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摸底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9817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摸底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摸底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摸底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摸底考试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长期存在 B行政效率的低下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官僚政治的弊端25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A灌溉工具 B播种工具 C除草工具 D耕土工具26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格物致知 B经世致用 C三纲五常 D发明本心27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 “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28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B民生状况有所改善 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D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29图7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路线图。与此对应的革命发展趋势是 A从学习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B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发展 C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D从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30从1993年3月到xx年2月,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个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 保险法等。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B保障企业合法地位 C建立民主法治国家 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31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32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A古希腊人秉持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入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D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33“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首相34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了 A产业变革的需要 B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C农业灌溉的需要 D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35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D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图示(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3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应该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6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秦代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权机构简表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两种不同政体的认识。(12分)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一一摘自文献通考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一一摘自朱子语类(1)依据材料,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你认为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有哪些?(8分)(2)有人说,这一时期通过改革形成了“政治新格局”,你是如何理解的。全面评价该格局带来的影响。(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一一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一一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和“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作者对“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在现代民主政治方面影响的评价?(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12月24日,日军调集12余万兵力、飞机200余架、各类大炮600多门,开始强渡新墙河,拉开了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序幕。 吸取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薛岳制定了“天炉”战术,在诱攻及伏攻地区纵深配备兵力,从四面八方像巨炉熔铁般围歼日军。为保证战术运用成功,20余万民众将新墙镇经荆州镇至长乐街的公路、桥梁彻底破坏,将田地放水成为一片沼泽,致使日军重炮兵、骑兵部队无法通过。为策应湘北战场,12月25日赣北作战开始,到1942年1月6日结束。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方战报称日军伤亡56944人,我方损失为28116人。重庆各报纸连续以大量篇幅报道战况,并发表评论祝贺长沙第三次大捷。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月11日的社论中写道:“敌人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同时进攻湘北,这在政治上是想表示它既可在海上进攻英美,也可在陆上同时进攻中国,以炫耀其兵力,此次长沙大捷,是有着国际意义的。”阵中日报1月31日社论称:“使全国将士心理上为之一变。因为过去一般人都有这样的错误心理,都是说敌人的箭头面向谁,谁就倒霉。这次可以证明你只要有卓越之指导,必死的决心,一样地也是攻不动的。”伦敦每日电讯报说:“际此远东阴霾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会战后的第22天,美国政府决定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贷款。(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背景与目的。(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和影响。(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6分)(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9分)参考答案(历史)参考答案A卷:24B 25D 26C 27C 28D 29C 30A 31C 32C 33B 34C 35AB卷:24D 25B 26A 27C 28B 29B 30D 31C 32B 33C 34A 35C40.(1)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遵循市场法则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组合,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使世界经济变成一个整体。(3分)特点: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全球贸易体系化;发达国家主导;规则制度不断完善。(8分) (2)发展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与国际组织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8分)评价: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6分)41材料一反映的是君主专制政体,皇权至上,家天下,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主政体,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两种政体只是体制不同,没有优劣之分;两种政体都创造了管理国家的政治形式,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成果;不同政体的产生,是由不同国情决定的;不同政体决定了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方向,对人类政治文明影响深远。(12分)45.(1)材料一认为宋初的改革使社会安定,战祸平息;材料二认为它造成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靖康之役”溃败,北宋灭亡。因素:评价者的立场不同、史学素养不同、占有的史料不同等。(8分)(2)“政治新格局”是指确立了“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政治格局。评价: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但也导致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7分)46.(1)双重革命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解决是指1875年法国制定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6分) (2)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政体的典范;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欧洲大陆最顽固的封建堡垒,建立了民主政治,法国大革命精神激励着世界各国人民。(9分)47.(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日军加紧对正面战场的进攻。目的: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灭亡中国。(6分) (2)原因: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其他战区和军队的大力配合。影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一定程度扭转了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9分)48.(1)二战结束后,法国实力削弱、国际地位降低;冷战格局下,美国加强对欧洲控制;欧洲一体化的影响。(6分) (2)二战中拒绝对德投降,赢得国际尊重;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促进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重塑法国大国形象,提高了法国国际地位。(9分,答出三方面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