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909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已知数列an为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a2a3=2a1,且a4与2a7的等差中项为,则S5=()A35B33C31D292在ABC中,若b2+c2bc=a2,则A=()A150B120C60D303已知9,a1,a2,1四个实数成等差数列,9,b1,b2,b3,1五个实数成等比数列,则b2(a2a1)=()A8B8C8D4在中,则等于 () A. B. C.或 D. 以上答案都不对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ABCD6一艘轮船按照北偏西50的方向,以15浬每小时的速度航行,一个灯塔M原在轮船的北偏东10方向上经过40分钟,轮船与灯塔的距离是浬,则灯塔和轮船原的距离为()A2浬B3浬C4浬D5浬7有甲、乙两个粮食经销商每次在同一粮食生产地以相同的价格购进粮食,他们共购进粮食两次,各次的粮食价格不同,甲每次购粮10000千克,乙每次购粮食10000元,在两次统计中,购粮的平均价格较低的是( ) A.甲 B.乙 C.一样低 D.不确定8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bc,sinC=2sinB,则A=()A30B60C120D1509在等比数列中,则( )A B C D10在有穷数列an中,Sn是an的前n项和,若把称为数列an的“优化和”,现有一个共xx项的数列an:a1,a2,a3,axx,若其“优化和”为xx,则有xx项的数列1,a1,a2,a3,axx的“优化和”为()AxxBxxCxxDxx第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 a=ccosB,且b=csinA,那么ABC的形状是 12已知的前项之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13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的值为_。14.已知数列 a n 满足条件a1 = 2 , a n + 1 =2 + , 则a 5 = 15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若报出的是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当第30个数被报出时,五位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等差数列an中,a4=10且a3,a6,a10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n前20项的和S2017如图,在斜度一定的山坡上的一点A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顶端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m后,又从点B测得斜度为45,假设建筑物高50m,设山对于地平面的斜度,求cos的值18若S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成等比数列。(1)求等比数列的公比; (2)若,求的通项公式; (3)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求使得对所有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19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试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20已知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Ccb.(1)求角A的大小;(2)若a1,求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21 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 ; 的最小值为.() 求函数的解析式;() 设数列的前项积为, 且,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2)的条件下, 若是与的等差中项, 试问数列中第几项的值最小? 求出这个最小值.合阳中学xx级(高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数列an为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a2a3=2a1,且a4与2a7的等差中项为,则S5=()A35B33C31D29解:a2a3=a1qa1q2=2a1a4=2 a4+2a7=a4+2a4q3=2q=,a1=16故S5=31故选C2在ABC中,若b2+c2bc=a2,则A=()A150B120C60D30解:b2+c2bc=a2,bc=b2+c2a2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又A为三角形内角A=60故选C3已知9,a1,a2,1四个实数成等差数列,9,b1,b2,b3,1五个实数成等比数列,则b2(a2a1)=()A8B8C8D解:由题得,又因为b2是等比数列中的第三项,所以与第一项同号,即b2=3b2(a2a1)=8故选 B4在中,则等于 () A. B. C.或 D. 以上答案都不对解选 A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ABCD解:ABC中,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b=a,=,故选B6一艘轮船按照北偏西50的方向,以15浬每小时的速度航行,一个灯塔M原在轮船的北偏东10方向上经过40分钟,轮船与灯塔的距离是浬,则灯塔和轮船原的距离为()A2浬B3浬C4浬D5浬解:由题意,设灯塔和轮船原的距离为x浬如图,在OAB中,OA=10浬,AB=浬,AOB=60,由余弦定理可得()2=102+x2210xcos60,即x210x+25=0,x=5故选D7有甲、乙两个粮食经销商每次在同一粮食生产地以相同的价格购进粮食,他们共购进粮食两次,各次的粮食价格不同,甲每次购粮10000千克,乙每次购粮食10000元,在两次统计中,购粮的平均价格较低的是( ) A.甲 B.乙 C.一样低 D.不确定答案 B8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bc,sinC=2sinB,则A=()A30B60C120D150解:sinC=2sinB,c=2b,a2b2=bc,cosA=A是三角形的内角A=30故选A9在等比数列中,则( )A B C D解答,故选C10在有穷数列an中,Sn是an的前n项和,若把称为数列an的“优化和”,现有一个共xx项的数列an:a1,a2,a3,axx,若其“优化和”为xx,则有xx项的数列1,a1,a2,a3,axx的“优化和”为()AxxBxxCxxDxx解:S1+S2+S3+Sxx=xxxx,S1=a1,S2=a1+a2,Sxx=a1+a2+a3+axx所求的优化和=1+(1+a1)+(1+a1+a2)+(1+a1+axx)+(1+a1+axx)xx=1+( 1+S1)+(1+S2)+(1+Sxx)+(1+Sxx)xx=xx1+(S1+S2+Sxx)xx=xx+xxxxxx=1+xx=xx 故选C二、填空题11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ccosB,且b=csinA,那么ABC的形状是 解:由余弦定理得:a=ca2+b2=c2,所以C=90,在RtABC中,sinA=,所以b=c=a,所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已知的前项之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 解:当n=1时,当n2时, 21-1=13, 13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的值为_。答案:14.已知数列 a n 满足条件a1 = 2 , a n + 1 =2 + , 则a 5 = 答案:15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若报出的是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当第30个数被报出时,五位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 解:这个数列的变化规律是:从第三个数开始递增,且是前两项之和,那么有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分别除以3得余数分别是1、1、2、0、2、2、1、0、1、1、2、0、2、2、1、0由此可见余数的变化规律是按1、1、2、0、2、2、1、0循环,周期是8在这一个周期内第四个数和第八个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在三个周期内共有6个报出的数是三的倍数,后面6个报出的数中余数是1、1、2、0、2、2,只有一个是3的倍数,故3的倍数总共有7个,也就是说拍手的总次数为7次三、解答题16等差数列an中,a4=10且a3,a6,a10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n前20项的和S20解: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则a3=a4d=10d,a6=a4+2d=10+2d,a10=a4+6d=10+6d由a3,a6,a10成等比数列得a3a10=a62,即(10d)(10+6d)=(10+2d)2,整理得10d210d=0,解得d=0或d=1当d=0时,S20=20a4=200当d=1时,a1=a43d=1031=7,于是=207+190=33017如图,在斜度一定的山坡上的一点A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顶端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m后,又从点B测得斜度为45,假设建筑物高50m,设山对于地平面的斜度,求cos的值解:在ABC中,AB=100m,CAB=15,ACB=4515=30,由正弦定理得:=,解得:BC=200sin15(m),在DBC中,CD=50m,CBD=45,CDB=90+,sin15=sin(4530)=,由正弦定理得:=,解得:sin(90+)=cos=118若S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成等比数列。(1)求等比数列的公比; (2)若,求的通项公式;(3)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求使得对所有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解:数列an为等差数列, S1,S2,S4成等比数列, S1S4 =S22 , 公差d不等于0, (1) (2)S2 =4,又, 。 (3) 要使对所有nN*恒成立,mN*, m的最小值为30。 19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试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解: 当时,原不等式变形为,恒成立,即满足条件; 当 时,要使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必须 ,解得,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20已知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Ccb.(1)求角A的大小;(2)若a1,求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解:(1)由acosCcb和正弦定理得,sinAcosCsinCsinB,又sinBsin(AC)sinAcosCcosAsinC,sinCcosAsinC,sinC0,cosA,0A,A.(2)由正弦定理得,bsinB,csinC,则labc1(sinBsinC)1sinBsin(AB)12(sinBcosB)12sin(B)A,B(0,),B(,),sin(B)(,1, 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为(2,321 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 ; 的最小值为.() 求函数的解析式;() 设数列的前项积为, 且,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2)的条件下, 若是与的等差中项, 试问数列中第几项的值最小? 求出这个最小值.解 ()题知 , 解得 , 故. () , , 又满足上式. 所以. (3) 若是与的等差中项, 则, 从而, 得. 因为是的减函数, 所以当, 即时, 随的增大而减小, 此时最小值为;当, 即时, 随的增大而增大, 此时最小值为.又, 所以, 即数列中最小, 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