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2918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一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A. B. C. D. 3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个体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4促进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的是( )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秦国实行“依军功行田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井田为国家公有,贵族占有公田A B C D5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下列四项分折,你认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非农业税997年24081156771021年26412387401077年2021351172A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消除了财政危机D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6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C手工业产品开始进入海外市场 D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7官营手工业西周起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产品进入市场A. B. C. D. 8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9南宋词人毛幵在水调歌头一词中写道:“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这首词反映了南宋( )市经济繁荣 市民生活场景 坊市制度犹存 经营时间自由A B C D10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A工业文明高度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特征 D民主思潮给社会带来思想解放11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C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 D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12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与商业发育较早,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与商业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政治体制的制约 B官营企业的排挤、打击C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D重农抑商思想的盛行13“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4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A哥伦布曾经到达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15有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欧洲的一些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Zealand),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对此现象的由来,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所致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所致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所致 D、欧洲列强殖民活动所致16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与技术结合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蒸汽机的广泛普及17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出现的“大企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C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18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上述材料反映出( )A民用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分洋利作用 B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C19世纪末外商企业退出了中国 D李鸿章是民族资产阶级杰出代表19甲午战争后,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客观上A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20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歌曲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 B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占领全部中国市场C封建剥削严重,贫富现象悬殊 D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1下列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 B C D22一战期间,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发展迅速,到1921年就获得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这说明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内的市场 B封建主义 C帝国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23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各地均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 )A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B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C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发达 D西方教育影响的地域差异24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25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26下面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27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这反映了( )A. 分权制衡 B. 司法独立C. 自由平等 D. 人民主权28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印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B C D29“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春的这段话说明了( )A打垮日本是美国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B中国的坚持抗日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C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 D开辟第二战场迫在眉睫30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主观题(共两题,第一题14分,第二题26分,共40分)31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很长,但是对海洋经济、海外贸易等的关注和重视,则是在经历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才意识到的。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姜子牙)治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到齐桓公时期,“通齐国之渔盐于东莱”,齐国成为“海之王国”。材料二: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材料三:南京条约赋予英国可在通商口岸内派驻领事及享有居留权,黄埔条约更准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内建立教堂、医院等设施,自此通商口岸成为在华外人集中地。“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主权归中国政府所有,实际上界内管治权与税收权却属外国政府或在华外侨所管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材料四 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中国人坚定地打开了大门。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仿佛身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3分)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3分)齐国兴盛的事实说明了什么?(2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内外因素。(2分)32(26分)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二: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东方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材料三:(清前期)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材料四:“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顺德县)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1854年后纺业停顿”。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6),这一事件对人类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6分)(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居于怎样的地位?(2分)这种地位的形成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2分)这种地位在什么时候开始被打破?(2分)(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经济正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依据材料指出变化的原因?(2分)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了铁器等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夫乐事劝功更能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铁器等生产工具是中国古代非常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下图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曲辕梨和 筒车,所以本题答案是 C. 。 另外耒耜是在原始社会,耦梨是在汉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真的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改进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结构的稳定与否与经济形式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更准确地说,小农经济形式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的稳定发展,小农经济属于一种生产劳动关系,跟家庭结构没有什么牵扯。ABC三项均说法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业的发展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井田制下的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因此,只有不符合私有制的要求,均是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表现,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鞅变法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B项错误,农业税的比重降低,并不能说明农民负担的减轻;C项错误,北宋中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D项明显错误,古代统治者都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根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手工业产品就已经开始进入海外市场,因此 C 项表述错误。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均是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因此AB两项表述正确。伴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把发展因此D项表述正确。学生应掌握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阶段特征。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垄断、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如三代时期青铜铸造。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多为国家生产武器或是皇室、官僚、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奢侈品,所以正确。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服务对象皇室、官僚、贵族,除关系国计民生的盐铁等之外,大部分不投放市场,所以是错误的。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日午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而众以散”可知在唐朝对商业活动进行时间上的控制。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9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的能力。题中的词主要表达了南宋时城市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时间上也比较自由,但是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排除,故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10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清社会转型的含义就是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项正确;明清时期中国还没有转向工业文明,故项排除;CD两项明显不符合明清时期的史实,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11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在说古代中国的商业受到严重的束缚,结合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可以知道其束缚就是统治者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城市与商业发展受阻的原因是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传统社会体制的约束根源于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因此C项正确;A、D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13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以获利为目的的对外贸易活动,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不是以获利为目的的贸易,所以答案选择项。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材料可以知道,哥伦布到死都不知道他所到达并不是印度,而是美洲,所以答案选B,而A、C、D并不符合史实。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1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西班牙开始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此后,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也加入了殖民争夺的行列。它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这些殖民地有一些就是它们以本国一些地名所命名。所以答案选D。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表现1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即科学与技术的真正结合。所以答案选B。而ACD都属于工业革命的成就。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7C【解析】试题分析:AB两项是“大企业”出现的原因,所以AB两项正确。D项是大企业的特点,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企业发展的专业性的增强,所以企业的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这样出现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C项是中小企业的特点,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大企业的特点1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法的轮船公司,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这说明民用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分洋利作用。故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19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了偿还对日本的战争赔款,从而扩大税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做法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20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歌谣说明了外国的工业品廉价且物美,导致“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说明A,但没有说到占领中国市场,故排除掉B;CD与题目五Uganda,故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对中国的冲击 2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起伏不定,在夹缝中生存。实业救国道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受压制而最终走向失败,故答案选择B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2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场,无暇顾及中国,因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史称“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故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2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尽管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但是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等等足以证明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中国人传统的宗法观念仍然是根深蒂固,而其他几个选项和材料的主旨关系不大,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24A【解析】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思路点拨】本题从社会史的角度考查婚姻习俗的演变。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注意逆向思维的运用。2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慈禧太后坐汽车,坐了一次就不想坐了,原因是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在她的前面。这反映的是封建观念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26B【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正确解读图片的信息,图片表明的是皇权的发展趋势,然后依据教材中所述的皇权发展的特点来分析图片的内容。皇权是不断的加强,最后在明清之际达到顶峰,所以答案选择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度、机处2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体现了权力的制衡,“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体现了分权的原则,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2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与运用知识能力。1842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屈辱近代史的起点,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中国近代史由此结束。故符合题意,时间不符合。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运动中华民国成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渡江战役。2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一定要注意里面所说的“兵力”二字,所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春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 3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等信息可知该会议时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万隆会议31(1)观念:重视农业,轻视海洋开发利用。(2分)经济根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齐国兴盛的事实说明:工商业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分)(2)英国:十七世纪以来,英国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海洋霸主,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2分);中国:清政府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2分)。(3)内: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外: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4分)【解析】试题分析:(1)观念: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回答。从材料一中的“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等信息可以看出其观念是重视农业,轻视海洋开发利用。经济根源:需结合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思考,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齐国兴盛的事实说明:由材料中的“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齐国成为“海之王国”可以看出工商业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这一题要首先回答英国选择海洋而中国选择陆地的含义是指什么,然后去回答其结果,根据其结果的差异来体现题目所说的观点是正确的。即英国从十七世纪以来,英国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海洋霸主,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中国当时的清政府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3)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而且要求回答内外因素,所以结合题目所提到的时间是1987年,当时国内表现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际则是在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本思想和自然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32(1)原因:为了获取亚洲的黄金,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夸大的宣传,刺激了欧洲人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影响: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12分)(2)地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2分)关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用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2分)打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开始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3)变化: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逐步瓦解。(2分)原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商品倾销);掠夺原料。(2分)影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4分)【解析】试题分析:(1)第1问从材料中“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印度”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本问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问要结合材料,对所给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归纳,然后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回答。第二问要求回答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从新航路开辟后产生的商业革命及对世界的影响方面回答,注意不是对欧洲的影响。第2问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如:世界整体化、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等。(2)第1问从材料中“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和“世界民族的首位”可概括出中国的地位;第2问根据时间等线索,寻找两则材料间的历史关系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示:打破国门)。(3)第1问从材料中的相关信息不难得出茶叶买卖活动频繁的结论,即指向商品经济发展、小农经济逐步瓦解;第2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时代背景来回答,原因是外国商品输入掠夺资本;第3问的影响需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叙述,答案不够完整,考生请自己补充。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