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032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2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3.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A以商业职能为主 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商业限制被打破4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5.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6.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瓷器是当时中国惟一的外销商品7.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8.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9.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0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厂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 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1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12.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13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14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15.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16. 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B资本积累的完成C市场的需求 D科学技术的进步17.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19.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 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20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第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 李白估乐客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材料三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 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 王安石商感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4分)(2) 概括材料二所反映出的唐代商业发展的情况(4分)(3) 从材料三中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唐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为什么?(5分)(4) 根据材料四,我们从乾隆帝复英王的信中,能看出当时中国怎样的情形?(2分)22(15分)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材料三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 (单位 :磅 )1913年1930年本国纱线产额200 000 000982 070 800进口纱线额358 000 00022 616 000出口纱线额43 987 064机器织机消费量15 000 000206 913 532手工织机消费量543 000 000753 786 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请问答:(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5分)(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5分)(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5分)23(15分)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材料二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材料三 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5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机器生产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5分)24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材料二 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富兰克林罗斯福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罗斯福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有什么特点?(4分)(2)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根据当时的国情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后,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了什么政策?起到了哪些作用?(3分)(3)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调整生产关系上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2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罗斯福和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闯”出新的发展道路的。(6分)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1-5 BBBDB 6-10 BBDDC 11-15 BBBCD 16-20 CDCCB21(1)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分)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结自足;封建保守。(3分)(2) 情况:商业活跃,商人为逐利远离家乡;海上贸易发达;出现不受时限的喧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4分)(3) 信息:商业发展渗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得不到保障。(2分)政策:重农抑商。原因: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3分)(4) 情形:中国富有,夜郎自大,闭关锁国。(2分)22 (1)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3分)主要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2分)(2)具体表现: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2分)有利变化: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3分)(3)发展状况: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给;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手工织布业的消纱量占主导地位。(3分)借鉴价值: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2分)23 (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2分)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3分)(2)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4分)(3)积极:大机器生产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3分) 消极:大机器生产对人文关怀的弱化,加剧贫富分化,对社会造成一定消极作用。(3分)24 (1)推行“新政”;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国家干预经济。(4分)(2)新经济政策。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分)(3)实行三大改造。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2分)(4)罗斯福实行新政;整顿银行,复兴工农业,推行福利政策,兴建公共工程等。(3分)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大胆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并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的改革道路,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以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