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858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陈绚 许潞潞 审核:倪妙玲 方庄澈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xx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 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2.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构建和平友好的国际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各项中具有这样影响的政策有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 B C D4.在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做亚非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或威胁任何国家,只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永远不会成为对世界有威胁的国家B中国已经、并将永远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C中国与亚非国家没有利益的分歧 D中国的发展可以为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的贡献5.建国初期,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关系的最突出特点是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B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6.中国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会员国之间经济技术合作 B缩短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C缓解东盟经济危机D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7.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8.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改变世界的七天”,主要原因是A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B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破产C为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奠定基础 D中美人民有改善关系的要求9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一边倒” 反对霸权主义A B C D10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 B世界性组织的成立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11.二战后,日本经济稳步增长的典型措施是 A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 B同西欧一起与美国抗衡C逐年增加军费 D实行计划经济12.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13.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A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通过战争方式才能建立起来 D欧盟主张建立美国的单极世界1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都 反映了该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反映新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应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15.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ABCD16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 B C D17.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人烟稀少 耕作技术落后 商品交换不发达 贫富分化的程度低A. B. C. D. 18.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 明代 B. 隋唐 C. 宋元 D. 清代 19.明朝中后期,苏州纺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A. 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B. 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C. 出现控制手工业的包买商 D.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20.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采用铁器和牛耕技术 B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C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21.控制翻土方向和调节犁耕深浅的耕作工具分别是 A耦犁 犁评 B犁评 犁壁 C耦犁 犁壁 D犁壁 犁评22.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 B C D23.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 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 B. 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 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 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4.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BCD25.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 B C D26.“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所描述的生产工具出现于 A西汉 B两宋 C元朝 D明朝27.我国农业生产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A石斧、石锛 B骨耜、石耜 C青铜农具 D铁铲、铁犁28.明清时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这一说法中的“富室”是A地主 B资本家 C商帮 D官僚29.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A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B清政府鼓励发展小机户 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30.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二、非选择题(有2小题,共40分)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主要国家之间力量对比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中国政府也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根据材料一,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5分)(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了哪两次国际会议?在会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我国的外交事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 材料二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北朝鲜当局控制下的地区实行禁运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原子弹材料,石油,具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有用的物质。 摘自1951年2月1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第1771号决议(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实行什么政策?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970年9月,尼克松接见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时明确表示:“如果说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摘自共和国重大事件和决策内幕(4)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中美双方为什么会在70年代调整外交关系?(4分) 材料四 1971年4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决策,发出指示,正式邀请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周恩来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小球推动大球”。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五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关两国双方同意,不论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摘自1972年在上海发表的中关联合公报请回答:(5)依据材料三、四、五分析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意义。(3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材料二 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取一偿二为倍称举称也。今俗所谓举钱者也。),於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图2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高中历史教材图3 苏州丝织业手工工场图3 苏州丝织业手工工场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高中历史教材(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于何时?(4分)(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3)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2分)(4)从图2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5)从图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班 级:_ 姓 名:_ 座 号: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潮州金中2011xx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高一级历史科答题卷 xx03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对应题目所选答案相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满涂黑,多涂、错涂、漏涂或填涂不规范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 ABCD 11ABCD 21ABCD2 ABCD 12ABCD 22ABCD3 ABCD 13ABCD 23ABCD4 ABCD 14ABCD 24ABCD5 ABCD 15ABCD 25ABCD6 ABCD 16ABCD 26ABCD7 ABCD 17ABCD 27ABCD8 ABCD 18ABCD 28ABCD9 ABCD 19ABCD 29ABCD10ABCD 20ABCD 30ABCD 二、非选择题(有2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6分,共40分) 31(20分)答:(1) (2) (3) (4) (5) 32(20分)答:(1) (2) (3) (4) (5) 潮州金中2011xx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高一级历史科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有30小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DCDDBCDDACAD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DDDDBC BDDBC C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分)答:(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5分)(2)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2分)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2分)(3)实行经济上封锁禁运、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威胁的敌视政策。目的是要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4分)(4)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为对抗苏联,需要和中国改善关系;同时中苏关系出现裂痕,使中美关系正常化成为可能。中国政府考虑既要抵御苏联的威胁,又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所以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美国改善关系,对外交政策作出了调整。(4分)(5)中美关系正常化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以来的敌对局面,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促进台湾回归的统一大业,也有利于中美间的友好交流。(3分)32(20分)答:(1)小农经济(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2分)。 (2)男耕女织(1分)、自给自足(1分)、以户为单位(1分);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受到封建政府的剥削压迫(1分);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征暴敛而破产,抗灾能力弱(1分);生产技术落后(1分,任答其中四个4分)(3)长安、唐朝(2分)(4)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官府控制的减弱。(6分,任答其中三个)(5)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时间:明朝中叶(明朝中后期);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根本原因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