“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并结合所学从1895年至1949主要救亡活动,分成维新派、革命派个中国共产党等派别进行思考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