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7655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命题:大丰中专 丁凡殊 审核:宝应中专 王立峰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滑稽/稽首 似的/相似 烃基/氢弹B粘满/粘液 翘首/翘起 给予/给与C巷道/巷战 停泊/湖泊 颤动/颤抖 D榆荫/荫蔽 婵媛/媛女 纤腰/拉纤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刚才说铜丝是沾了白岌浆粘在铜胎上的,白岌浆虽然稠,却经不住烧,用火一烧就成了灰,铜丝就全都落下来了,所以还得焊。B这是一条幽辟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C最可怕的是蚊子,像小蜻蜓似的,多得要命,勇敢无比,成群结队,轮番攻击,伸手一摸,就会抓到好几个,纂在手里,沉甸甸的。D前面沙洲有个拾贝的小孩子,黑黝黝的身影映在水中。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残曛烛天(落日的余光) 鸟语盈耳(充满) 峨冠博带(高)B惟妙惟肖(相似)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迁延顾步(照顾)C有条不紊(正好) 云蒸霞蔚(弥漫) 漫溯(顺流而下)D层峦叠嶂(连着的山) 妖童媛女(美女) 漫江碧透(满)4.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在北极,当我第一次看到狐狸时却闹了一个大笑话,以为那是野猫。 ,北极狐狸 耳朵变小,成为圆形,连那嘴巴 大大的缩短,变成了圆脸。 在世界其他地方,是不可能找到圆脸狐狸的。A但是 虽然 不仅 却 但是 B但是 因为 不仅 也 而C但是 因为 虽然 却 而 D但是 虽然 即使 也 但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_。(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3)小屋的出现,_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4)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_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A飞翔 泻 点破 一注 B翱翔 泻 点破 一缕C飞翔 泻 点缀 一缕 D翱翔 泻 点缀 一注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B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C教育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求得发展,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D舞台上那个长袖善舞的舞蹈演员,台下的艺德也很高尚。7下面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8、下列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比喻)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顶真)C.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拟人)D.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对偶)9.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A.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人类怎么样呢?是否也遵循伯格曼法则?如果是这样,那么爱斯基摩人是不是比我们要大很多?”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得回顾一下人类演化的历史。B.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C.长江上的人都知道:“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D.大概含铁的作褐色,含铀的作黄色,含铬的作绿色,含锌的作白色,含铜的作蓝色,含金含硒的作红色10、下列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是( )A、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说明)B、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记叙)C、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抒情)D、在北极的一天早晨,睡梦中,突然远处传来了几声枪响,起来看时,原来是一头北极熊进入了村子。(描写)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陶潜,一名渊明,字明亮,私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其中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最具代表性。B、乐府始置于西汉,是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人们把乐府官署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乐府诗”或“乐府”。C、诗歌的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D、在我国文学史上,世人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王维为“诗佛”。12、下列有关文体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新诗是1919年“五四”时期始创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B、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和诗歌、戏剧、小说、辞赋并列的文学体裁。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等。长江三峡属于叙事散文。C、程序说明文主要用于说明产品生产的进程次序,常见的程序说明文有产品使用书、工艺流程说明、工作进程说明等。景泰蓝的制作就属于这一类。D、伯格曼法则在北极属于事理说明文。这种说明文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B、提问往往推动交谈的过程。不同的提问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好奇性提问易于激发兴趣,渗透性提问易于获得更多的信息,诊断性提问易于建立信任。C、要做到有效的解说,一是解说内容要抓住特征,突出要点;二是解说结构有条有理,合乎逻辑;三是解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浅显生动。D、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而词汇方面尤为突出。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题,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一)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4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彤管的美丽映衬得姑娘你更美。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15.选出对静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1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17.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此诗采取男子的视角、追忆的口吻,写恋人的约会的情景。B.本诗讲究“空白”艺术的运用,达到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C.本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人物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二)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 )。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18.文中( )处应填入的一句话是( )A主题制约内容 B.内容决定形式C内容与形式统一 D.形式反作用于内容19.对第二句的“道理”所指的内容,下列表述不对的一项是( )A掐丝这道工序要把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为了美观而采用繁笔线条画。B铜丝粘在铜胎上,涂色料就有了界限,不至于溢出来。C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同,不让色料的面积占得宽,以免烧过以后冷却时破裂。D铜胎表面分成小块后,比较禁得起外力,打磨时不至于破裂、剥落。20.文中“制作方法”和“物理”分别指的是( )A点蓝、烧蓝和打磨 事物的原理。 B掐丝、涂料、烧制和打磨 物理知识。C景泰蓝的特殊工艺 过程的理论。 D. 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物理学理论。21.对本段段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作用。 B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原因。C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经过。D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影响。(三)天文学也是物理。现在的天文学,( )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 )研究星星里头的 ,研究宇宙的_。比如研究太阳内部、恒星内部。人去不了,怎么研究?一是研究可见光,把可见的星光分成光谱,把不同频段的光摄下来进行研究。再就是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比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光,波长更短的射线等。这么一研究,就发现天上可是热闹到处有星的爆发,一颗星爆发像氢弹爆炸一样。一个爆发的过程是一两个月、几个月。中国古书上有所谓客星,实际上就是星的爆发。爆发时亮了,就看得见,天上来了“客人”;过一段时间爆发过程结束,看不见了,就以为是“客人”走了。天上还有一些更怪的现象。如中子星,是由中子组成的密度非常大的星,一颗芝麻点大小的中子星物质就有几百万吨重,而且转得很快,转时发出的X光强度不一样,变化周期不到一秒。还有一种星,名叫“黑洞”,其实不是洞,是光出不来的星。这种星密度更高,引力场特别强,强到光线被吸住射不出来,( )当其它物质被吸引掉进去时( )发光,发射出X线。不但恒星会_,而且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星系,像我们所在的银河星系,中心也会爆发,还会爆发得更强烈。一颗恒星爆发起来产生的能量等于十万亿亿个氢弹_的能量,而一个星系爆发起来的能量等于亿亿个恒星爆发的能量。要了解这些天文现象没有物理学是不行的。 22.填入括号里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 而是 只要 就 B.不是 而是 只有 才C不是 还要 只要 就 D.不是 还要 只有 才23.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演化 变化 爆发 爆炸 B. 演化 变化 爆炸 爆发C变化 演化 爆发 爆炸 D. 变化 演化 爆炸 爆发24.“一颗恒星爆发起来产生的能量等于十万亿亿个氢弹_的能量,而一个星系爆发起来的能量等于亿亿个恒星爆发的能量。”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 B举例子 C列数字 D打比方25.文中提及的“客星” “中子星”“黑洞”,是研究( )的发现A宇宙 B银河星系 C恒星内部 D太阳内部26.下列关于选段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文学也是物理”的意思是天文学是物理应用于研究天文学。B“爆发”与“爆炸”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范围不同。C“天上还有一些更怪的现象”在文中是指中子星的爆发和“黑洞”。D“黑洞”是指能将其他物质吸引进去的一种洞。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7、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自牧归荑(y) B斗酒十千恣欢谑(z )C径须沽取对君酌(zu) D搔首踟蹰(sho)28、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洵美且异 B匪女之为美 C自牧归荑 D说怿女美 29、下列加点字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 (将要) B名岂文章著(著作)C榆柳荫后檐 (树荫) D会须一饮三百杯(应该)30、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B诗经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按内容分为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C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和离骚并称为“风骚”。D、诗经中国风的成就最高。31、下列诗句、作者、时代有错的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李白 唐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东晋C、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踏莎行 秦观 北宋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 陆游 北宋32、按照写作年代的先后,四首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静女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将进酒 旅夜书怀A. B. C. D.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一)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33语段节选自我的空中楼阁,写出“空中楼阁”的含义。(4分)34这里的“出外”是指到哪里去?“归来”又指从哪里来?(2分)35既然“小屋”是“快乐”和“幸福”的所在,为什么作者又把它称为“空中楼阁”呢?(2分)(二)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36默写颔联(2分)37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3分)38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3分)39.根据意境,运用合理想象,将首联和颔联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描写性文字,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4分)五、口语交际(6分)班主任生病住院了,你是班长,和几位同学去医院看望。请设计一段与班主任交谈的话。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6分)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班级将举行题为“我的低碳环保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1.请结合你自己的认识,为同学解释什么是“低碳生活”。2.试举几个例子说说你在生活中的“低碳环保行动”。七、小作(10分) 请对本试卷进行简要说明,200字左右。八、大作文(50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自生命萌发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位置。如果你老是向前看,你的位置肯定在后面;如果你老是向下看,你的位置必然在上面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心情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入的思索;或许,位置曾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请以“位置”为中心话题,或讲述亲身的经历,或联想相关的故事,抒写内心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xx年秋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答题纸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题号272829303132答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33、(4分) 34、(2分)。 35、(2分) 36、(2分) 37、(3分)意象: 艺术效果: 38、(3分) 39、(4分) 五、口语交际(6分) 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6分)1 2 七、小作(10分)八、大作文、(50分)xx年秋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ABACACADABD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CDCCBAABDCCCD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题号272829303132答案BADBDA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33、(4分)一语双关,既指“我”居住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一座“空中楼阁”。又指幻境中的“空中楼阁”,作者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反映了作者对那喧嚣嘈杂的尘世生活的厌倦,而渴望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境界,传达出作者善于从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物中挖掘出丰富的内涵,用新颖的角度表现人生理想的能力。34、(2分)“出外”指返回城市,回到世俗中。“归来”指回到山中,回到自然中,从尘世回到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35、(2分)作者向往的是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空气的污染、没有尘世的倾轧的大自然,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这种“独立”“ 安静”的环境的,人总是要受到尘世的干扰,总会有不可解脱的痛苦,所以作者称这个暂时的栖息地为“空中楼阁”,它可能是虚幻的,脱离现实的。36、(2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7、(3分)意象:首联“细草、微风、危樯、独舟”渺小脆弱;颔联“星、平野、月、大江”雄浑浩大。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更加感觉“危樯、独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更加渺小孤苦。38、(3分)“沙鸥”是诗人自喻,诗人的化身。 这只孤独地在高大天地之间自由来去的鸟儿身上,寄托着诗人漂泊无着的失意感、落拓感,也体现着诗人初离官场远走高飞的自在感、解脱感。39、(4分)七、小作(10分)可以从内容、考试时间、题型、分值及分布、结构等方面对试卷进行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