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05215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含答案 历 史 试 题 xx、1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6页,第卷7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2.“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3.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4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5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上述“新文化”范畴的是A王阳明的心学 B郑板桥的兰竹图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D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6.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B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束缚人们思想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8下图为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起源于木简刻字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D木简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9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 A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0“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112011年8月22日,安徽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在今合肥、巢湖分设合肥县和居巢县,同属九江郡。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九江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B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C郡守、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D郡、县长官不得世袭12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A B C D13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商业征服 B宗教皈依 C财富侵蚀 D文明同化14同属海洋文明,古希腊有法律但倚重民主,古罗马有自由选举但更崇尚法律,之所以产生如此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政治家的执政理念不同 B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C城邦体制与帝国的政治需要不同 D人文主义的弘扬程度不同15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新制度的确立、完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16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17罗斯福总统在位长达13年之久。1947年第80届美国国会提出一项宪法修正案,把总统任期限定为两届。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肯定罗斯福的功绩 B.限制总统的权力 C.明确总统任职期限 D.尊重总统任期传统18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19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新文化运动中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20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当时毛泽东主张改善中美关系意在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 缓和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打破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外交的僵局A B C D21.xx年6月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xx年12月,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马里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这说明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 中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各国的根本利益因共同打击海盗而趋于一致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承担了应尽的责任A. B. C. D. 2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A B C D23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太平天国胜利后)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今后还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这表明太平天国政权反对西方国家支持清政府 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反对外国人侵略中国 希望西方各国与太平天国结成同盟A B C D24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A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B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C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2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6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击牺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A B C D27“(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A街市 B市镇 C草市 D夜市28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 B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 C世界从孤立、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开始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2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 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3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3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32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 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A B C D33下列文字是民国时期的一则征婚启事:“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 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 A B C D34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 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35叶书宗在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中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下列关于“改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指令性计划经济B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并存C从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D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36.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的中国1800-xx年城市化比率(注:规模达一万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推进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因素不包括1800年1949年1957年1978年xx年中国3.87.310.917.945.68A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一化三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乡镇企业的发展37.“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幅对联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盛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8.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的三大支柱,对其历史地位相同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美国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 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A B C D39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在于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扩大了农民土地经营的自主权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40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志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从材料中可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因素有科技发展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出现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建立跨国公司的推动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41题14分,42题12分,43题14分,共40分。4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经材料二 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蒋良骐东华录卷五材料三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枬论辫发原由材料四 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4分)(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或做法?有何相同之处?(4分)(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材料二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发表著名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2008年5月11日大洋网广州日报材料三 二战后的科技洪流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美国倾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几十年后,随着大国力量的消长,诸多的事实说明地球已经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新浪网博客论坛请回答:(1)据材料指出中国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主要原因?(2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的主要原因?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决定三次重大力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6分)(3)材料二、三对最近二十年美国世界地位的表述截然相反。你认为哪种观点符合事实?结合三段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43(14分)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上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2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l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4分)xx届高三阶段性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BCBBC 610ADDDC 1115ABDBB 1620CBCDD 2125ADBCA 2630DCCBD 3135AAADA 3640CAABA二、非选择题:共3题,41题14分,42题12分,43题14分,共40分。41.参考答案:(1)人伦(亲亲、血缘)角度,(2分)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就是孝。(2分)(2)认识: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2分)相同:将辫子问题政治化。(2分)(3)趋势:由单调到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2分)原因: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社会生活水平提高。(4分)42.参考答案:(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2分)(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综合国力(或经济实力)。(6分)(3)材料二的观点较符合史实。(1分)理由:美国以外的多种力量的崛起:欧盟成立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崛起的中国,已成为世界性大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仍在挑战着美国的支配地位;东亚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经济发展的第四极。(3分)(回答任意三点可得满分)43.参考答案:(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提高儒家政治地位,贯彻儒家政治理念。(实行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仁政,限制君权。)(2分)影响: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分)(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等。(4分)(3)相同:读经(2分) 新特点: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政治制度;重视农、工、商等经济类科目的教学。(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