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汇编 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6957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汇编 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汇编 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汇编 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汇编 J单元 生物与环境目录J1 生态因素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2J4 生物与环境综合6 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39. J2(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 有一种说法错误 B. 有两种说法错误C. 有三种说法错误 D. 以上说法都错误【知识点】种群与群落。【答案】C 40.J2 (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测量浑浊度的同时,并不需要每次镜检计数B. 计数时酵母菌的芽体都应作为个体计入在内C. 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之前呈“J”形增长D. 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该值上下波动【知识点】教材实验。【答案】A 37.J2 (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 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D. 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知识点】生态系统中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答案】C 31J2(xx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知识点】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答案】C 13J2(xx江西鹰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 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答案】14J2 (xx重庆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仅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以下分析不科学的是: A图甲X轴若为CO2浓度,Y轴为光合作用强度,在c点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K值将提高B图甲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 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C图乙若X轴表示生长素浓度,Y轴表示生理作用,则 a为对芽的促进作用,b为对根的促进作用D乙图若X轴为甲状腺激素浓度,Y轴为激素浓度,则a为TRH,b为TSH【知识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答案】B28J2 (xx宁波高二八校联考)图示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湖泊中逐渐消失Ct2时该种小型淡水鱼为食物等资源的斗争最激烈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的两倍【知识点】种群【答案】D 43. J2 (7分)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请分析回答:(1)某生物课外小组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 。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1,n2,n3,n4,n5,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m2。(2)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型,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和 ,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因为在此水平 。【知识点】种群【答案】(7分)(1)随机取样(n1+n2+n3+n4+n5)/5(2)增长 种内斗争加剧(或食物和资源有限)捕食者数量增加N/2种群增长量最大(或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40J2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B. 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 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D. 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知识点】种群【答案】C36J2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曲线CD段酵母菌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乙醇的积累D.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先向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中滴加培养液再加上盖玻片【知识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答案】D37J2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则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增长,c点之后呈S型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时期C.c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知识点】种群【答案】C35J2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知识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答案】D9J2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 “竭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 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 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知识点】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答案】D2J2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丙)三个层级。比较这三个年龄层级的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该种群未来的发展情形。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种群的是()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知识点】种群【答案】D3J2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活动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轻轻震荡试管再取培养液【知识点】种群密度调查等实验【答案】B 4J2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 B. C. D.【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答案】B6J2 (xx江苏盐城高二下学期期末)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A 50只 B 200只 C 400只 D 100只【知识点】种群【答案】B15. J2 (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知识点】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及物种丰富度【答案】C 3. J2 (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知识点】种群的特征及群落的结构特征【答案】D 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17.J3 (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影响森林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食物 B.光强度 C.温度 D. O2浓度【知识点】群落的结构。【答案】A 32J3(xx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知识点】群落演替【答案】C12J3(xx江西鹰潭高二下学期期末)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答案】C 29J3 (xx宁波高二八校联考)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构成不断地变化着B原生演替一般比次生演替进行得慢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最终一定发展成为森林【知识点】群落演替。【答案】D38J3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知识点】群落【答案】C5J3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知识点】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答案】C6J3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知识点】群落【答案】C7J3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知识点】群落的种间关系【答案】B8J3 (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答案】B1J2、J3(xx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B.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农田可能演替成森林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知识点】种群和群落【答案】D 7J3 (xx江苏盐城高二下学期期末)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答案】A 2J3 (xx江苏盐城高二下学期期末)右图是仓库里两种常见的害虫“拟谷盗”与“扁拟谷盗”的生态栖位偏好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干燥、低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B在干燥、高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C在潮湿、低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D在潮湿、高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知识点】种间关系【答案】C 28. J2、J3(每空2分,共10分)(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 稳定性较低。(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 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知识点】种群与群落【答案】(1)样方 标志重捕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恢复力 (4)垂直29H3(每空1分,共10分)(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图示反射弧中,a是 ,效应器为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为 。当兴奋到达c点(突触)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 ,直接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 _ 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知识点】反射弧及兴奋地传导【答案】传入神经(或感觉神经)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7. J3(每空2分,共10分)(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属于 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属于 演替。(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答案】(1)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 发生改变11. J3 (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知识点】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结构【答案】D 5. J3 (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B.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知识点】种间关系【答案】B J4 生物与环境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