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9000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24、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 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儒家思想正统化B.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专制制度的加强 D.科举制度的僵化25、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 A.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B.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C.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D.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26、王阳明在传习录 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者这种侧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强调A.格物致知 B.内心反省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27、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A.利于政治风淸气正 B.防止了官员的腐败C.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D.推动人才选拔公正28、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A.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以下对于洋务工业“是一种畸形物”的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西方列强的侵略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D.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30、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次会议A.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 B.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C.直接促发了毛泽东创立苏维埃政权 D.反映当时党中央缺乏灵活务实方针31、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 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C.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 D.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他将其制定的法律刻画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同时要求所有公民与官员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对此正确理解的是A.梭伦确立雅典居民平等公正原则B.梭伦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C.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的立法蓝本D.城邦法律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础33、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在19世纪初尚感新鲜,而到该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为此, 英国政府A.以行政权力的运用来取代自由贸易B.以殖民扩张和掠夺来转嫁国内危机C.以扩大城市规模来加快城市化进程D.以税收和济贫政策来实行福利调控34、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A.有悖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 B.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C.导致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稳定3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下列作品与材料相同流派的是A.战争与和平 B.红楼梦 C.悲惨世界D.等待戈多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孝经开宗明义地说:“夫孝,德之本也。”从周代至春秋,孝的初始含义主要是尊祖敬宗,另外还包含生育子女、传宗接代。春秋至战国之际,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内容。孔子把孝的含义归纳为三:一是无违;二是能养;三是有敬。曾子绝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使之成为政治原则。而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则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孝由此成为“以孝治天下”的工具。“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将本来规范血缘家庭的伦理范畴变成国家的政治哲学,严重地扭曲了孝的本义。在封建社会后期,竟得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的残酷结论,其精神实质已经背离了传统儒家的孝道原则。摘编自卢明霞当代中国孝德研究材料二 要使现代人其正从感情上接受孝现念,就必须让孝德回归到家庭伦理的地位,仅仅作为种子女对父母的爱,消解其在社会生活领城和政治领域中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生法已退为多层面生活之一,不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 孝德的修养亦非个体道德生活中的核心与全部。在当代,孝德与其他德目应该是并列的,共同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今天,对父母的孝敬应该从现实出发,主要是重感情,重赡养,不应该追求繁琐的礼仪和不近人情的形式。尽管今天的孝行还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但是决不应该拘泥于规范,而应该以使父母安乐幸福和尊重老人的意愿为原则。摘编自卢明霞当代中国孝德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孝德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社会孝德变化的原因,并筒要说明当今社会弘扬孝徳的意义。(15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类各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般的基本规律。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郅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评析汤因比关于“挑战与应战”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论述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请考生在第44、45、46三进历史选做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1925年,私人医疗保险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投保对象是没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同时,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 72.7岁,女性为79.0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6分)45、(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以旧军队为基础自发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它的领导人物大多数都是一些旧军官,部队成分比较复杂,有的组织纪律不严,往往抗敌不足,扰民有余。义勇军人数最多时曾达三十余万,活动几遍于东北全境。但为时仅年余,先后失败。尽管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和不援助的政策,东北义勇军在装备、训练各方面相形见拙的情势之下,仍然不顾一切,以血肉之躯与敌人相拼,这种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敬佩的。郝银侠东北抗日义勇军失败之原因分析材料二 东北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它开始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进行的斗争极端艰苦卓绝,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歌,为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马沈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抗日义勇军失败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9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唐群英(1871 -1937),湖南衡山人。女儿与丈夫离世后,她冲破封建礼教,回到娘家。此后,她阅读了妇女之苦总论天演论革命军等著作。她是同盟会唯一的女缔造者。在辛亥革命中,担任女子北伐队长,投入攻克南京之役,孙中山赞她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授予“二等嘉禾章”。民国成立后,为反对袁世凯操纵临时参议院, 否认“男女平权”的主张,她创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发起和领导了女子参政运动,向封建礼教展开猛烈冲击,时人叹为“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晚年,她从事办学办报, 旨在提高妇女文化知识,增进妇女参政能力。一生中创办了女权日报等五种女子报刊, 创办了 “中央女学校”等十所女子学校,被时人誉为“女界孙黄”。摘编自周亚平唐群英与近代女权运动(1)根据材料,概括唐群英的主要活动。(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群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6分)第I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5小题140分)24-29:CABABD 30-35:DBDDAC第II卷 非选择题(必考题135分,选考题25分,共160分。42、43两个地理选考题和44、45、46三个历史选考题中,学生各选一题做答,如每科各小题皆做,只按每科第一题计分)40、(25分)(1)特点:内容为尊祖敬宗,传宗接代,核心为善事父母;礼仪繁琐、不近人情(复杂化、繁琐化);严重的等级观念;孝道与忠君治国相结合(“以孝治天下”的工具,政治化);虚伪化、形式化,社会教化;孝德内容发展渐趋广泛。(10分。答出5点即可)(2)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当代社会家庭结构(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孝德教育的缺失;西方伦理文化的冲击。(9分。答出3点即可)意义:弘扬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孝文化,使人老有所养;强化亲情,有利于家庭和谐;感恩行孝有利于弘扬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团结与和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分。答出3点即可)41、(12分)示例一:观点:赞成材料中关于文明的兴衰关键在于它能否成功应对挑战的观点。(2分)说明:中国、日本、印度、美洲以及非洲等地区在古代都曾创造出了各自的文明。但近代以来,不同地区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不同的历史命运。中国、日本先后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情况下,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救亡运动,并且最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不仅摆脱了民族危机,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中、日等国成功地应对了西方的挑战,文明得以延续。相反,美洲、非洲等地区面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应对不力,最终沦为殖民地,有的甚至遭受种族灭绝,文明发展中断,长期陷入经济落后与社会动荡。(8分)上述地区的不同历史命运表明,文明兴衰的关键在于对挑战的应对程度。因此,材料中的观点是正确的(2分)示例二:观点: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不是外部环境的挑战,而在于内部因素的影响。(2分)说明:近代西欧文明的迅速崛起主要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其内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上看,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及其人文精神为近现代西方文明崛起奠定了基础。从经济上看,西欧的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新航路开辟和随之而来的海外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两次工业革命更推动西欧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和西欧各国国力空前增强,从而确立了西欧对世界的控制。从政治上看,西欧各国通过各种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各种先进的代议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上看,西欧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弘扬人文主义和科学理性,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近代西欧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文明兴盛的关键在于内部因素,而非外部环境的影响。(2分)44、(15分)(1)特点:医保改革历史较早;医保制度完备;医保覆盖人群广;法定医保为主,私营医保为辅;立法先行,强制实施;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服务。(9分。答出3点即可)(2)医保制度完备和覆盖率不断扩大,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了德国人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医保等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但限制私营医保不利于发扬社会互助。(6分。答出3点即可)45、(15分)(1)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明确具体的政治纲领;义勇军成份复杂又严重脱离群众(或领导人多为旧军官,且多扰民);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王明“左倾”路线主导下中共中央执行“关门主义”政策;装备、训练等方面不足。(6分。答出3点即可)(2)东北抗战促进了东北人民的觉醒,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消灭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延缓了日军占领东北的进程;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全民族抗战竖起了光辉旗帜,是中国14年抗战的起点;为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9分。答出3点即可)46、(15分)(1)积极投身中国民主革命;敢于冲破传统伦理道德的枷锁;塑造了近代新型女性人格,成为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从事办学办报,提高妇女文化知识,增进妇女参政能力。(9分。答出3点即可)(2)受传统文化中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的影响;英雄人物实际的榜样引领;民族危机的加深;革命进步思想的影响;个人生活的不幸。(6分。答出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