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 消化和吸收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9287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 消化和吸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吉林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 消化和吸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吉林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 消化和吸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想一想 议一议,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子大的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吸收。,消化系统,消化道: 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大腺: 小腺:,唾液腺、肝脏、胰脏,胃腺、肠腺,组成,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食物的通道,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分泌胰液,小肠的起始部位,内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肛门,暂时贮存粪便,大肠的起始部位,在腹腔的右下部.,胆汁对花生油能起到乳化作用使互不相溶的油和水,变成大量细小油滴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乳状液。胆汁中没有起消化作用的酶,但是胆汁通过乳化作用可以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脂肪的消化。,食物在消化道不同部位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各种消化腺又有什么作用?让我们从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口腔开始探究:,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根据实验观察讨论: 1、三只试管在加入碘液后,各有什么 现象发生? 2、为什么只有1号试管不变蓝,而其 他两只试管都变蓝?,实验分析与结论:,演示实验,实验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馒头 +不搅拌,碘液,清水+ 馒头 碎屑 +搅拌,馒头 碎屑 +搅拌,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教材28页讨论题: .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糖类,蛋白质,脂肪,唾液,口腔,葡萄糖,胃液,胃,氨基酸,胆汁,肝脏,甘油脂肪酸,肠液胰液,小肠,肠液胰液,小肠,脂肪小颗粒,肠液胰液,小肠,食物的消化,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食物的通道,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将食物推进大肠,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课后练习1:,消化道,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 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其中的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 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其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和脂肪的酶 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和脂肪的酶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 用,消化腺的功能,消化腺,食物的消化的消化过程: 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可以称为物理性消化。 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 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可以称为化学性消化。,第二课时,二、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绒毛,皱襞,小肠结构,哇!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结论: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小肠长:成人小肠一般,.小肠的内表面有环行皱襞,.皱襞的表面长有绒毛,它们这些特点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教材32页:小资料 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血液汇集到肝脏,肝脏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肝脏还可以将一些有毒物质转换为无毒物质。,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淀粉酶),(多种酶),(没有消化酶),(蛋白酶),(多种酶),人粪尿的处理和利用: 变废为宝,称为农业上的有机肥。,练习 2.小肠分泌的肠液在小肠中,胆汁和胰液也都流入小肠中,所以小肠的消化液最多,可达3500 mL左右。,技能训练 (1)消化道中从十二指肠开始才有消化脂肪的酶,所以,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 (3)D代表小肠,里面含有肠液、胰液(胆汁无消化酶)等消化液。,预习提纲: 为家长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