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97313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 绵羊的长毛与短毛、棉花的细绒与长绒都属于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D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2阳阳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 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 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 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 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3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 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4下列对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理解正确的是() A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B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D 有些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5现有一株高茎(显性)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 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 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 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D 让甲豌豆进行白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6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见图)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尖女孩的概率是() A B C D 7荷斯坦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荷斯坦牛耳尖性状遗传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 由2的表现型可推定1为杂合子 C 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1 D 2与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8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 通过对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 C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很多 D c曲线可表示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9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 A DdRR和ddRr B DdRr和ddRr C DdRr和Ddrr D ddRr10某同学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后,写下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判断一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A 我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爸爸,一半来自于妈妈 B 我和我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C 我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 D 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1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数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C 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D 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单体0、92、23条12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 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 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 C 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D 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13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B 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C 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D 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1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决定的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15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能决定的是()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特异性遗传信息密码子的排列顺序DNA分子的稳定性 A B C D 16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 B 基因3不正常而缺乏酶3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 C 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 D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1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 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 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18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B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C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染色体片段交换一定导致基因重组 D 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19如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据图能得到的结论是()其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是X、或Y、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该生物进行基因测序应选择5条染色体 A B C D 20下列关于单倍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无同源染色体 B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与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21园艺工作者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材料,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直接染色观察 B 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 C 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D 培育出的多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2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割相应的RNA B DNA连接酶能将两个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黏合起来 C 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是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之一23某基因指导合成了一个两条链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是10236,氧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合成这个多肽的氨基酸的数目和指导它合成的DNA分子最少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 A 100 609 B 100 600 C 103 609 D 101 60024如图所示的四个家系中,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 B 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 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D 家系丙中,女儿不一定是杂合子25为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不正确的做法是() A 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 不能在特定人群中调查,要随机调查 C 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D 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xx春黄冈校级期末)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内,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和,发生的主要场所是,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CG、GC过程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需要原料、酶、能量等条件(2)已知过程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6%、16%,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4)请用一个图解表达人体内包含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27(10分)(xx春黄冈校级期末)图(一)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体内处于某状态下的一个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象;图(二)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动物的性别为,结合图二分析判断依据是(2)A细胞处于时期,C细胞的名称是(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用图一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图一中B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E的基因型是AB或或aB或(4)试在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数目与染色体数目的比例”的变化情况28(10分)(xx春黄冈校级期末)遗传学家摩尔根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1910年5月摩尔根在实验室的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尔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想知道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便做了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1)根据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结果,你能分别获得哪些结论?果蝇的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或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果蝇的红眼与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2)根据F2中果蝇性别表现,摩尔根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试用遗传图解释摩尔根的实验结果(红眼基因为B、白眼基因为b)(3)摩尔根通过测交进一步验证此假说是否正确,他选用类型果蝇交配,若此杂交后代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时,则假说是正确的29(10分)(xx惠安县校级模拟)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1)对实验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0:3,据此推测节瓜的性别类型由对基因控制,其遗传方式符合基因的定律(2)若第一对基因以A、a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表示,第三对基因以C、c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一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实验二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3)为验证上述推测,分别将实验一F1正常株、实验二F1正常株与基因型为的植株测交,实验一F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实验二F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30(10分)(xx春黄冈校级期末)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所示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子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填育种类型:(2)的育种类型的原理是,优点是(3)过程用到的试剂是,原理是(4)若过程是AA植株和AAAA植株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该植株所结果实无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xx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 绵羊的长毛与短毛、棉花的细绒与长绒都属于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D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考点: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2、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解答: 解:A、绵羊的长毛与短毛、棉花的细绒与粗绒、短绒与长绒都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隐性性状是指杂种一代不能表现的性状,隐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B错误;C、性状分离指的是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与亲本不同性状的现象,C正确;D、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Dd,D错误故选:C点评: 对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概念和相互关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阳阳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 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 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 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 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考点: 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失败的原因是:(1)方形积木不易混匀,导致实验误差较大;(2)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产生的后代性状比例为1:2:1解答: 解:A、使用方块可能使两种积木混合不均匀,因此应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A正确;B、如果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会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A正确;C、继续重复抓取,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以减少实验误差,C正确;D、小桶中配子的数目若过少,误差将会增大,不能保证两种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且该学生抓取的结果不符合1:2:1,是因为其抓取的次数太少,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方形积木和方形积木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明确每次抓取后都要将积木放回原桶中,这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 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解答: 解:A、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错误;B、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B正确;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而不是演绎的内容,C正确;D、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D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孟德尔实验采用的方法,识记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解释(提出的假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下列对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理解正确的是() A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B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D 有些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考点: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解答: 解:A、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a,A正确;B、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B错误;C、D和d是等位基因,而D和D、d和d是相同基因,C错误;D、有些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仍遵循孟德尔定律,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现有一株高茎(显性)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 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 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 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D 让甲豌豆进行白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由于甲为显性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要确定甲的基因型,可以用杂交或自交等多种方法解答: 解: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但是该方法需要去雄、授粉、套袋等繁琐的过程,A错误;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若出现矮茎,说明甲是杂合子,但是该方法也需要繁琐的去雄等过程,B错误;C、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该方法也是比较复杂,C错误; D、由于甲为显性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而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故要确定其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让甲豌豆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个体出现,则甲为杂合子,反之则为纯合子,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6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见图)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尖女孩的概率是() A B C D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属于无中生有,所以平发际是隐性性状,尖发际属于显性性状由此推出约翰的父母基因型为Bb由此答题解答: 解:子女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尖发际的夫妇生出了平发际的约翰,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尖发际的基因B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平发际的基因b,即基因组成都是Bb如图所示:生平发际的概率为,有要求是个女孩,所以为生一个平发际的女孩概率为:=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重点要掌握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和分离定律的分析方法,注意审查题目的信息,考查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7荷斯坦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荷斯坦牛耳尖性状遗传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 由2的表现型可推定1为杂合子 C 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1 D 2与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荷斯坦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1和2都是V形耳尖,而其后代2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以判断V形耳尖为显性性状根据1和3可判断V形耳尖不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所以V形耳尖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据此答题解答: 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可判断V形耳尖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A错误;B、由2的表现型可推定1和2为杂合子,但无法判断1是否为杂合子,B错误;C、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来自3,而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则来自1和2,C正确;D、2的基因型为aa,5的基因型为Aa,所以2与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 通过对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 C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很多 D c曲线可表示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Aa连续自交后代基因型和比例如下表解答: 解:A、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所以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A正确;B、通过对图示分析,杂合子的比例为()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B正确;C、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相等,因此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也可用b曲线表示,C错误;D、杂合子的比例为()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即c曲线,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着重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在杂合子持续自交的过程中,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纯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理解能力9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 A DdRR和ddRr B DdRr和ddRr C DdRr和Ddrr D ddRr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则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_R_,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它们杂交产生的F1再进行测交,即F1ddrr解答: 解:单独分析高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高杆:矮杆=1:1,说明F1的基因型为Dd;单独分析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抗病:染病=1:3,说明F1中有两种基因型,即Rr和rr,且比例为1:1综合以上可判断出F1的基因型为DdRr、Ddrr故选:C点评: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基因型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意判断基因可能的基因型;其次要求考生能利用逐对分析法,结合柱形图,判断出F1的基因型,再进一步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10某同学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后,写下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判断一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A 我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爸爸,一半来自于妈妈 B 我和我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C 我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 D 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考点: 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分析: 根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该同学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细胞受精以后发育而来的,其细胞核内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解答: 解:A、该同学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但是其线粒体内也有DNA(来自于母亲),所以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于母亲的多于父亲的,A错误;B、该同学和他的弟弟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是母亲形成的卵细胞和父亲形成的精子有若干种,所以形成的受精卵也有若干种,所以他与弟弟遗传物质相同的可能性很小,B错误;C、该同学细胞内的染色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C正确;D、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一般大小都是相同的,但是性染色体大小不同,Y比X短小,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数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C 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D 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单体0、92、23条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 解: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A正确;B、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不成对,B错误;C、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精细胞)或1个成熟生殖细胞(卵细胞),C错误;D、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单体0、92、0条,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明确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其数目不能以对为等位,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 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 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 C 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D 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 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解答: 解:A、格里菲思说明了肺炎双球菌存在转化因子,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根据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B正确;C、根据R型细菌小鼠存活,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C正确;D、根据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D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B 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C 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D 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 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分离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因此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中放射性不会增高,A错误;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而搅拌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因此即使搅拌不够充分,也不会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高,B错误;C、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C错误;D、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含有亲代的DNA链(含32P),且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数目越多,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及相应的元素组成;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明确搅拌离心的目的,能解释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大小的原因1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决定的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考点: 基因与DNA的关系;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解答: 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A错误;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正确;C、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而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DNA分子是由两条具有反向平行关系的子链螺旋而成的,在链的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错误;D、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2个DNA分子,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5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能决定的是()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特异性遗传信息密码子的排列顺序DNA分子的稳定性 A B C D 考点: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能决定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解答: 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着遗传信息,其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正确;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正确;遗传信息存储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正确;密码子是指信使 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而信使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故密码子的排列顺序是由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的,正确;DNA分子的稳定性由于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不变,以及碱基之间的氢键有关,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6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 B 基因3不正常而缺乏酶3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 C 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 D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分析: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答: 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基因1和基因4能表达合成酶1和酶4,且基因3和基因2最好不表达合成酶3和酶2,因而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A正确;B、基因3不正常而缺乏酶3,则不能合成苯丙酮酸,因而也就不能引起苯丙酮尿症,B错误;C、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则酪氨酸不能合成黑色素,所以将导致人患白化病,C正确;D、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解,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分析题图,明确图中酶1、酶2、酶3和酶4的作用及苯丙酮尿症形成的原因1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 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 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考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 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解答: 解: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具有突变具有普遍性,故A正确;B、无论是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故B错误;C、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故C错误;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时间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记得相关知识点即可解题18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B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C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染色体片段交换一定导致基因重组 D 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考点: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 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最经常的应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解答: 解:A、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是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该过程分别发生在减前期和减后期,为有性生殖过程,A正确;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若只含一对等位基因时只有分离没有重组,B错误;C、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布的基因相同,则染色体片段交换并不会导致基因重组,且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D、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不含染色体,也不会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只会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如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据图能得到的结论是()其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是X、或Y、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该生物进行基因测序应选择5条染色体 A B C D 考点: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分析: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分析题图: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含有8条染色体、5种不同形态(X、Y、)、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X、或Y、)解答: 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该个体所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是X、或Y、,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细胞中含有5种不同形态(X、Y、)的染色体,正确;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但只有4种形态(X、或Y、),错误;该生物进行基因测序应选择5条染色体(X、Y、),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组、基因组计划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0下列关于单倍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无同源染色体 B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与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考点: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 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解答: 解: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可能有二个染色体组、三个染色体组,所以可能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都属单倍体,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有二个染色体组,B错误;C、单倍体生物由配子发育而来,所以其体细胞与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生物体细胞中如果含有2个染色体组,则是二倍体;如果含有4个染色体组,则是四倍体,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单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单倍体生物是指未经受精作用,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生物如果亲代是多倍体生物,则单倍体生物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仅当亲代是二倍体生物时,单倍体生物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21园艺工作者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材料,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直接染色观察 B 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 C 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D 培育出的多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考点: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低温处理幼苗固定细胞的形态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解答: 解:A、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需要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进行观察,A错误;B、检测染色体时,使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作为染色剂,B错误;C、一般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此植株中仅处于分裂前期之前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D、培育出的多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能进行有性生殖,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素材,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多倍体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2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割相应的RNA B DNA连接酶能将两个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黏合起来 C 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是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之一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解答: 解:A、限制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割相应的DNA而不是RNA,A错误;B、DNA连接酶能将两个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黏合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B正确;C、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C正确;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是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之一,一般有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和个体水平上的鉴定,D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明确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其核心步骤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3某基因指导合成了一个两条链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