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周练(1)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770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周练(1)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周练(1)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周练(1)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周练(1)物理试题1(2011天津高考)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A光电效应实验B伦琴射线的发现C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析: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伦琴射线为电磁波,故B错误。卢瑟福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说明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故D错误。 答案:C2(双选)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UThHe是衰变B.NHeOH是衰变C.HHHen是轻核聚变D.SeKr2e是重核裂变解析:A项是衰变,正确;B项是核的人工转变,错误;C项是轻核聚变,正确;D项是衰变,错误。答案:AC3(2011全国高考)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 EnE1/n2,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A BC D解析:处于第一激发态时n2,故其能量E2,电离时释放的能量E0E2,而光子能量E,则解得,故C正确,A、B、C均错。答案:C4(2011四川高考)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1h2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1h2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2h1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2h1解析:由题意可知:EmEnh1,EkEnh2。因为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21,即k能级的能量大于m能级的能量,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时向外辐射能量,其值为EkEmh2h1,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D5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Kr)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Zr),这些衰变是()A1次衰变,6次衰变B4次衰变C2次衰变 D2次衰变,2次衰变解析:原子核每经过一次衰变,质量数减4,核电荷数减2,每经一次衰变,电荷数加1,质量数不变,设经过x次衰变和y次衰变,可列方程组解得,可知经过4次衰变。故选项B正确。答案:B6(双选)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射线,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2B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中子数减少1C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D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解析:衰变是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原来核中抛射出来,即2H2nHe,发生衰变时,核内质量数减少4,选项A错误;衰变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nH01e,发生衰变时,核内中子数减少1,核子数不变,选项B正确而C错误;由三种射线性质可得,选项D正确。答案:BD7(双选)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1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 eV到3.11 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图1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解析: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光子能量EE2E110.2 eV,A正确从高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E3E2EE2,即1.89 eVE3.40 eV,可见有一部分光处于紫外线区域,B错误从高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光子能量最高EE31.51 eV,比可见光光子能量小,C错误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光子能量EE3E21.89 eV,D正确。答案:AD8如图2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图2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位置时少得多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解析: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沿原方向前进,因此在A位置观察到闪光次数最多,故A正确,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因此从A到D观察到闪光会逐渐减小,因此B、D正确,C错。答案:C9(双选)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是原子核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B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可以用来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解析:原子核衰变后变成新核,新核与未衰变的核在一起,故半衰期并不是原子核的数量、质量减少一半,A错B对;衰变快慢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常用其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故C错D对。答案:BD10(双选)由于放射性元素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Np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变成Bi,下列诊断中正确的是()A.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衰变和4次衰变D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衰变和7次衰变解析: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Np的中子数为23793144,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A错、B对;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衰变的次数为7次,衰变的次数是27(9383)4次,C对、D错。答案:BC11(2011江苏高考)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选填“越大”或“越小”)。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0),电子质量为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普朗克常量为h)。解析: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中的电子离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大,由mv2hE1可得v 。答案:越大12有一座发电能力为P1.00106 kW的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40%。假定反应堆中发生的裂变反应都是UnBaKr3n。已知每次核反应过程放出的核能E2.781011 J,消耗U核的质量mU3901027 kg。求每年(1年3.15107 s)消耗的U的质量。解析:设一年消耗的U的质量为x kg,应先建立一个模型,核能电能,E核/。一年中产生的电能为E电Pt(t为一年的时间),需消耗的核能为E核x,于是得x,xkg1.10103 kg答案:1.10103 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