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9987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大测试题(三)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1、明人吴讷说:二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时有诗云:“宇宙喜一统,干今兰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上述现象实际反映了A元代城市生活日益多样化B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C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化D江南文人科举及第后的喜悦2、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3、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B韩非子C老子D墨子4、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减弱C儒学地位的提高D世家大族的出现5、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A朱熹B王阳明C顾炎武D王夫之6、在伯利克里时代,古代雅典居民大约有40万人,“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大约14000人。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仅能容纳6000人。参加公民大会的一般公民也仅限于聆听和投票。这表明A雅典层层推选的民主制度受到普遍欢迎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7、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当时受追捧主要是因为A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B罗马法提倡“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C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做了详尽的规定D文艺复兴运动倡导古希腊古罗马文化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是A共和主义与三权分立B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C主权在民与司法独立D联邦主义与司法独立9、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力: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10、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11、18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它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在风格上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12、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13、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是相同的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是相同的14、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 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D新式婚礼成为流行形式15、“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里,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该认识导致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D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16、有史家对世界近代现代史进行阶段划分,如1416世纪是“发现”的时代,是近代社会的准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是“剧变”的时代,是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那么,20世纪上半期的阶段特征恰当的是A“理性”的时代B“工业”的时代C“探索”的时代D“冷战”的时代17、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18、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特惠制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扩大进出口数额C克服经济发展困难D推行贸易自由化19、经济学家诺思认为:“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下列经济思想与其主张相符的是A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由市场调节,无需政府干预B政府减少限制性规章制度以提高企业积极性C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或抑制消费D创新思想和技术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关键20、四川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21、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22、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纲领。对这一决策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23、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展示了邓小平的重要历史活动瞬间。下图所示邮票展示的场景是为了纪念邓小平提出了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某国外宾时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谈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伊朗、土耳其、欧洲”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外交策略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B打破长期以来的外交僵局C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D对付来自苏联方面的威胁25、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表明孙中山先生A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B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C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D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第II卷二、非选择题(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第29题第32题为选考题)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路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到15、16世纪,这条曾经为古代文明建立过丰功伟绩的陆路丝绸之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直接贸易的开始,终于变成了象征中西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历史遗迹了。 摘编自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与路线图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自唐宋后,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通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副产品更是经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其中,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陆路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4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建丝绸之路”有何积极意义?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特点?(6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4年“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卷入“美金公债案”被免去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并被迫辞去行政院长之职。1947年另一“四大家族”的代表宋子文因引起“黄金风潮案”,牵涉舞弊被迫辞职。其心腹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被免职。但这些对高官的处理,却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民国腐败依旧愈演愈烈。 蒋介石在一则日记中写到“内外人心陷溺,人欲横流,道德沦亡,是非倒置,一至于此!”。他在总结豫湘桂会战失败时,更痛心疾首的说:“由于我们自身种种腐败缺点的暴露,可以说他们到了现在,已经根本没有把我们中国放在眼里!”194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经济管制督导员”,蒋介石亲选蒋经国主管,“扫除腐败势力”。对此任命,蒋介石称“虽然我晓得这个职位可能使经国遭到忌恨,甚至断送前程,但是我必须派他去。经国是可以担任此一任务的唯一人选。”但也没有能挽回蒋经国“打虎”失败,贪腐纵横的现实。 摘自王春瑜主编殷鉴不远:民国时期的反腐败史话 材料二: 社会的腐化程度与社会和经济迅速现代化有关,同时也是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化的一种表征。因此,经济现代化不应该成为贪腐的借口。相反,贪腐反倒应成为尽快实现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鞭策。总体说来腐化是现代化的产物,特别是政治意识扩大和政治参与扩大的产物。刹住腐化风需要对这种参与进行组织和协调。而政党便是现代政治中能履行这一职责的主要机构。政治组织发展了,就能减少腐化的机会。 摘自【美】塞缪尔P亨延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441949年国民党及其政府腐败的影响,指出国民政府反腐败的特点。(9分) (2) 据材料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对反腐败的认识。(3分)28、(12分)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 据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 材料二 在民国时期人们婚恋观的变革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青年人对于婚姻的目的已经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 据刘超青年婚恋观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成立以来的婚恋观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19491978 年:以政治出身为主导的择偶标准 第二阶段:1978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 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今:以经济地位为重心的择偶标准 据王英侠 徐晓军择偶标准变迁与阶层间的封闭性 (1) 指出材料一中婚恋观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4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婚恋观变革的原因。(4分) (3) 材料三中把1978年作为婚恋观第一、二阶段变化的分水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阶段婚恋观出现的原因(4分) 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大化改新于645年开始,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新的拥有土地的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纳土地税和劳务税,前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后者有时包括服兵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他们(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明治时期的政治家赞成神道教为国教,因为神道教认为国民与天皇是一致的,认为天皇是太阳女神的后裔。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规定,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发展个人。 1894年,他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同年,日本人出人意外地赢得了对中国帝国的惊人的胜利。从此以后,不再有任何理由将日本看作是一个劣势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了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日本大化改新产生的影响。(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的表现,概括日本能“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原因。(6分)30、(12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 托克维尔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欧洲大陆各国封建制度依然存在,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还没有确立直到法国大革命,法国为欧洲树立了资本主义民主的榜样,又经过拿破仑战争的冲击,各国最终建立了新的政治经济框架,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占了支配地位。” 李世安著世界文明史 (1) 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有关法国大革命原因的基本认识;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对此进行解读。(5分) (2) 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在反封建方面是怎样为欧洲做出榜样和贡献的?(7分)3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罗斯福的中国大国地位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国际关系理念集体安全的思想,与威尔逊国际联盟不同的是,罗斯福倡导的联合国是以“警察委员会”作为支柱,他设想把世界划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国维持秩序,这些大国在本地区具有特殊的权利和责任。罗斯福认为,美、苏、英、中四个国家可以担当大国的角色,中国在亚洲,尤其在远东地区发挥作用,而有关全球性的和平和安全问题,四大国将共同协商解决,这就是罗斯福的“四警”制思想。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 材料二 依照罗斯福的对华军事思想,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不仅是战时的需要,也是维持战后亚洲和平与安全的需要。由于中国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将不仅为反日本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也将因此崛起为一个军事强国,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屏障。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罗斯福在“集体安全”上的主张及其实现的途径 。(8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罗斯福扶植中国“大国地位”的表现。(4分)3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 胡适四十自述 材料二 严复在特定的时期宣扬过的思想并不能成为对其一生评价的借口。严复一生都没有脱离他所处的年代决定的探索救亡的历程,其终生执著的信念就是“救国为体,中西学为用”,“中西并重、交融互释”,不附势、不逐流,认定用渐进改造的方式探索为中国救亡的出路。 陈于武重新认识严复的自由主义者的特质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天演论“风行到全国”的原因,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6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的思想主张,并指出陈于武归纳人物思想和评价人物思想的基本方法。(6分)嘉积中学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大测(三)历史科答案一题1-5 BACCA 610 DCBCC 11-15 BABCB 1620 CDCBB 2125 DADDC26题【答案】(1)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新航路的开辟。(4分) (2)影响: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4) (3)意义: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经济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周边和平环境。(2分) 特点: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分)27题【答案】(1)影响:整个社会人心涣散、是非颠倒、道德沦丧(或整个社会风气败坏);国民党军队在对日作战中不断失利;严重影响经济秩序和经济发展;国民党政权失去民心和人民支持,其统治很快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推翻。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党腐败失去政权的教训,重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以预防腐败。(6分)特点:蒋介石对反腐败的严峻形势认识清晰、足够重视;民国政府下了一定的决心打击贪腐,处理了一些高级官员以杀鸡敬猴;国民政府反腐败具有明显的人治色彩。(3分) (2)认识:不能以腐败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抵制和拒绝反腐败;反腐败能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反腐败和预防腐败要取得明显效果,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化。(3分)28题【答案】(1)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1分)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拜金逐利之风兴起;传统婚恋观念受到冲击;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原因: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辛亥革命移风易俗;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中共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革命思潮影响;新式教育的兴办以及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西方婚恋观传入。(4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原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分) 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炫富等拜金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9题【答案】(1)背景: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从中国留学归国的日本学者的推动。日本是当时亚洲的落后国家。(3分)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2分) 影响: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2)表现:宗教上利用神道教促进了民族统一;(1分)教育上强调促进国家利益;(1分)政治上废藩置县,以公债补偿方式收回封建特权;(1分)军事上强调军队必须效忠天皇,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1分) 原因:日本实施明治维新;采用有效的外交手段;日本从甲午中日战争中获得了大量侵华权益,增强了日本国力。(2分)30题【答案】(1)认识:大革命是旧制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1分) 解读:农民阶级:不堪忍受沉重的封建剥削,要求变革。 城市市民:对生活状况不满,要求变革。 贵族阶层:不满国王,不反对变革。 资产阶级: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要求变革。 此外,启蒙运动对专制统治的冲击,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6分) (2)政治上:废除了封建特权,推翻封建君主专制,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经济上: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权利和义务,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上:颁布人权宣言,民法典,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5分)31、【答案】(1)主张:罗斯福强调大国的责任,主张以大国联合来维护和平。(2分) 途径:二战中,在美国倡导下建立了大国主导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分)二战后建立联合国,安理会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重建世界和平。(3分) (2)表现:军事上美国援助并联合中国对日作战,扶植中国的军事崛起。(2分)政治上美国扶植和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主张中国同美、英、苏三大国共同承担维持国际社会和平的职责。(3分)32题【答案】(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分)天演论宣传的“优胜劣败”思想震撼了国人心灵。(2分) 影响: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启发了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推动了变法图强和维新运动。(2分) (2)思想:“救国为体,中西学为用”,“中西并重、交融互释”; 用渐进改造的方式探索中国救亡的出路。(2分) 方法:人物思想要根据人物一生的言行进行归纳。(2分)评价人物思想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结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