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周练 历史(11.3)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7625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周练 历史(11.3)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周练 历史(11.3)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周练 历史(11.3)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周练 历史(11.3) 含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1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西周宗法制度示意表,要求同学们依据表中信息去做些推论。有四位同学做出了如下四种推论,其中有违史实的是A.宗法制度下统治阶级内部政治等级尊卑有序B.用嫡长子继承制解决统治者的权力继承问题C.西周宗法制下女性不享有各阶层的继承权D.受封者在各自受封区域内享有土地所有权2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 B C D 3明太祖朱元璋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同时据明史稿记载,明成祖继位后,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两则材料说明A明朝照搬了西周的分封制 B明朝放弃了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宗法制依然是分封制的核心 4“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国民政府发表这番谈话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A真实记录了当时历史事实 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 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材料 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6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7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宣言在此强调 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 个人拥有的政治权利 民权与反帝相结合 改变国家政体 A B C D 8周恩来总理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材料中“客观的历史发展”是指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 9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是统一中国 建立民主共和国 实现了民族独立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A B C D 101950年,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xx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C.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 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势力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对其形成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中美关系正常化是70年代高峰形成的因素之一C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三次高峰的共同原因12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1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第一步第二步甲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乙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丙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丁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A甲 B乙 C丙 D丁14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15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B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16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社会矛盾 17口号是一定时期的反映,下列口号出现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的是A“临时革命政府万岁” B“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统治” C“和平、自由、面包” D“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18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9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 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 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 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 20下列有关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B多极化格局取代两极格局 C经济区域集团在全球普遍建交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33年5月17日,工业复兴法案提交国会。众议院仅作了个别补充,便在一个星期后以325票对76票通过了该议案,虽然个别议员对法案的卡特尔化(注:垄断性企业联合)倾向不满意,而更多的一些议员则不喜欢法案赋予总统和行政当局的独裁式的发放许可证的权力。6月13日,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参议院终于以46票比39票的接近票数通过,法案立即被送交总统签署。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谢克特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以全体一致的判决,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从而宣判了该法的死刑。 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材料三 1953年1月毛泽东亲自挂帅,领导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进行宪法草案初稿的起草工作。1953年3月,宪法起草委员会接受了中共中央的宪法草案初稿,先后召开了七次会议讨论修改,最后形成了宪法草案。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宪法草案并正式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全国各界共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了宪法的讨论,又提出许多修改和补充意见。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1197票赞成,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与迁徙、人身等自由。 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会议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清代君臣关系出现的变化。该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图11到图12君臣关系的变化对国家决策产生的影响。(5分)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和废除分别对美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5分) (3)材料三中宪法制定的过程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特点?材料三这部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分析为什么只有在民主制度下,人民才能普遍享有这些权利?(4分) (4)材料二、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着本质不同,试以文明史观谈谈你的认识。(2分) 22(14分)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材料二 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6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4分)(3)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根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所持观点的原因。(4分)23.(14分)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世界”“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材料二: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固总统;由总统批准。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总统第二款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第一款 舍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勤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依据材料一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2分)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2分)(3)请指出材料二、三两部宪法所反映的共同原则。(2分)材料三中关于总统的权力的规定与材料二有何明显不同?(2分)(4)材料二、三两部宪法实施效果有何不同?(3分)24(16分)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北风与太阳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4分)问题二撼动与挑战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4分)问题三联合与曲折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问题四和平与发展多极化全球化改革开放机遇与挑战(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关键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4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00字左右)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题答题纸(2012.11.3)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2、 23、24、 (4) 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xx.11.3)一、选择题12345678910DADDDCAACC11121314151617181920DBCCABCDAD21(1变化:君臣之间的等级尊卑愈演烈(或皇帝的威权越来越高,官僚地位不断下降)。实质: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评价: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强化了君主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决策失误。)(5分)(2)原则:三权分立(权利制约与平衡)。影响:它的实施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矛盾有所缓和,遏制了法西斯势力,走出经济危机困境;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辟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新模式。它的废除,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竞争机制;防止出现独裁,维护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民主原则。(5分)(3)特点:中共领导;人民民主;民主集中。(答出2点即可) 原因: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国家的主权属于君主,人民只是君主的臣民,臣民不能违背君主的意志,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人民,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赋予公民各种民主权利。(4分) (4认识:政治体制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政治体制的选择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国情决定的。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答出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分)22(1)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6分)(2)民主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空前解放。(4分)(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4分)23.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政治民主的特点和成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特点从形式上看直接概括为直接民主。第二问原因应该结合城邦特点小国寡民;范围而言:公民人数少,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子才有公民权。(2)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近代代议制民主确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普遍形式是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第二问结合近代代议制的不同类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等加以归纳即可。(3)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原则和行政权力的比较的理解。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直接归纳为分权与制衡原则。第二问 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民国又通过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的权力,而美国没有这一规定。(4)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美国可以从政治:确立了共和政体,促使政治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可以从政治:专制独裁,被袁世凯废除,没有真正实施加以分析答案:(1)特点:直接民主。(1分)成因: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公民人数少,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子才有公民权。(2分)(2)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2分) 不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等。(2分)(3)分权与制衡原则(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统权力受到国务员的制约,而美国没有这一规定。(2分)(4)美国:使美国确立了共和政体,促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中国:被袁世凯废除,没有真正实施。(3分)24、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1)问,解读问题一的材料可知,“北风的直接胁迫”指的是战争,“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指的是冷战,由此回答出冷战政策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即可;第(2)问,实际上是要回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表现;第(3)问,该观点表明了欧洲政治家对欧洲合作的作用的认识,回答时注意选取角度;第(4)问,理清四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前两个是当前的国际形势,后两个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这大的国际形势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答案:(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分)(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4分)(3)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然任重道远。观点二:不同意。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观点三:辩证看待。理由综合观点一、二。(4分)(4)答题要点: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