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不全.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912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不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不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不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不全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传统的剪纸,仅凭一把剪刀,顷刻便在一张薄纸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令人 。而广东佛山的剪纸,自明清时期便如同佛山陶瓷一样,成为一门谋生的行当,为了 市场的需要,渐渐形成与传统剪纸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使用的工具也 单凭一把剪刀,而是加入了刻刀和凿子。这种创新使佛山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 。A拍手称快 顺应 不仅 标新立异B拍手称快 迎合 不再 标新立异C叹为观止 迎合 不仅 独树一帜D叹为观止 顺应 不再 独树一帜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国家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B最近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建议政府关注不同群体、民族、阶层等的认同问题,研究化解群体矛盾、民族矛盾、阶层矛盾等。C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D小苹果这首单曲在今年发行后,全国观众的心一下子就被其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夸张的艺术造型以及极具喜感的歌词俘获了。3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需要从下列选项中依次选出三幅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一组(3分)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田丰神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金石长不朽;丹青本无双戏剧社【 】 文学社【 】 摄影小组【 】A B C D4.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3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 ,是由客观景物的客观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意境”是一个由“意”和“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A BC D5.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3分)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C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融亦深爱其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岑牟、单绞之服。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吏诃之,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固当尔邪?”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着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梲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操怒,遣人骑送之。临发,众人为之祖道,先供设于城南,乃更相戒曰:“祢衡勃虐无礼,今因其后到,咸当以不起折之也。”及衡至,众人莫肯兴,衡坐而大号。曰:“坐者为冢,卧者为尸,尸冢之间,能不悲乎!”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注渔阳:鼓曲名;参挝(cn zhu):击鼓之法。衵(n)衣:内衣。(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矫时慢物 矫:违背B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 晏:晚C因宣操区区之意 区区:小,微不足道D揽笔而作,文无加点 点:删改文字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融亦深爱其才,数称述于曹操 樊哙覆其盾于地B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固当尔邪?”(3分) (2)祢衡勃虐无礼,今因其后到,咸当以不起折之也。(3分) (3)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4分) 9.请简要概括刘表将祢衡推荐给黄祖的原因。(2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释】道二年(1166年)陆游四十二岁,以言官弹劾谓其“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隆兴通判,始卜居镜湖之三山。玉瀣:美酒。黄庭:道家著作。(1)简要说明这首词的上阕前两句有何作用?(3分) (2)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 (3)全词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2)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4)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5)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6)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7)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礼记大学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朋 友美国斯考特奥洛斯基“今天晚上出来有点儿冷。”亚当塞巴斯坦对自己咕哝着。亚当,47 岁,他像往日一样独自坐在公园里的长凳上。他的衣服是沾着污点的白衬衫,外面罩着一件旧的军用胶布雨衣,裤子是用一种质量差的料子制成的,裤线多得就像他额头的皱纹。他颓然坐在凳子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堆破布。 “又忘了我的围巾了,”他说,“我可能要着凉死掉。”风飕飕地在树林中吹过, 当亚当听见年轻人的脚步声朝他走来的时候,风声停住了。“先生,晚上好。”亚当抬头看见一位年轻人,大约 30 岁,向他微笑着。“如果我坐下来,行吗?”“我当然在乎,可我不能阻止你坐在你想坐的地方。”“你的话听起来很刺耳。”这个人挨着亚当坐下来的时候说。“为什么我不应该呢?我在这儿一个人坐着挺好的,享受着夜晚的凉爽空气,你突然跳出来坐在我身边,打乱了这种平静。”他俩无言地坐了一会儿,接着,又起风了。亚当把衣领拉起来围着他的脖子。“我的名字叫雷。”年轻人说着伸出来他的手。尽管非常恼怒,亚当也伸出了他的手,希望雷能够尽快离开。“我的名字叫亚当。”他说,仅仅是出于客气的需要。“啊,您好,亚当!”亚当缩回了他的手。“能多好就多好。”话从亚当嘴里说出来,没带什么感情。他又把大衣领子拉起来围住脖子。“你不冷吧,是吗?”雷用着对亚当来说似乎是真正关心的语调问道。“哦,我以前挺冷的。你知道什么呀?过去的 25 年中,我每天晚上坐在这凳子上,在所有这段时间以外,我觉得没有任何人停下来和我说话,甚至没有人注意我,更谈不上跟我说点儿什么了。然后,不知打哪儿来的,你坐在这儿。”雷有点儿窘,把自己的围巾给了亚当,亚当一番推辞后,接受了。随后,他们聊天了。聊啊,聊啊,聊了两个小时,从公园的情况一直谈到了国家的情况。大部分的话是亚当说的,他谈了他的生活,着重谈了他的童年。“好了,我讲得太多了。雷,你为什么不跟我讲点儿你自己的事儿呢?”雷有些不自在,很快地看了一下表,突然说:“我告诉你什么,亚当,时间晚了,我得回家了。”然后,他微笑地说:“你明天可是还在这儿?同样的时间,咱们再多谈谈,好吗?”“好,行!”亚当很精神地说。雷站了起来,而且扶着亚当站了起来。说了再见以后,雷匆匆地走了。亚当微笑着,他拖着脚步走的时候还吹了口哨,并不觉得冷了。“雷忘了他的围巾,他猜我明天会给他的。”亚当想。这时,两个穿着制服的人走近他。“你看见一个男人独自走过这儿吗?30 岁的样子,棕色头发,身高大约 5 英尺11 英寸。”其中一个问道。“没错,一个最好的小伙子。他打这条路走的。”“谢谢。”“他干了什么不好的事儿了吗?”“大约 4 小时以前,他从精神病院逃到了这条路上。他因为无缘无故要打人才被送到我们那儿。你下次碰到他要当心。”亚当并没听清最后一句话。他的肩膀耷拉下来,两眼模糊了,视线落在地上。当他步履艰难地走过大街走到他的住屋时,他唇边的微笑消失了。他慢慢地躺在床上,紧闭双眼,全身紧张,他发出了刺耳的叹息,这叹息传达了一个不安的、烦乱的灵魂之音,并且带着一种终结的感觉,但空气并没有随着吸进去。亚当现在平静了永远平静了。12小说开篇借主人公之口交代天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3 文中亚当说雷的到来“打乱了这种平静”,结尾写“亚当现在平静了永远平静了”,如何理解两处中“平静”的含义?(4 分) 14 有人评价这篇小说的结尾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 分) 15小说以“朋友”为题,试探究其深刻意蕴。(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长虫、草帽、细高挑王小波 现在各种哲学,甚至是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都浩浩荡荡杀入了文学的领域,作家都成了文化批评的对象。一种情形既然出现了,就必然有它的原因;再说,批评也是为了作家好。但我现在靠写作为生,见了这种情形,总觉得憋气。我家乡有句歇后语:长虫戴草帽,混充细高挑老家人以为细高挑是种极美丽的身材,连长虫也来冒充。文化批评就是揭去作家头上的草帽,使他们暴露出爬行动物的本色。所谓文学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文化这是一种特殊的混沌,大家带着各种丑恶的心态生活在其中。这些心态总要流露出来,这种流露就是写作假如这种指责是成立的,作家们就一点正经的都没有,是帮混混。我不敢说自己是作家,但若说文学事业的根基写作,是这样一种东西,我还是不能同意。 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别,就连爱因斯坦都有求职业数学家帮忙的时候。看起来,作家们必须从反面理解这种差别:他要巴结的不仅是文艺批评家、理论家,还有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因为不管谁说出句话来,你听不懂,就只好撅屁股挨打,打你的人火气还特大。我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头:假如挨两下能换来学问,也算挨得值,但就怕碰上蒙事、打几下便宜手的人。我知道一句话,估计除了德宏州的景颇人谁也听不懂:呜!阿靠!卡路来!似乎批评家要想知道意思也得让我打两下,但我没这么坏,不打人也肯把意思说出来:喂,大哥,上哪儿去呀?就凭一句别人听不懂的景颇话打人,我也未免太心黑了一点那也没有凭几句哲学咒符打人黑。文化批评还不全是“呜阿靠卡路来”。它有很大的正面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鼓舞作家自爱、自强、自重。一种跨学科的统治一切的欲望,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可怎么偏偏是你遇上了这个鬼?俗话说,老太太买柿子,拣软的捏。但一枚柿子不能怪人家来捏你,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被捏。人与人不独有知识的差异,还有能力的差异我的意思是说,写作一道,虽没有很深的学问,也远不是人人都会。作家可以在两个方面表现这种差异:其一是文体,傅雷、汝龙、王道乾,这些优秀翻译家都是文体大师。谁要想解构就去解好了,反正那样的文章你写不出来。其二是想象力,像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尤瑟娜尔的东方奇观,里面充满了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这可是个硬指标,而且和哲学、人类学、社会学都不搭界。捏不动的硬柿子还有一些,比方说,马克吐温的幽默。在所有的柿子里,最硬的是莎翁,从文字到故事都无与伦比。我现在靠写作为生,也不敢期望过高,写到有几分像莎翁就行了。到那时谁想摘我的草帽,就让他摘好了:不摘草帽是个细高挑,摘了还是个细高挑16本文驳斥的是文化批评中的哪些问题和现象?(6分) 17第节中提及“景颇话”一事有何作用?(6分) 18第节中“到那时谁想摘我的草帽,就让他摘好了:不摘草帽是个细高挑,摘了还是个细高挑”一句如何理解? 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开口辄以三百篇十九首为准,六朝而下,渐不满意。至宋人,殆不齿矣。然 世 间 万 变 皆 于 古 不 同 何 独 文 章 而 可 以 一 律 限 之 乎 就 使 后 人 所 作 可 到 三 百 篇 亦 不 肯 悉 安 于 是 矣。凡文章须是典实过于浮华,平易多于奇险,始为知本末。(节选自王若虚滹南诗话)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21.三百篇又称什么?其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2分) ; 22.概括文中作者对写作诗文的看法。(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红楼梦中黛玉见风吹残红飘落满地,不禁勾起身世飘零的孤独伤感,遂惜花而葬。这反映了黛玉因对宝玉一往情深而不为宝玉理解的苦恼。B家中,梅被母亲嫁与别人,不久青年孀居,郁郁而死;瑞珏被高家逼到城外生产,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都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C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蜀的赤壁之战、吴蜀的的彝陵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都采用了火攻的战术。D风波中,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陈腐守旧的封建顽固派代表。E“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这是东吴孙策临死前对弟弟孙权所说的话。24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五回中写到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其实正是王熙凤命运的写照。请写出红楼梦后半部分与之照应的三个情节。(5分)_ _ _ _ (2)请简述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情节。(5分)_ _ _ 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蝉与蚁施蛰存拉封丹以蝉与蚁为寓言,说蝉终日咏歌,不知储蓄粮食,遂至身先蒲柳而亡,蚁则孜孜矻矻,有春耕夏耨,秋收冬藏的能耐,卒岁无虞,避寒有术。终论是把人教训一顿,应学学蚂蚁的勤劳,而不可与蝉的耽于逸乐。小时读了这则寓言,就对蚂蚁的辛劳起了尊敬之心,对于只顾享乐的鸣蝉,认为它们是自作孽,是不值得可怜的。今天走过一株大柳树下,恰好有鸣蝉在柳叶间聒噪。夕阳红红地照耀在西天,阵阵微风吹拂,也不觉得燠热,何况我只穿上了短裤,还有手中的大葵扇。渐渐地我非但不再觉得它们烦乱,甚至竟听出一些意思来。倘若蝉不唱歌,它是否能活到蚂蚁那样的寿命?反过来说,若蚂蚁效蝉的懒惰,是否会和蝉同死生?从这两种昆虫的生命来说,他们并不觉得谁比谁活多了几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彼此都过了一生。不会歌唱的蝉不见得能活过严冬;懒惰蚂蚁的寿命也不见得比勤劳的同伴短。然则蚂蚁储藏粮食,未必就是美德,而蝉的高歌,也就不是甚么罪过了。更进一步言,蝉但求吃饱喝饱,便在酷热的阳光下努力讴歌,虽然我们不懂它在唱甚么,但无论是吟风弄月,或是悲天悯人,它多少已唱了出来,令它一生除了吃喝外,还有一点旁的意义。蚂蚁呢?吃饱了,喝饱了,还得忙着。孜孜功利,为的就是延续生命,而它的生命实质并未延长,它所储藏的粮食,也许自己也吃不完,徒然留下一副守财奴相,生命对它们来说还有甚么意义?今人终日辛劳,营营役役,只知歌颂辛勤的蚂蚁,却不识欣赏锐情歌唱,享乐人生的鸣蝉。自诩聪明的人类,不忒笨了点罢!25. 试分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在文中的含义。(3分)_ _ _ 26. 文中第二节说甚至竟听出一些意思来,作者听出了哪些意思?(6分)_ _ _ 27. 文中第四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评论家说:拉封丹和施蛰存对蝉和蚁的态度表面上是矛盾的,实质上是一致的。如何理解?(6分)_ _ _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20.然世间万变/皆于古不同/何独文章/而可以一律限之乎/就使后人所作/可到三百篇/亦不肯悉安于是矣。21.诗经(诗或诗三百)(1分);风、雅、颂(1分)22.写作诗文不必囿于前人的标准,要有所超越。(1分)写作诗文要追求平易朴实的文风。(1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A C 析:A项黛玉葬花并非因对宝玉一往情深;C项赤壁之战是曹操与东吴的较量。当时刘备还没有入川,尚无蜀国。24(1)获罪离家,与宝玉同留于狱神庙;在大观园执帚扫雪;被丈夫休弃;回首惨痛,短命而死。(1点2分,2 点4分,任答3点得5分)(2)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引起蔡夫人的杀心。蔡夫人与弟蔡瑁密谋设宴害刘备。在宴会上,伊籍将蔡夫人之计密报刘备。刘备单骑速逃,蔡瑁追至檀溪,刘备马陷溪中。刘备挥鞭急呼,马突跃起,跃过檀溪,脱险而去。(每点1分,共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5(3分)蝉不可能因停止讴歌而长寿,蚂蚁亦不会因为劳动而延年。(1分)自然界生物的性命长短,皆有定份。(2分)26(6分)蚂蚁忙碌未必是美德,蝉高歌不是罪过;蝉除了物质生命外还有享乐人生的精神追求,蚂蚁的忙碌只是为了延续生命,而生命实质并未延长;今人不应一味去追求物质生活,而应像蝉一样锐情歌唱,享乐人生。(每点2分)27(6分)对比手法。(2分)拉封丹从中看到了蝉的逸乐、蚁的勤劳,施蛰存从中看到了蝉的激情、蚁的碌碌:蝉和蚁在两人心中都打上了主观烙印,是两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只是视角不同。(2分)两人借蝉和蚁启发人们以健康积极的态度投身生活的意旨是一致的。(2分)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开口辄以三百篇十九首为准,六朝而下,渐不满意。至宋人,殆不齿矣。然 世 间 万 变 皆 于 古 不 同 何 独 文 章 而 可 以 一 律 限 之 乎 就 使 后 人 所 作 可 到 三 百 篇 亦 不 肯 悉 安 于 是 矣。凡文章须是典实过于浮华,平易多于奇险,始为知本末。(节选自王若虚滹南诗话)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21.三百篇又称什么?其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2分) ; 22.概括文中作者对写作诗文的看法。(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红楼梦中黛玉见风吹残红飘落满地,不禁勾起身世飘零的孤独伤感,遂惜花而葬。这反映了黛玉因对宝玉一往情深而不为宝玉理解的苦恼。B家中,梅被母亲嫁与别人,不久青年孀居,郁郁而死;瑞珏被高家逼到城外生产,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都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C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蜀的赤壁之战、吴蜀的的彝陵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都采用了火攻的战术。D风波中,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陈腐守旧的封建顽固派代表。E“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这是东吴孙策临死前对弟弟孙权所说的话。24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五回中写到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其实正是王熙凤命运的写照。请写出红楼梦后半部分与之照应的三个情节。(5分)_ _ _ _ (2)请简述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情节。(5分)_ _ _ 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蝉与蚁施蛰存拉封丹以蝉与蚁为寓言,说蝉终日咏歌,不知储蓄粮食,遂至身先蒲柳而亡,蚁则孜孜矻矻,有春耕夏耨,秋收冬藏的能耐,卒岁无虞,避寒有术。终论是把人教训一顿,应学学蚂蚁的勤劳,而不可与蝉的耽于逸乐。小时读了这则寓言,就对蚂蚁的辛劳起了尊敬之心,对于只顾享乐的鸣蝉,认为它们是自作孽,是不值得可怜的。今天走过一株大柳树下,恰好有鸣蝉在柳叶间聒噪。夕阳红红地照耀在西天,阵阵微风吹拂,也不觉得燠热,何况我只穿上了短裤,还有手中的大葵扇。渐渐地我非但不再觉得它们烦乱,甚至竟听出一些意思来。倘若蝉不唱歌,它是否能活到蚂蚁那样的寿命?反过来说,若蚂蚁效蝉的懒惰,是否会和蝉同死生?从这两种昆虫的生命来说,他们并不觉得谁比谁活多了几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彼此都过了一生。不会歌唱的蝉不见得能活过严冬;懒惰蚂蚁的寿命也不见得比勤劳的同伴短。然则蚂蚁储藏粮食,未必就是美德,而蝉的高歌,也就不是甚么罪过了。更进一步言,蝉但求吃饱喝饱,便在酷热的阳光下努力讴歌,虽然我们不懂它在唱甚么,但无论是吟风弄月,或是悲天悯人,它多少已唱了出来,令它一生除了吃喝外,还有一点旁的意义。蚂蚁呢?吃饱了,喝饱了,还得忙着。孜孜功利,为的就是延续生命,而它的生命实质并未延长,它所储藏的粮食,也许自己也吃不完,徒然留下一副守财奴相,生命对它们来说还有甚么意义?今人终日辛劳,营营役役,只知歌颂辛勤的蚂蚁,却不识欣赏锐情歌唱,享乐人生的鸣蝉。自诩聪明的人类,不忒笨了点罢!25. 试分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在文中的含义。(3分)_ _ _ 26. 文中第二节说甚至竟听出一些意思来,作者听出了哪些意思?(6分)_ _ _ 27. 文中第四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评论家说:拉封丹和施蛰存对蝉和蚁的态度表面上是矛盾的,实质上是一致的。如何理解?(6分)_ _ _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20.然世间万变/皆于古不同/何独文章/而可以一律限之乎/就使后人所作/可到三百篇/亦不肯悉安于是矣。21.诗经(诗或诗三百)(1分);风、雅、颂(1分)22.写作诗文不必囿于前人的标准,要有所超越。(1分)写作诗文要追求平易朴实的文风。(1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A C 析:A项黛玉葬花并非因对宝玉一往情深;C项赤壁之战是曹操与东吴的较量。当时刘备还没有入川,尚无蜀国。24(1)获罪离家,与宝玉同留于狱神庙;在大观园执帚扫雪;被丈夫休弃;回首惨痛,短命而死。(1点2分,2 点4分,任答3点得5分)(2)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引起蔡夫人的杀心。蔡夫人与弟蔡瑁密谋设宴害刘备。在宴会上,伊籍将蔡夫人之计密报刘备。刘备单骑速逃,蔡瑁追至檀溪,刘备马陷溪中。刘备挥鞭急呼,马突跃起,跃过檀溪,脱险而去。(每点1分,共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5(3分)蝉不可能因停止讴歌而长寿,蚂蚁亦不会因为劳动而延年。(1分)自然界生物的性命长短,皆有定份。(2分)26(6分)蚂蚁忙碌未必是美德,蝉高歌不是罪过;蝉除了物质生命外还有享乐人生的精神追求,蚂蚁的忙碌只是为了延续生命,而生命实质并未延长;今人不应一味去追求物质生活,而应像蝉一样锐情歌唱,享乐人生。(每点2分)27(6分)对比手法。(2分)拉封丹从中看到了蝉的逸乐、蚁的勤劳,施蛰存从中看到了蝉的激情、蚁的碌碌:蝉和蚁在两人心中都打上了主观烙印,是两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只是视角不同。(2分)两人借蝉和蚁启发人们以健康积极的态度投身生活的意旨是一致的。(2分)语文答题纸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 语文文字运用(3分X5 = 15分)题号12345答案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题号67答案 8(10分)(1)(3分) (2)(3分) (3)(4分) 9.(2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1)(3分) (2)(4分) (3)(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1) (2) (3) (4) (5)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12(4 分) 13(4 分) 14(6 分) 15(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16 (6 分) 17 (6 分) 18(6 分) 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