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考前试题精选语文:3文言文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06015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考前试题精选语文:3文言文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考前试题精选语文:3文言文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考前试题精选语文:3文言文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19-2020年高三考前试题精选语文:3文言文含答案 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不入。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禹目当复重瞳。 充书文重。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 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 (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注释】文给甘酸:此处疑有脱误,大意是: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 子长、子云: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字子云。 八采:传说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参见白虎通义圣人。 重瞳:传说舜的每只眼中有两个瞳仁。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 强:强求B文人之辞寡而章 章:同“彰”,鲜明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 被:遭受D按古太公望 按:根据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 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 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 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杨雄的文章。 B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奥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C世人劝王充“文贵约”“言尚省”,而王充则认为写书就像积累财富一样,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书多达万言,且篇幅长分量很大。 D本文在写作上的确“不类前人”。作者用“或曰”摸拟世人的不解与质疑,通过对比辨别,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3分)(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3分)(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3分)答案:9D(按:考察)10B (是世人对王充的置疑 也是世人对文章的评价标准 是王充对当时一般文章中现在的问题的陈述。)11C(王充认为“有用于世”的文章,多比少好,并不是认为只要多就是好。)12(1)貌美的人面孔并不一样,看起来都很漂亮;动人的歌声音不相同,听起来都很悦耳。(得分点:“面”、“佳”、“快”)(2)只要能被社会采用,即使写一百篇也没有害处;如果不被社会采用,即使只写一篇也没有补益。(得分点:“害”、“补”及被动句式)(3)现在不说我的文章有什么不对,而说我的文章太多;不说世人不喜欢好文章,却说他们不能接受我的文章,这正是我写的书不能简略的原因。(得分点:“善”、 “所以”及判断句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义田记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予尝爱晏子好仁,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呜呼!世之居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达到 B彰君之赐乎 彰:使显著C予尝爱晏子好仁 爱:仰慕D亲亲而仁民 仁:仁义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我腾跃而上B是隐君之赐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贤于平仲 王坐于堂上D其规模远举 其若是,孰能御之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作者敬重范文正公“义举”的一项是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 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范仲淹设置义田救济亲族与贤人的高尚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 B.范仲淹位高禄厚,全力周济族人,自己却一生贫穷,其子孙继承了他这一美好品质。 C.作者对范仲淹和晏子在接济穷人时不分亲疏、贤愚都一律平等对待,给予了高度评价。 D.文章列举社会上某些达官贵人只顾自己享乐的现象,衬托出范仲淹乐善好施品格之可贵。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3分)(2)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3分)答案:9D (仁:施行仁政)10B(两句中的“之”字都是结构助词“的”。 B 表并列/表修饰 C比/向D 代词,他/表假设。)11C (写晏子之仁有等级;写卿、大夫和士所为;写作者不记录范仲淹其他事迹的缘由)12C(“在接济穷人时,不分亲疏、贤愚都一律平等对待”错)13.(1)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帮助。(2)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儿子而已。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张顺张贵传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俾为都统 俾:提拔B.洎登舟 洎:等到C.众皆辟易 辟易:退避D.以死拒战 拒:抵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三舟联为一舫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素为诸将所服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C.有浮尸溯流而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乃有过被挞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分别表现张贵“智”“勇”的一组是A.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 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B.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 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C.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 乃举炮鼓噪发舟D.使持蜡书赴郢求援 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顺外号“矮张”,张贵外号“竹园张”,他们智勇双全,带领一支三千人的义军敢死队,从水道乘舟进攻元兵大营,援赴襄阳。B.元军防守严密,连锁数十里,鱼虾不度,但义军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并即“还报”,义军的机警、顽强等品质生动地体现出来。C.张贵抵达襄阳后,襄阳守将吕文焕竭力留下他共同守卫襄阳。不久襄阳平定,张贵告别文焕向东而下,凭借自己的勇猛返回到郢。D.本文在写作艺术上颇具特色,作者按战事发展顺序,详略有致地叙写,文字简洁、流畅而生动,极富表现力。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4分)(2)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3分)(3)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3分)答案:9.A(使)10.B.(表被动。A把;凭借C.表修饰;表转折D.是;竟然)11.D12.C(“凭借自己的勇猛返回到郢”错。)13.(1)这次行动不过一死罢了,你们如果有谁不是出于本心跟随,应该快点离开,不要破坏我们的大事。(每个分句1分)(2)众将士都很惊讶,认为他是神,于是为他修坟安葬,并且修庙来祭祀他。(每个分句1分)(3)身体遭受几十枪,因为体力不支被擒,最后宁死不屈而被杀害。(前两个分句各1分,最后两个分句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