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建(构)筑物消防员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89476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PPT 页数:277 大小:1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建(构)筑物消防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7页
2018年建(构)筑物消防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7页
2018年建(构)筑物消防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 初级技能培训课件,2018年3月,主要内容,基础知识 第一篇,初级技能 第二篇,一、消防工作概述 二、燃烧基础知识 三、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四、消防水力基础知识 五、电气消防基础知识,一、防火巡查 二、消防控制室监控 三、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六、建筑消防基础知识,七、建筑消防设备基础知识 八、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九、初起火灾处置基础知识 十、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十一、职业道德,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基础知识,第一节 火灾定义和危害 一、火和火灾的定义: 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者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凡是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或)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均可称为火灾。,二、火灾的危害 (一)毁坏财物; (二)残害人类生命; (三)破坏生态平衡; (四)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三、火灾的特征 (一)发生频率高; (二)突发性强; (三)破坏性大; (四)灾害复杂; (五)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 (六)灾后事故处理艰巨。,四、火灾分类 (一)按可燃物的类型 和燃烧特性分类 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二)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损失分类 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类: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第二节 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一)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二)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三)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四)维护公共安全。 二、消防工作的特点: 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技术性,(三)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 消防法明确指出: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第二章: 燃烧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一、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二、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连锁反应,即由游离基在瞬间进行的循环连续反应。 燃烧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游离基的链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三、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可燃物,引火源,助燃物,(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按物理状态分,有固体、液体、气体三大类可燃物。 (2)助燃剂: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剂主要是氧,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 (3)引火源: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根据引起物质着火的能量来源不同,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二) 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第二节 燃烧类型 按照其发生的瞬间特点不同,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一、闪燃 含义: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越小。根据闪点将液体生产、加工、储存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闪点28的液体)、乙(闪点28但60的液体)、丙(闪点60的液体)三个类别,二、着火 含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 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物质的燃点越低,则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三 、自燃 含义: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四、爆炸 含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 一、可燃物的燃烧过程 二、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一)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 表面燃烧、阴燃、分解燃烧、蒸发燃烧 (二)液体物质的燃烧方式 蒸发燃烧、动力燃烧、沸溢燃烧、喷溅燃烧 (三)气体物质的燃烧方式 扩散燃烧、预混燃烧,第四节 燃烧产物 一、含义及分类 含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烟雾等。 分类:完全燃烧产物: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硫SO2等; 不完全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CO,醇类等。,二、不同物质的燃烧 (一)单质的燃烧产物 (二)化合物的燃烧产物 (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 (四)木材的燃烧产物 三、燃烧产物的毒性,四、烟气 含义:由燃烧或裂解作用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总称为烟气。 危害性:烟气的毒害性、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恐怖性。,五、火焰、燃烧热和温度 (一)火焰 含义:指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域 组成:焰心、内焰、外焰 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 应强度。 (二)燃烧热和燃烧温度 燃烧热含义: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的 热量。 燃烧温度: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六、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燃烧进行 为火情侦查和寻找火源点提供参考依据 (二)不利影响: 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 有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 高温会使人员烫伤 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热传播对火灾发展变化的影响。 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有三种途径,即: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一)热传导 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从温度较高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另一端的过程叫热传导。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这种传热性能,一般说来,固体物质是最强的热导体,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其中金属材料为热的优良导体,非金属固体多为不良导体。,(二)热辐射 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热量的现象,叫做热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任何介质,也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通过热辐射传播的热量与其表面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方式。,(三)热对流 热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热对流。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试验证明:热对流速度与通风口面积和高度成正比,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风能加速气体对流。 方式: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气体对流、液体对流。,二、爆炸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爆炸冲击波能将燃烧着的物质抛散到高空和周围地区,如果燃烧的物质落在可燃物体上就引起新的火源,造成火势蔓延扩大。 三、建筑耐火等级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建筑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耐火程度的标准。耐火等级高的建筑,火灾时烧坏、倒塌的很少,造成的损失也小。 四、气象条件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风、湿度、气温、季节等气象条件对火势发展和蔓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风和湿度影响最大。,第六节 防火与灭火基本原理 一、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基本条件。因此,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 根据燃烧条件,灭火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第一节 危险化学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二、分类 按危险货物的危险性或最主要危险性分类: 1、爆炸品 2、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 气体的物质,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6、毒性物质和感染物质 7、放射性物质 8、腐蚀性物品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按危险货物的危险性或最主要危险性分类: 1、爆炸物 2、易燃气体 3、易燃气熔胶 4、氧化性气体 5、压力下气体 6、易燃液体 7、易燃固体 8、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9、自燃液体 10、自燃固体 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12、遇水易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 13、氧化性液体 14、氧化性固体 15、有机过氧化物 16、金属防腐剂,第二节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一、爆炸物 特性:爆炸性、敏感性、殉爆、毒害性 二、易燃气体 特性:易燃易爆性、扩散性、物理爆炸性、带电性、腐蚀毒害性、窒息性、氧化性 三、易燃液体 特性:易燃性、蒸发性、热膨胀性、流动性、静电性、毒害性,四、易燃固体 特性:燃点低,易点燃、遇酸和氧化剂易燃易爆、自燃性、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五、自燃固体和自燃液体 特性: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 六、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特性:遇水易燃易爆性、遇氧化剂和酸着火爆炸性、自燃危险性、毒害性和腐蚀性,七、氧化性物质 特性:强烈的氧化性、可燃性、混合接触着火爆 炸性 八、有机过氧化物 特性:分解爆炸性、易燃性、伤害性 九、毒性物质 十、腐蚀性物质 特性:腐蚀性、毒害性、火灾危险性,第四章: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第一节 水的性质 一、水的基本特性 水的比热容 水的汽化热 水的冰点 二、水的主要物理性质 密度和容重 黏滞性 压缩性 膨胀性 溶解性 水的导电性,三、水的化学性质 (1)水的分解:当水蒸气温度超过1500以上时,水蒸气会迅速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2)水的化学反应 水与活泼金属反应 水与金属粉末反应 水与金属氢化物反应 水与硅金属化合物反应 水与碳金属反应 水与硼氢类物质反应 水与磷化物反应,第二节 水的灭火作用 水的灭火作用主要有冷却、窒息、稀释、分离、 乳化等方面,灭火时往往是几种作用的共同结果, 但冷却发挥着主要作用。,第三节 消防射流 一、消防射流 定义:指灭火时由消防射水器具喷射出来的 高速水流。 类型:密集射流 喷雾射流 分散射流 开花射流,二、消防射水器具 (一)消防水枪:由单人或多人携带和操作的以水作为灭火剂的喷射管枪。 直流水枪:喷射密集充实水流的水枪,具有射程远、水量大、冲击力强等优点。 充实水柱: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38cm圆孔处的一段射流长度。 喷雾水枪:一种喷射雾状射流的消防水枪 特点:比密集射流有更好的冷却和窒息效果,对可燃液体及气体吹灭和乳化灭火作用。 开花直流水枪:喷射直流水流和开水水流。,多用水枪:既可以喷射密集射流,也可以喷射雾状射流,有的还可以喷射水幕。 脉冲水枪:一种新型水枪, 由脉冲水枪、高压气瓶、贮水 罐等组成。其水渍损失小、用 水量省、灭火效率高,主要扑 救初起的小面积A、B、C、 E类火灾和交通工具火灾。 (二)消防水炮大型号的“消防水枪”,最大差异在于非手持。 按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车载式和移动式三种。 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电控和液控三种。,第五章:电气消防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第一节 电工学基础 一、直流电路 (一)电路和电流 电路:电流所流过的路径。 电流: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 电流分为脉动、交流、直流三大类。 (二)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电压:又称电压差,是衡量电场力做功大小 的物理量。UAB=WAB/q 电位: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 电动势:电源力移送单位正电荷从负极到正极过程中所做的功。,(三)电能和电功率 电能:电流通过负载时做的功 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四)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导体电阻客观存在,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几何尺寸和导体的温度。 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五)串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 特点: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 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 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 各电阻分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并联电路: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 也连在一起,然后两端接入电路。 特点:电路有若干条支路;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 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每一元件两端的电压U都是相同的; 总电阻与所有元件电阻的关系为: 1/R=1/R1+1/R2+1/Rn (六)电流的热效应 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现象。 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Q=I2Rt,二、交流电 (一)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 周期:交流电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 频率:交流电每秒变化的次数。 (二)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瞬时值:交流电在某一时刻的大小 最大值:最大的瞬时值,也称幅值 有效值:通过电阻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热量和直流电流通过同一电阻在相同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相等,则这个直流电流的数值叫做交流电的有效值。 三、常用电工仪表 电工仪表按用途分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第二节 电气防火 导致电气火灾的有很多,如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 电气火灾大都是因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安装或使用不当、电器产品质量差、雷击或静电以及管理不善等造成的。 一、过载:指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在运行中超过安全载流量或额定值。 二、短路:是电气设备最严重的一种故障状态。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或地线)在某一点相碰或相接,引起电器回路中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在短路点或导线连接松动的电气接头处,会产生电弧或火花。电弧温度可达6000以上。,三、接触不良: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处由于接触面处理不好,接头松动,造成电阻过大,形成局部过热的现象。 四、烘烤:电热器具,照明灯具安装不当或长期通电无人监护管理时,就可能使附近可燃物受到高温烘烤而起火。 摩擦:旋转电气设备,转子与定子相碰或轴承出现润滑不良、干枯产生干磨发热或虽然润滑正常但出现高速旋转时,都会引起火灾。 五、接地故障:接地装置基本作用是给接地故障电流提供一条经大地通向变压器中性接地点的回路,也为雷电流和静电电流构成与大地间的通路。无论哪种电流,流过不良的接地装置时,均可能引起火灾。,六、静电:是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七、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复杂放电现象。 破坏作用:电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 安全措施:设避雷针和避雷线、带(网),使建筑及突出屋面的物体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被保护物金属部分可靠接地,屋内金属回路连接成闭合回路,天线安装避雷器或防雷转换开关。,第六章: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建筑物的分类和构造 1、建筑物的定义: 建筑物是指供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以及进行各种文化、体育、社会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建筑物的分类: (1)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 建筑物:直接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或从事文化、体育、社会等其他活动的房屋,如厂房、住宅、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 构筑物:间接的为人们提够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如隧道、水塔、桥梁、堤坝等。,(2)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 A、民用建筑 B、工业建筑 C、农业建筑 (3)按建筑结构分类: A、木结构建筑 B、砖木结构建筑 C、砖混结构建筑 D、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E、钢结构建筑,(4)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 及使用材料分类:,A、砌体结构 B、框架结构 C、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D、特种结构,(5)按建筑高度分类:,A、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 层及2层以上 的公共建筑,厂房、库房 B、单、多层建筑:9层及9层以下居住建筑;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多层 、建 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C、地下建筑,(6)高层民用建筑按照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可分为一类建筑和二类建筑;同时,工业建筑按照生产类别和储存物品类别分类,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别。 3、建筑物的构造 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和屋顶等六大部分组成,(二)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 1、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通常根据室内火灾温度变化特点,将火灾发展分成初起、发展、猛烈、衰减四个阶段。 火灾在初起阶段容易控制和扑灭,如果发展到猛烈阶段,不仅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扑救,而且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途径 (1)蔓延的方式:建筑火灾蔓延是通过热的传播进行的。主要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2)蔓延的途径 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通过竖井蔓延、由窗口向上层蔓延、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三)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等级 1、建筑材料的分类 按材料的化学构成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为结构材料、构造材料、防水材料、地面材料、装修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卫生工程材料、防火等其他特殊材料。,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含义: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化学变化,是评价材料防火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材料燃烧火焰传播速率、材料燃烧热释放速率、材料燃烧热释放量、材料燃烧烟气浓度、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等材料的燃烧特性参数,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1、A2、B、C、D、E、F七个级别。,A1级材料: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内的所有火灾阶段都不做出贡献,如无机矿物材料等。 A2级材料:在充分发展火灾条件下,对火灾荷载和火势增长不会产生明显增加,如金属材料等。 B级材料:在受到单一燃烧物的热攻击下,产生少量的横向火焰蔓延,其本身单独不会导致轰燃,如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等。 C级材料:在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轰击下试样产生有限的横向火焰传播。 D级材料:在较长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 E级材料: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 F级材料:未做燃烧性能试验的材料和不符合以上等级的材料,如各类天然木材、木质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等,(四)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根据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同,可以分为: (1)不燃烧体:用不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砖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或楼板、钢屋架等。 (2)难燃烧体: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木质防火门、木龙骨板条抹灰隔墙体、水泥刨花板。 (3)燃烧体:用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板等。,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含义: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和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判定条件:失去稳定性、失去完整性、失去隔热性,这三个条件任一条件出现时,都表明该建筑构件达到了耐火极限。,3、主要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因素 墙体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和厚度有关;柱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及截面尺度有关。钢柱虽为不燃烧体,但有无保护层可使其耐火极限差别很大。钢筋混凝土柱和砖柱都属于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是随其截面的加大而上升;现浇整体式肋形钢筋混凝土楼板为不燃材料,其耐火极限取决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五)建筑耐火等级 1、含义: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或建筑构件、配件、材料所应到达的耐火等级。 2、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目的: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又有利于节约投资。 划分依据:我国现行国家有关标准选择楼板作为确定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基准 划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耐火等级,详见66、67页表格。 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一级耐火等级和二级耐火等级,详见68页表格。,3、建筑构件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和建筑耐火等级之间的关系,概况起来是: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二级耐火等级的主要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除吊顶和隔墙体为难燃烧体外、其余构件为不燃烧体;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除防火墙体外其余构件有的用难燃烧体,有的用燃烧体。,4、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 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物的高度和其在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确定,具体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如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5、建筑耐火等级的检查评定:,在实践中检查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进行判定。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及板墙结构、砖混结构,可定位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用木结构屋顶、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可定性为三级耐火等级;以木柱、木屋架承重,难燃烧体楼板和墙的可燃结构建筑可定性为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六)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1、建筑选址 (1)周围环境选择 (2)地势条件选择 (3)考虑主导风向 (4)划分功能区,2、防火间距,含义: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称为防火间距 。,目的:设置消防车道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发生火灾时,消防车道畅通无阻,迅速到达火场,及时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4、消防扑救面 含义:是指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车作业和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3、消防车道,(七)建筑防火、防烟分区,1、建筑防火分区,含义: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目的:发生火灾时将火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阻止火势蔓延,以便于人员安全疏散,有利于消防扑救,减少火灾损失。,类型:建筑防火分区分水平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水平分区:是指在同一水平面(同层)内,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防火分隔物(如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等),将该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成若干个防火区域、防火单元,阻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垂直防火分区:是指上、下层分别用一定耐火性能的楼板和窗间墙的构件进行分隔,防止火势沿着建筑物各种竖向通道向上部楼层蔓延。,划分原则: (1)分区的划分必须与使用功能的布置相统一; (2)分区应保证安全疏散的正常和优先; (3)分隔物应首先选用固定分隔物; (4)越重要、越危险的区域防火分区面积越小; (5)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要求增加一倍;当局部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2、建筑防烟分区,含义:是指在建筑屋顶或顶棚、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分隔而成,具有一定蓄烟的空间。,目的:为了在火灾初期阶段将产生的烟气控制在一定区域内,并通过排烟设施将烟气有组织的排出室外,防止烟气侵入通道或蔓延到其他区域,以满足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的需要。,划分构件:挡烟隔墙、挡烟梁(突出顶棚不小于50cm)、挡烟垂壁(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c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划分原则: (1)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2) 每个防烟分区所占据的建筑面积一般控制在500以内,当建筑物顶棚高度在3m以上时允许适当扩大,但最大不超过1000 ; (3)净空高度超过6m的房间,不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面积等于防火分区的面积。,第七章: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定义及作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种设置在建、构筑物中,用以实现火灾早期探测和报警、向各类消防设备发出控制信号,进而实现预定消防功能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2、组成 一般由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构成。,3、工作原理 平时安装在建、构筑物中的火灾探测器常年累月的实时监测被警戒的现场或对象。当建、构筑物内某一被监测现场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及火灾特有的气体等信号并转化成电信号,立即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火警信号,经过与正常状态阀值或参数模型分析比较,若确认着火,则输出两回路信号:一路指令声光报警器显示装置工作,显示火灾现场地址(楼层、房号等),记录下发生火灾的时间,同时启动报警装置发出音响报警,告诫火场现场人员投入灭火操作或从火灾现场疏散;,另一回路指令启动消防控制设备,自动联动启动断电控制装置、防排烟设施、防火卷帘、消防电梯、火灾应急照明、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防止火灾蔓延、控制火势及时扑救火灾。一旦火灾被扑灭,火灾报警系统又会回到正常监控状态。另外,为了防止系统失控或执行器组建、阀门失灵而贻误救火时间,现场附近还设有手动报警系统,用以手动报警以及控制执行器动作,以便及时扑灭火灾。,(二)防排烟系统 1、作用: (1)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2)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3)控制火势蔓延,2、机械排烟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机械排烟系统是由挡烟构件(活动式或固定式挡烟垂壁、挡烟隔墙、挡烟梁)、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道、排烟风机、排烟出口及防排烟控制器组成。当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由火场人员手,动控制或由烟感探测器将火灾信号传递给防排烟控制器,开启活动的挡烟垂壁将烟气控制在发生火灾的防烟分区内,并打开排烟口以及排烟口联动的排烟防火阀,同时关闭空调系统和送风管道内的防火调节阀,防止烟气从空调、通风系统蔓延至其他房间,最后由设置在屋顶的排烟机将烟气通过管道排至室外。,2、机械加压系统送风防烟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组成: 机械加压系统送风防烟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防烟部位(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风机控制柜等组成。,原理:机械防烟是在疏散通道等需要防烟的部位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维持高于建筑其他部位的压力,从而把着火区域所产生的烟气堵截于防烟部位之外。,(三)消防栓给水系统 1、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定义和作用:设置在建筑物外墙中心线以外的一系列消防给水工程设施。该系统可以大到负担整个城镇的消防给水任务,小到可能仅负担居住区、工矿企业或单体建筑物室外部分的消防给水任务,其通过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鹤)为消防车等消防设备提供火场消防用水,或通过进户管为室内消防给水设备提供消防用水。,组成:根据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类型和水源、水质等情况不同,系统在组成上不尽相同。有的比较复杂,像生活、生产、消防合用的室外给水系统,通常由消防水源、取水设施、水处理设施、给水设备、给水管网和室外消火栓等设施所组成。而独立消防给水系统相对就比较简单,省缺了水处理设施,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类型 按水压不同可分为室外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室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室外高压给水系统。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独立消防给水系统。,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定义和作用:是指一种既可供火灾现场人员使用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水喉或水枪扑救建筑物初期火灾,又可供消防队员扑救建筑物大火的室内灭火系统。 组成:由消防水源、消防给水设备、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控制设备等组件组成。 分类:按压力高低分为室内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按用途分为合用的消防给水系统和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 按服务范围分为独立的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定义和作用: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并能在发生火灾时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该系统平时处于准工作状态,当设置场所发生火灾时,喷头或报警控制装置探测火灾信号后立即自动启动喷水,用于扑救建、构筑物初期火灾。,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类型 (1)湿式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了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的闭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建(构)筑物。 (2)干式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气体的闭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 (3)预作用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闭式喷头作为探测元件,自动开启雨淋阀或预作用报警阀组后,转换为湿式系统的闭式系统。适用于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管道漏水;严禁系统勿喷;替代干式系统。,(4)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是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泡沫混合液供给设备,并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在喷头喷放初期的一段时间内喷射泡沫的一种高效灭火系统。适用于存放较多易燃液体的场所。 (5)雨淋系统:是指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控制,自动开启雨淋阀和启动消防水泵后,向开式洒水喷头供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火灾的水平蔓延速度快、闭式喷头的开放不能及时是喷水有效覆盖着火区域;室内净空高度超过闭式系统最大允许净空高度,且必须迅速扑救初期火灾;严重危险级级。,(6)水幕系统:是指由开式洒水喷头或水幕喷头、雨淋阀组或感温雨淋阀,以及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成,用于挡烟阻火和冷却分隔物的喷水系统。适用在下列部位设置:设置防火卷帘或防火幕等简易防火分隔物的上部;不能用防火墙分隔的开口部位(如舞台口);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建筑物外墙上的门、窗、洞口处;石油化工企业中的防火分区或生产装置设备之间。,(五)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 1、水喷雾灭火系统 定义及作用:利用水雾喷头在较高的水压力作用下,将水流分离成0.2mm2mm甚至更小的细小水雾滴,喷向保护对象。灭火机理主要通过表面冷却、窒息、稀释、冲击乳化和覆盖等作用。 设置场所:详见86页,2、细水雾灭火系统 定义及作用:是指通过细水雾喷头在适宜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将水分散成细水雾,在发生火灾时向保护对象或空间喷放进行扑灭、抑制或控制火灾的自动灭火系统。灭火机理主要通过吸收热量(冷却)、降低氧浓度(窒息)、阻隔辐射热三种方式达到控火、灭火的目的。与一般水雾相比较,细水雾的雾滴直径更小,水量也更少,其灭火类似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 设置场所:详见88页表格。,(六)消防炮灭火系统 1、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 定义:是指由固定消防炮和相应配置的系统组件组成的固定灭火系统。 设置场所:单层、多层建筑、飞机库、石油天然气工程等。 分类:按喷射介质不同,分为水炮系统、 泡沫炮系统和干粉炮系统 按安装形式不同分为固定式系统和 移动炮系统 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远控消防炮 系统和手动消防炮系统。,2、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 定义:是指能够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发现火灾并展开灭火作业的消防炮灭火系统 设置场所:凡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类别为A类,但由于空间高度较高,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难以有效探测、扑灭及控制火灾的大空间场所。 分类:分为寻的式和扫射式两种。,(七)气体灭火系统 1、定义及作用:是以某些在常温、常压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作为灭火介质,通过这些气体在整个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周围的局部区域建立起灭火浓度实现灭火。该系统的灭火速度快,灭火效率高,对保护对象无任何污损,不导电,主要用于保护重要且要求洁净的特定场合。 2、设置场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3、气体灭火系统的类型 (1)按使用的灭火剂分为卤代烷1211,卤代烷1301,二氧化碳,惰性气体,七氟丙烷,热气溶胶灭火系统。 (2)按灭火方式分为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 (3)按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的防护区数量分类可分为组合分配和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4)按灭火系统的结构特点可分为管网灭火系统和预制灭火系统。 (5)按加压方式可分为自压式、内储压式和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八)泡沫灭火系统 1、定义及作用:是指将泡沫灭火剂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经泡沫产生装置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灭火效率高、无毒害的特点,目前已在石油化工企业、油库、地下工程、汽车库、各类仓库、煤矿、大型飞机库、船舶等场所广泛应用。 2、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3、组成:泡沫产生装置、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储罐、消防泵、消防水源、控制阀门等。,4、泡沫灭火系统的类型 (1)按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移 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2)按发泡倍数分为低倍数(发泡倍数小于20)、中倍数(发泡倍数为21200)、高倍数(2011000)泡沫灭火系统。 (3)按泡沫喷射形式分为液上喷射、液下喷射、半液下喷射、泡沫喷淋、泡沫炮灭火系统。,(九)干粉灭火系统 1、定义及作用:指由干粉供应源通过输送管道连接到固定的喷嘴上,通过喷嘴喷放干粉的灭火系统。该系统借助于惰性气体压力的驱动,并由这些气体携带干粉灭火剂形成气粉两相混合流,经管道输送至喷嘴喷出,通过化学抑制和物理灭火共同作用来实施灭火。 2、设置场所: (1)石油化工企业内烷基铝类催化剂配置区 (2)火车、汽车装卸液化石油气栈台 3、组成:由灭火剂供给源、输送灭火剂管网、干粉喷嘴、火灾探测与控制启动装置组成。,4、干粉灭火系统的类型 (1)按灭火方式分为全淹没式、局部应用式、 手持软管式干粉灭火系统。 (2)按设计情况分为设计型和预制型。 (3)按系统保护情况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和单元 独立系统。 (4)按驱动气体储存方式分为储气式、储压式、 燃气式干粉灭火系统。,(十)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1、作用: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是在发生建筑火灾的情况下,遇险人员逃离火场时所使用的辅助逃生器材。是对建筑物内应急疏散通道的必要补充。 2、分类: (1)按器材结构分类 绳索类:逃生缓降器、应急逃生器、逃生绳 滑道类 梯类:固定式逃生梯、悬挂类逃生梯 呼吸器类: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化学氧呼吸器。,第八章:消防安全检查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单位消防安全检查 1、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目的和形式 目的:单位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和遵守情况进行检查,以督促规章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这是单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形式,(1)一般日常性检查:以班组长、安全员、义务消防员为主对所处的岗位和环境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通常以班前、班后和交接班时检查为检查的重点。,(2)防火巡查:是单位保证消防安全的严格管理措施之一,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常用的一种消防检查形式。 (3)定期防火检查:是按规定的频次进行,或者按照不同的季节特点,或者结合重大节日进行检查。 (4)专项检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主要任务和消防安全薄弱环节开展的检查,如用电、用火检查、疏散检查、消防设施检查、危险品储存和使用检查等。 (5)夜间检查:主要依靠夜间值班干部、警卫等人员。 (6)其他形式的检查。,2、单位的防火巡查 巡查的频次及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2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巡查的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 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 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 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3、单位的防火检查 单位防火检查的频次和要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单位防火检查的内容: (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和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8)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10)防火巡查情况; (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12)其他需要检查的情况。,4、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方法 (1)查阅消防档案; (2)询问员工; (3)查看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灭火器材、消防设施等情况; (4)测试消防设施。,(二)火灾隐患的认定和整改,1、含义 火灾隐患是指单位、场所、设备以及人们的行为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有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危及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火灾扑救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和条件。,2、火灾隐患的分级 (1)一般火灾隐患:是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引发火灾的可能,且发生火灾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危害后果不严重。,(2)重大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规,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危害增大,并由此可能造成特大火灾事故后果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3、火灾隐患的认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 (1)影响人员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2)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3)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4)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5)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6)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危害性的情形。,4、火灾隐患的整改: (1)火灾隐患当场改正; (2)火灾隐患限期整改。,第九章:初起火灾处置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报告火警 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1、报火警对象: (1)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2)向单位(地区)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 (3)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 2、报火警方法: (1)使用电话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2)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在火灾发生时会自动报警。没有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使用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报警 (3)使用应急广播系统,利用语音喇叭迅速通知被困人员,3、报火警的内容 (1)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车间或部门;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等。 (2)火灾概况。包括:起火的时间、场所和部位,燃烧物的性质、火灾的类型、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等。 (3)报警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联系电话号码等。,1、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 (1)制定安全疏散计划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定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口和疏散路线。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对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的进行疏散。,(二)人员和物资的安全疏散,(2)保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在经营时间里,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并保证安全走道、楼梯和出口畅通无阻。安全出口不得锁闭,通道不得堆放物资。组织疏散时应进行宣传,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尽快将在场人员疏散出去。,(3)做到有序疏散 在火场上具体如何通报,可视具体火情而定。在火灾初期阶段,人们还不知道发生火灾,若被困人员多,且疏散条件差,火灾发展比较缓慢,失火单位的工作人员就应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让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再通报其他人员疏散。,当火势猛烈,并且疏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同时公开通报,让全体人员疏散。消防控制室开启事故广播系统,按照烟、火蔓延扩散威胁的严重程度区分不同的区域层次顺序,逐楼层、逐区域的通知。,(4)分组实施引导 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可能会蜂拥而滞于通道口,造成相互拥挤,甚至发生踩踏。因此,疏散人员应迅速赶到各自负责的通道、楼梯及出口等地段,启用各种照明设施,用手势或喊话的方式引导疏散、稳定人员情绪,维护秩序。,2、人员疏散的方法,(1)维持现场秩序 火灾时,在场人员有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因此,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便进行安全疏散。,(2)鱼贯的撤离 疏散时,如人员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员带领下,鱼贯的撤离起火点。带领人可用绳子牵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3)做好防护,低姿撤离 在撤离火场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烟雾一般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来说比较稀薄,因此可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办法,如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迅速撤出浓烟区。,(4)积极寻找正确逃生方法 在发生火灾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或疏散楼梯迅速逃生。切勿盲目乱窜或使用电梯。应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消防救生器材或选择落水管道和窗户进行逃生。在通过窗户逃生时,可用窗帘或地毯等卷成长条,制成安全绳,用于滑绳自救,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5)自身着火,快速扑打,不能奔跑 火灾时一旦衣帽着火,应尽快的把衣帽脱掉,切忌不能奔跑,防止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火点。当身上着火,着火人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在场的其他人员也可用湿麻袋、毯子等物把着火人包裹起来,或向着火人身上浇水,帮助受害者将烧着的衣物撕下,或跳入附近水塘、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掉。,(6)保护疏散人员的安全,防止再入“火口”,3、物资的安全疏散: 应急于疏散的物资: (1)可能造成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 (2)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 (3)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 组织疏散的要求: (1)将参加疏散的职工和群众编成组,指定负 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2)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大的物资; (3)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4)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指导思想和原则: (1)救人第一 火灾发生后,应当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受到威胁的人员,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三)初起火灾扑救,(2)先控制 先控制是指扑救火灾时,先把主要力量部署在火场上火势蔓延的主要方面,设兵堵截,对发展的火势实施有效控制,防止蔓延扩大,为迅速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3)后消灭 就是指在控制火势的同时,集中兵力向火源展开全面进攻,逐一或全面彻底消灭火灾。后消灭,是在控制的前提下,主动向着火点进攻,在控制的过程中进行消灭,直到迅速全面彻底消灭火灾。,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1)堵截 堵截火势,防止蔓延或减缓蔓延速度,或在堵截过程中消灭火灾,是积极防御和主动进攻相结合的火灾扑救基本方法。,(2)快攻 当灭火人员能够接近火源时,应迅速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灭火,将火势控制在初期低温少烟阶段。 (3)排烟 利用门窗、破拆孔洞将高温浓烟排出建筑物外,是引导火势蔓延方向、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措施。,(4)隔离 针对大面积燃烧区域或火势比较复杂的火场,根据火灾扑救的需要,将燃烧区分隔成两个或数个战斗区段,以便于分别部署力量将火扑灭。,初起灭火的要领: (1)离现场最近的人员,应根据火灾的种类正确有效的利用灭火器等设备与器材进行灭火,且尽可能多地集中在火源附近连续使用; (2)灭火人员在使用灭火器具的同时,要利用最近的室内消火栓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3)灭火时要考虑水枪的有效射程,尽可能的靠近火源,压低姿势,向燃烧的物体喷射。,(四)火灾现场保护 发生火灾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 1、火灾现场保护的目的 为了火灾调查人员发现、提取到客观、真实有效的痕迹、物证,确保火灾原因认定的准确性。 2、火灾现场保护的要求 (1)正确划分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凡是与火灾有关的留有痕迹物证的场所均应列入现场保护范围。在遇到下列情况时,根据需要可适当扩大保护区: A、起火点位置未确定 B、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 C、爆炸现场,(2)火灾现场保护的基本要求,现场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遵守纪律,有组织的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不准随便进入现场,不准触摸现场物品,不准移动、拿用现场物品。,3、保护现场的方法,(1)灭火中的现场保护 (2)勘查的现场保护 (3)痕迹和物证的现场保护,4、现场保护中的应急措施,第十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基础知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1、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消防法规的渊源 (1)宪法 (2)消防法律 (3)消防法规 (4)消防行政规章 (5)规范性文件 (6)消防技术标准,3、消防法的主要内容 (1)总则部分 (2)火灾预防部分 (3)消防组织部分 (4)消防救援部分 (5)消防监督检查部分 (6)法律责任部分,(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1、劳动法的渊源: (1)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3)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法规; (4)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劳动规章;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6)国际劳动公约; (7)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2、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1)总则部分 (2)促进就业 (3)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 (5)劳动安全卫生 (6)职业培训 (7)社会保险和福利 (8)劳动争议 (9)监督检查,(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知识 1、行政处罚法的主要内容:共有8章64条,由总则、行政处罚的执行、法律责任和附则部分组成。 2、消防行政处罚 种类:消防行政处罚中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拘留、责令停止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六类行政处罚。,2、消防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原则 设定:设定权具体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四个层次。 原则:遵循处罚法定、公正、公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保障相对人权利和不得互相代替的原则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