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毕业考试和.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89318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3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初中毕业考试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0年初中毕业考试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0年初中毕业考试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初中毕业考试和 高中招生办法改革,市教育局 2010-03,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二、2010年改革的基本内容 三、政策调整情况,一、为什么要进行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办法改革,根据省教育厅的部署,我市从2002年秋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从2005年开始,对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办法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推进和保障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促进基础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中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办法改革是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2005年以来,我市实行的是等级和分数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办法改革,即高中招生录取按照招生计划,以初中毕业生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学业考试成绩、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成绩等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等确定录取标准,择优录取。 从2005年到2009年,我们每一年都在局部进行了一些调整。,2010年,我市仍然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改革要求,实行的仍然是等级和分数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办法改革。同时,借鉴合肥等市的经验,对等级和分数的使用做了调整,目的是更加有利于改革的推进。,等级是以分数为基础划定的。分数是精细的等级,等级是粗放的分数,都能反映学生的差异,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尺度。,我市市区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了普通高中的优质化发展。中考改革,将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更加体现稳妥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普通高中的优质资源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加有利于普通高中的办学竞争,从而整体提高我市普通高中乃至于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改革的目标,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逐步构建既能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能科学有效地选拔出高一级学校新生的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的评价体系。,二、2010年改革的基本内容,(一)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必须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学业考试成绩既可作为学生的毕业成绩,同时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1.学业考试成绩呈现方式,2010年,我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和分数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与历史、物理与化学成绩按原始分和等级同时呈现。每一科按照考生成绩排序,前45考生成绩为A等级,4565(含65)的考生成绩为B等级,6590(含90)的考生成绩为C等级,90以后为D等级。,2.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体育考试成绩呈现方式,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与创新”维度的实证材料;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体育考试成绩计入普通高中录取总分。,关于体育考试,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体育考试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领域(水平四)规定的相关内容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内容为基本内容。,省教育厅规定:男女生各进行3个项目的考试,设必考和选考项目。考试项目由各市教育局确定,并在考试前两个月向考生公布。 2010年,结合我市实际,对考试项目做了局部调整。男生的必考项目为1000米跑、垫排球,女生的必考项目为800米跑、垫排球。男女生从50米跑、立定跳远和跳绳中选考一项。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为30分,并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证材料。 当涂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过渡的办法,考试项目没有变化。,(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标准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五个方面。,综合素质评价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客观公正,避免以偏概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由“综合评语”和“评定等第”两部分组成。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的描述,注意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综合素质五个维度的评价结果,除公民道德素养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外,其他维度以等级方式呈现,等级分为A、B、C、D四等。,(三)高中招生录取,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志愿、择优录取的原则,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是初中毕业生考试成绩总分。考试成绩总分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省统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与历史、物理与化学学业考试成绩。二是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三是体育考试成绩;依据之二是学业考试成绩等级;依据之三是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依据之四是考生的志愿。,1.录取的原则和依据,2.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2010年,市区普通高中录取分5个批次。第一批是省示范高中统招指标生,设一个志愿;第二批是省示范高中统招,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第三批是一般高中(含民办高中)统招,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第四批是省示范高中扩招,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第五批是一般高中(含民办高中)扩招,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分批次录取,依据普通高中类别确定录取批次,分批次录取。普通高中招生,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考生考试成绩总分、学业考试成绩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划定各学校最低录取标准,实行择优录取。,各批次学校录取,当最后一名考生考试成绩总分并列时,先比较学业考试成绩等级值,再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值,直到不能区分为止,确定该学校录取标准,将学业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按照A、B、C、D分别为4、3、2、1赋等级值,学业考试各等级值相加之和为学业成绩总等级值,综合素质评价各等级值相加之和为综合素质评价总等级值。 设置学业考试等级值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值是为了招生时能更加简便,易于比较。,等级值,学生的中考通知单(样本),比如,某考生张某 学业考试:语文139(A)、数学139(A)、外语139(A)、物理与化学139(A)、思想品德与历史139( A ) 体育考试20、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10 综合素质评价:公民道德素养(合格)、学习态度与能力(A)、实践与创新(A)、运动与健康( B )、审美与表现(A),2010年初中升学招生考试考生成绩通知单 准考证号:10305010001 姓名:张某 座位号:0501001918 总分: 报考高中类总分: 725 报考中职类总分: 语文/等级:139/A 数学/等级:139/A 外语/等级:139/A 政史/等级:139/A 理化/等级:139/A 体育: 20 实验:10 学业考试等级值:20 综合素质等级值:1 报考高中类照顾分:0.00 报考中职类照顾分:0.00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5位考生的排序为:甲丙乙丁戊,考生成绩比较(举例),继续实行将省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含完全中学的初中部)的招生办法。2010年将省示范高中统招计划的90依据应届初中毕业生数、上一届初三年级学业考试全科合格率和指标生完成情况等因素分解到各初中(含完全中学的初中部)。 各省示范高中统招指标生在本校统招分数线30分内录取,但必须达到市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标准。,(2)指标生名额分配,2010年,以市区省示范高中分配到学校的指标数为基数,确定5名额分配到部分初中。在达到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标准的前提下,择优录取。,(3)均衡指标生,二十二中宏志班、安工大附中艺术班在招生前制定招生办法,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向社会公布后提前单独录取。 二十二中宏志班、安工大附中艺术班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4)宏志班、艺术班招生,特长生是指在初中阶段经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或认可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比赛中取得过优秀成绩的应届毕业生。各普通高中学校均可按照自身办学传统和特色发展需要,招收规定比例的特长生。 特长生报名条件、录取标准和办法由各招生学校制定报教育局批准,向社会公布后在本学校扩招批次提前录取。已被录取的特长生不得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特长生录取,三、政策调整情况,(一)考试及考试成绩呈现方式调整,1.考试时间 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时间为6月24日26日。 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时间为6月14日16日。,2.学业考试成绩呈现方式 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分和等级同时呈现。思想品德与历史、物理与化学成绩以等级呈现。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与历史、物理与化学成绩按原始分和等级同时呈现。,3.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成绩呈现方式 2009年,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与创新”维度的实证材料,并以其实际考试成绩的50计入学业考试成绩总分。 2010年,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与创新”维度的实证材料,并以其实际考试成绩计入考试成绩总分。,4.体育考试项目 2009年,体育考试项目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实心球;在50米、跳绳、立定跳远三项中任选一项。 2010年,体育考试项目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垫排球;在50米、跳绳、立定跳远三项中任选一项。,5. 体育考试成绩计算 2009年,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并以其实际考试成绩的70计入学业考试成绩总分。 2010年,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并以其实际考试成绩计入考试成绩总分。,6.指标生分配依据和均衡指标生比例 2009年,省示范高中统招指标生依据毕业生数、上一届考试全科合格率和办学水平评估等级分配。确定4%比例的名额分配到部分初中。 2010年,省示范高中统招指标生依据毕业生数、上一届考试全科合格率和上一届指标生完成情况分配。确定5%比例的名额分配到部分初中。,(二)招生政策调整,7.录取批次 2009年,录取分8个批次。 2010年,录取分5个批次。第一批是省示范高中统招指标生,设一个志愿;第二批是省示范高中统招,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第三批是一般高中(含民办高中)统招,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第四批是省示范高中扩招,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第五批是一般高中(含民办高中)扩招,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8.宏志班、艺术班招生 2009年,二十二中宏志班在招生前制定招生办法,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向社会公布后提前单独录取。 2010年,二十二中宏志班、安工大附中艺术班在招生前制定招生办法,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向社会公布后提前单独录取。,9.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 2010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的通知(教基200918号)文件要求,“凡擅自扩大招生计划或自行录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划定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一律不能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不能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凡擅自招生所造成的后果由招生学校和考生个人自行负责,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普通高中学校须严格按照市招生办打印的录取大表到基教科申报普通高中学籍。,10.2010年,市六中、市十一中高中停止招生 随着市六中、市十一中高中停止招生,招生计划科学分配到其他省示范高中,省示范高中的招生计划将进一步扩大,我市普通高中优质化战略将进一步得到体现,使普通高中的优质资源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加有利于普通高中的办学竞争,从而整体提高我市普通高中的办学质量。,几点说明,(一)市六中、市十一中普通高中从2010年停止招生。 (二)市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特色班的毕业生,达到市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标准的,直升本校高中英语特色班。 (三)在我市借读的外地学生由所在学校予以综合素质评价。我市在外地借读的学生由所在地学校予以综合素质评价并将结果带回,报名时交报名点。 (四)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省教育厅有新的政策规定出台,按省教育厅文件执行。,几点建议,1、积极、有效:负担起各自的职责 2、统筹、有序:做好复习迎考工作 3、科学、理智:指导学生填报志愿 4、准确、全面:宣传中考各项政策,谢 谢!,主要的实证材料,1、统一考试、考查成绩; 2、关键性的表现性作品、作业; 3、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记录和证明; 4、经教育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证明; 5、关键性评语(班主任、授课教师等) 6、自我描述性评语。,back,鼓励和提倡学校提供平时积累的学生成长记录或其他实证材料。,(一)市、县教育局的职责和任务 1市、县教育局是本市、县高中招生改革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市、县高中招生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管理、监控和评价,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环境,建立有关社会保障机制等。 2实行市、县教育局领导下的科室分工负责制。基教科负责拟定招生计划、有关政策、规定等,建立和完善社会宣传与社会保障机制等;招生办负责实施和管理从考生报名开始的考务、成绩统计及实施对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的组织、管理、评价与有关信息发布工作;教研室负责实施评卷工作。,(二)初中学校的职责和任务 1成立初中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生升学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做好家长宣传工作。招生方案公布后,要及时召开学生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宣传改革方案,说明改革的意义和招生工作的程序、方法,并说明保障客观性、公正性的措施,帮助家长理解认同改革方案,指导考生客观、科学的填报志愿。 3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收集整理学生成长的实证材料,建立严格的备案制度和公示制度,收集整理、记录学生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加强档案管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及时公示,接受师生和家长的监督。,(三)高中学校的职责和任务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高中招生改革领导小组。建立高中招生录取咨询机制,负责接待学生、家长、社会的来访和解答有关问题。 2落实保障措施。高中学校的招生录取方案和有关政策,要广泛进行宣传,积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